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儿 心理学 课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74430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 儿 心理学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 儿 心理学 课件(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课课件考编专用一、心理学研 究的对象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 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三个 方面。心理过程 :认识过 程(知)、情感过程(情) 、意志过程(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关系:三者是心理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三 者既有区别 ,又密切联系。心理过程是基 础,是心理状态 和个性心理形成的条件; 个性心理又是影响和制约心理过程、心理 状态 的重要主观因素;心理状态则 是心理 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联系的过渡阶段。 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心理学学的性质质心理学学是一门门中间间科学学,是介于自然科 学学和

2、社会会科学学之间间的中界学学科,即是一门门 理论学论学 科,又是一门应门应 用学学科。公共必修的心理学课学课 程,主要由基础础心 理学学、发发展与教与教 育心理学学和应应用心理学学等 内内容组组成。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科学心理学诞 生的历史背景: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科学心理学的生物学与 生理学源头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心理学诞 生标志: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德国莱 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是室 。行为主义学 派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 究意识,主张研 究 行为,反对内 省,主张用实验 方法精神分析学派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

3、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 自我实现 的需要。认知心理学派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 式形成 布鲁纳 布鲁纳皮亚杰四、心理学的未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探索其发生、 发展及变化规律,服务于人类生活和 社会实践 。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实践 意义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一两种对 立的心理观(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主观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客观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近代机

4、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辩证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从胸腔、心脏到脑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神经元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的构造大脑皮层结构大脑左半球的分区功能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二)脑的反射活动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 反射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 外刺激 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 基本活动方式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经过学 习才会的反射活动。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基本过程: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 和抑制,所谓兴奋 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 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

5、 程。所谓 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相联系的神经过 程。基本规律:兴奋 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 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规 律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 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叫相互诱导。由抑制 过程引发或加强了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由兴奋 过程引发或加强了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 的反映(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二)心理学是客观现实 的反映 客观现实 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 的主观映象 心理学是客观现实 的能动反映 (三)心理是在社会实践 中发生发展的四、影响幼儿发 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 因素:遗传 是必要的物

6、质前提和基础 。 关键 期 环境因素 :制约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学校:主导作用。 文化因素:潜移默化。 实践 因素 :内因、决定因素。关键期 关键关键 期指孩子对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时期。 奥奥地利动动物学学家劳伦兹劳伦兹 :小鸡鸡的“母亲亲印刻”的关关 键键期是出生后1016小时时,小狗的“母亲亲印刻”的 关键关键 期是出生后37周,小猫区别区别 物体形状状和颜颜 色能力发发展是出生后45天。 “孩子成为为天才还还是庸才,不是取决决于天赋赋的多少 ,而是取决决于从从出生到五六岁这岁这 段时间时间 的教教育。 ”(卡尔威特) 脑资脑资 源的开发开发 主要在07岁岁,尤其是03岁岁。 布鲁鲁

7、姆:如果把人在17岁时达岁时达 到的智力水平看做 100 ,那么么人的智力50是在4岁岁前获获得,80是在8岁岁前 获获得 蒙台梭利敏感期 一、语语言敏感期(0-6岁岁) 二、秩序敏感期(2-4岁岁) 三、感官敏感期(0-6岁岁) 四、对细对细 微事物感兴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岁 ) 五、动动作敏感期(0-6岁岁) 六、 社会规会规 范敏感期(2.5-6岁岁) 七、书写书写 敏感期(3.5-4.5岁岁) 八、阅读阅读 敏感期(4.5-5.5岁岁) 九、文化敏感期(6-9岁岁)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一感觉与 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

8、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 组织 和解释过 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知觉的产生以头脑 中的感觉信息为前 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 行,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 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 含 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 、思维和言语活动等 等。 知觉属 于高于感觉的性认识阶 段。 (三)感知觉的作用感知觉是认识 的基本途径 感知觉是一切高级复杂 心理现象的基础感知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知觉是认识 的基本途径感知觉是一切高级复杂 心理现象的基础感知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觉 的作用感觉剥夺实验(四)感觉和知觉的

