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74065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设备更新与租赁的技术经济分析学习目标 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掌握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第一节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一、设备的磨损及磨损规律 (一) 有形磨损 ( 又称物理磨损 ) 有形磨损就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其 分为两种形式,即第一种有形磨损和第二种有形磨损。 第一种有形磨损,是指设备使用时在力的作用下,其零部件到整个设 备受到摩擦、冲击、振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遭受到损伤。通常表现 为: 1.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甚至其形状发生改变; 2.公

2、差配合性质的改变,以及精度的降低; 3.零部件的损坏。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零部件有形磨损大致有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 正常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第二种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 作用产生锈蚀,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 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其磨损的结果是 使设备的利用率下降,原始价值降低,占用企业资金,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第类有形磨损是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 、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 磨损、变形或损坏,第类有形磨损是由自然力作用下 (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这两种有形磨损 都会造成设备的技术性陈旧。第一节 设备磨

3、损、补偿与折旧 (二) 无形磨损 ( 又称精神磨损 )无形磨损是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 化和损坏。设备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加 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或是生产同 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 第一种无形磨损,是指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 于设备制造厂制造工艺不断改进,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使得生 产相同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使原来购买的设 备价值相应贬值了。 第二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 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 对降低而

4、发生贬值。第一节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设备的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损坏和贬 值的综合情况。对任何特定的设备来说, 这两种磨损必然同时发生 和同时互相影响。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可能加快设备有形磨损的速 度,例如高强度、高速度、大负荷技术的发展, 必然使设备的物理 磨损加剧。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又可提供耐热、耐磨、耐腐 蚀、耐振动、耐冲击的新材料,使设备的有形磨损减缓,但使其无 形磨损加快。设备磨损形式可消除性的有 形磨损不可消除性的 有形磨损第二种无 形磨损修 理更 新改 造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第一节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四)设备磨损的度量 1.有形磨

5、损测量如果设备的有形磨损可用技术方法来测量,这时设备有形磨损程度直接取决 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量。其磨损程度可用设备已使用年限与按有形磨损规定的 服务年限之比来表示:式中:ap设备有形磨损程度;Tu设备已使用年限;Ts按有形磨损规定的服务年限。 2.无形磨损测量衡量设备的无形磨损,可用由于技术进步而降低的价值与机器设 备原始价值之比来求出。 (1)由于相同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引起的无形磨损: 式中:K0表示设备的原始价值。 (2)由于高功能、高效率新设备的出现而引起的无形磨损: 式中:C01表示在新设备上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C0表示在原设备上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第一节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 3

6、.综合磨损的度量衡量设备的综合磨损程度,似乎可用ap和apI之和来 表示,但实际上这两个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ap 是对设备再生产价值之比,而apI是对设备原始价值之 比。应这样衡量设备的综合磨损程度: 设备有形磨损后的残余部分为(1-ap); 设备无形磨损后的残余部分为(1-apI); 两种磨损同时发生后的残余部分为(1-ap)(1-apI); 设备的综合磨损程度为:a=1- (1-ap)(1-apI); 任何情况下,设备两种磨损同时作用下的残余价值KL为 :第一节 设备磨损、补偿与折旧二、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设备因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贬值,为了 使生产得以经济地持续进行下去

7、,企业则需要提供一定 的资金来进行补偿。由于设备遭受的磨损形式不同,用 资金进行补偿的方法也不同。 大修理是更换部分已磨损的零部件和调整设备,以恢 复设备的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 现代化改造是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的改进和技术上的 革新,如增添新的、必须的零部件,以增加设备的生 产功能和效率为主;这两者都属于局部补偿。 更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属于全部补偿。(一)直线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典型的正常折旧方法。它是 在设备资产估算的折旧年限里按期平均分摊资产价值的一种计算方 法,即对资产价值按时间单位等额划分。它是我国多年使用的传统 方法,也是可用于无形资产的唯一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

8、是:D = 式中 P资产原值;一般为购置设备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又称初始费用。S资产残值;指资产报废清理时可供出售的残余部分(如当作废料利用的 材料和零件等)的价值,它可以用作抵补设备原值的一部分。N资产的折旧期;它是按国家财务规定各类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提取折旧 的年限。它是逐年折旧,一直到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净值)减少到固定资产残 值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D年折旧额 如果以资产的原值为基础,年折旧率的表达式:d = 100%= 100% 三、设备的折旧例8-1 某设备的资产原值为15500元,估计报费时的残值为3500元, 折旧年限为15年。计算其年折旧额、折旧率。 解:运用(8-

