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77346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 估计的比较研究目的及方法:本研究采用2 (空时距、实时距) 8 (1 秒8 秒) 的实验设计,以224 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 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时距估计特点,结果发现: (1) 时距 类型在时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 秒8 秒条 件下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准确; (2) 时距长度在时距估计 中存在主效应,时距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距长度的增加 而增大; (3) 时距类型与时距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 实时距、空时距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时距 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145052 秒之前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 准确,之后空时距估计比实时距准确,两类时距估计曲线的

2、 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方法 被试 随机抽取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224 名,男女人数比例大致 相等,以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实验为被试间设计,224 被试平均分配到16 个组中参加 实验,每组14 名。 实验设计 本实验是2 (时距类型:空时距、实时距) 8(时距长度 :1 秒8 秒) 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时距有两种呈现 方式:一种是空时距,即呈现一段空的时间间隔,如光闪一 下,隔一段时间后再闪一下,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就 是标准刺激;另一种是实时距,即闪光刺激延续一段时间, 以闪光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为标准刺激。两类时距长度 分别为1 秒8 秒。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设计设置16 种实验组

3、合,每组被试随机接受某 种特定类型的刺激,之后要求被试复制该时距: (1) 实时 距时,标准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会听到“嘟”的一声,期 间有一段持续光亮,当被试认为该持续时间与呈现时距相 等时按反应键,光熄灭,同时伴随着“嘟”的一声,记录被 试复制出的时距,即两个“嘟”声之间的时距; (2) 空时 距时,标准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会听到“嘟”的一声,期 间无任何光或声的刺激,当被试认为该持续时间与呈现时 距相等时按反应键,同时伴随着“嘟”的一声,记录被试 复制出的时距,即两个“嘟”声之间 的时距。整个复制过程是由被试作出的。稍作休 息后被试再次进行试验。结果: 时距长度与时距类型的方差分析 对实

4、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 表1。时距长度与时距类型的曲线估计 为了进一步研究时距估计曲线的趋势,以及 对时距估计的规律进行预测,需要对两类时距估 计的结果进行曲线估计(非线性回归) 12 。由表2 可知:用Cubic 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 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 本研究对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 并通过曲线估计预测了两类时距估计 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 时距长度对时距估计有影响,两类时距估计所产生的误 差百分比均会随时距长度的增加而最大;时距类型对时 距估计有影响,在1 秒8 秒条件下,实时距估计产生 的误差百分比小于空时距,即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估计 准确;时距类型、时距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呈 现出动态发展特征,短时距条件下,实时距估计所产生 的误差小于空时距,之后,实时距估计所产生的误差便 大于空时距。另外,空时距、实时距估计曲线的上升速 度各不相同,呈现出交替上升的趋势。谢谢观赏2011级 心理二班 浦寒潇 学号:20114114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