9、种类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内脏觉 知觉的种类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 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 知觉、听知觉、味知 觉、 嗅知觉和触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 觉 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是关于事和物的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 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 程中对别人,对 群 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 知 觉、人际知觉。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体的正误,可以把知觉分 为 正确的知觉和错觉常见的几种视错觉二感觉的一般规律(二)感受性的变化及其规律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适应、对

10、比、后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不同感觉间 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间 的 代 偿与协 作、联觉 。联觉 :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 感 官的感觉和表象的心理现象 (三)感受性在实践 中发生发展 后像:刺激物对对感受器 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觉现 象并并不立即消失,它它能 保留一个个短暂时间暂时间 ,这这 种现种现 象就叫后像。三知觉的基本特征(一)知觉的整体性 含义: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作用人的感 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 把它知觉为 一 个整体。 影响因素:知觉对 象本身的特点(空间 时间 上接近,相似的、连续 的)。个体 的知识经验 。某部分或某属性的强度。知觉整体性(二)知觉的选择 性

11、含义: 指把知觉对 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 性。对象、背景,二者可互换。 影响因素 客观:对象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变 化;对象的新颖性;刺激强度。 主观:已有知识经验 ;兴趣爱好;需 要;任务;情绪。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对象各部分的组合(三)知觉的理解性 含义: 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 去认识它 ,并用语词 把它标 志 出来。 基本特征:用词语 把事物标志出来。 影响因素:知识经验 ;言语指导; 知觉者的态度;动机情绪。知觉理解性知觉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含义:知觉条 件在一定范围内变 化时,人对客 观事物的知觉映 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种类 :颜色恒常

12、性;大小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影响因素:熟悉的事物;变化范围适 当;知识经验。知觉的恒常性四感知规律在教学 中的应用(一)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 对象与背景差别的知觉规 律(差别律) 静止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知觉的规律 (活动律) 知觉的组合规律(组合律)(二)如何运用感知规律 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 保持对象与背景的适宜对比度 多采用活动教 具 注意学生感知对象的组合 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 直观和语言结合五、观观察及观观察力的培养养(一)观察及观察力 观察: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思维积极参与 的知觉。观察力 :观察的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

13、成部分。 特点:主动性、理解性、持久性。 良好观察的标志(品质):客观性、主动 性、精细性、敏捷性、动态 性。(二)观察力的特点 1、孩子喜欢观 察活的、运动 着的物体,不喜欢观 察静 止的物体; 2、孩子喜欢观 察颜色鲜艳 的东西,不喜欢看颜色单调 、灰暗的东西; 3、孩子喜欢看大而清晰的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 图像; 4、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比如墙上挂的、桌上 摆的等; 5、物体的明显特征容易被观察,而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 ,比如,孩子容易记得球的大小有差别,却记不得色彩 和图案的差异。(二)观察力的培养 1、要注重感知规律 人类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 、听 觉

14、输 入,春天 2、要以兴趣为引导孩子乐于观察 3、适当地表扬孩子的观察 孩子最初的观察活动可能是无意识的。强化,习惯 。 4、教会 孩子观察方法,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第四章 注意一、注意概述(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 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 中。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与心理过程又紧 密联系在一起) (二)注意的特征 指向性集中性二、注意的种类及其规律(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的含义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被动的 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客观因素(主要):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变 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绝对 、相对)主观因素: 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期待

15、的作用 知识经验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含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人类特有 的,主动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 稳定的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 活动 排除干扰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的含义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的作用三、幼儿儿注意的特点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 ,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 1、容易被鲜明,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 2、容易被突然、显著变化的刺激物所吸引; 3、容易被具体形象所吸引; 4、容易被强大的声音所吸引; 5、容易被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所吸引;四、注意规规律在教学教学 中的运运用(一)课堂上学生注意换散的主要表现 (二)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教师 在教学 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教师讲课语 言生动形象 并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 教师组织 好教学环节 和课堂纪律 多用颜色鲜明、能活动的直观教 具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 方法。第五章 记忆一记忆概 述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 的含义记忆 是人脑对过 去经历过 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 视角看,记忆 就是人脑对 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储 存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过 程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