9、1)式,得年折旧额D = =800(元)运用(8-2)式,得折旧率d = 100% = 5.16%直线折旧法在设备在折旧期内使用情况基本相同、经济效益 基本均衡的情况下是比较合理。但是这种方法一是没有考虑设备 各年折旧额的资金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新、旧设备价值在产 出上的差异,有一定的片面性,三是没有考虑到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使用年限一般按行业或其他主管部门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 。三、设备的折旧 (二)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 这是一种典型的常用的加速折旧方法。该方法任何年份的折 旧可用现有资产余值乘以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得出,接着用资产 余值减去该年的折旧金额作为新的资产余值,下一年又重复这一 做

10、法,如此循环直到资产折旧期限结束。该方法要求资产的寿命 期至少为3年以上。其计算公式如下:d = 100% Dm = Pm-1d 式中 Dm第m年的折旧额; Pm-1第m-1年末的资产余值,P0=P, Pm=Pm-1-Dm。 该折旧方法要求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余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三、设备的折旧例8-2 某机床的原始价值为16000元,残值为2200元,折旧 年限是6年,是按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 解:运用(8-3)式计算年折旧率。 d = 100% =33.33% P0 = 16000 元 D1 =1600033.33% = 5333元

11、 P1 = 16000-5333 = 10667 元 D2 =1066733.33%=3555元 P2 = 10667-3555 = 7112元 D3 =711233.33%=2370元 P3 = 7112-2370 = 4742元 D4 =474233.33%=1581元 P4 = 4742-1581 = 3161元 D5 = =480.5 元 P5 = 3161-480.5 = 2680.5元 D6 = 480.5元 P6 = 2200 元三、设备的折旧 (三)年数总和折旧法在设备使用的前几年,设备处于较新的状态,技术效能较高 ,随着时间的延续,技术效能不断降低,特别是设备接近更新前 夕,

12、效能较低,为企业提供的效益相对较少。因此,在设备使用 的前几年分摊的折旧费应比后几年多一些,这样能更好地反映设 备效能的变化,这是折旧中常用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 第m年年末的折旧额Dm为Dm =dm = =三、设备的折旧例8-3 用年数总和折旧法求例8-2中设备资产各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解:运用(8-5)和(8-6)式计算年折旧额和折旧率。D1 = = 3943 元 d1 = D2 = 元 d2 = D3 = 元 d3 = D4 = 元 d4 = D5 = 元 d5 = D6 = 元 d6 =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折旧法统称为加速折旧法,即在 设备折旧期内,前期较多而后期较少的递减提

13、取折旧费,从而使设备资 产磨损得到加速补偿的计提折旧费的方法。第二节 设备大修的经济分析 一、大修的经济界限 设备大修理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有限度的。从技术角 度为恢复设备性能,可进行修理,但有限度;从经济角度,其有两个限制,一为设备 价值限制,二为生产成本限制。这里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设备价值限制角度,如果大修的费用 Kr 超过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 Kn 和旧设备 被替换时处理得到的残值S0之差, 则大修理就不经济,即大修理的最低经济界限是 Kr Kn S0。 从生产成本限制的角度,大修理不可避免会使设备性能下降,这可能会造成生产单 位产品的成本 Cz0比同种

14、新设备的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Czn要高,这时大修理也未必 是合理的,因此除了Kr Kn S0 外,还应当满足: 1式中 CZ0 = (Kr +V0)(A/P,T0)/QA0 + Cg0CZn =Vn(A/P,Tn)/QAn + Cgn 上式中:V表示设备运行到下一次大修期间的价值损耗现值;T 为到下一次大修的时间间隔;QA为设备到下一大修期间的日均产量;Cg为到下一次大修期间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注脚0表示旧设备,n表示新设备。例8-4 某建材厂有一台注塑机已使用5年,拟进行第一次大修,预计大 修费5000元,大修后可持续使用,4年后再次大修,这时设备的残值为 2000元,其间可年均生产塑钢窗10万件,年运行成本为35000元,大修 前残值为3000元,大修后增至6400元。新注塑机价值28000元,预计在 使用5年后进行第一次大修,此时残值为5000元,其间可年均生产塑钢 窗12万件,年运行成本为30000元,基准折现率取10%。问大修是否合 理?按大修理最低经济界限条件:该设备的第一次大修理费5000元小于更换新设备的 投资费用28000-3000=25000元,因此满足大修理最低经济界限条件。 再比较单位产品成本:对注塑机而言,原残值加上大修费5000元后,使设备增值 到6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