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课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73902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社会工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社会工作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社会工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许莉娅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个外来词汇,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 家庭服务、家庭处遇、家庭为中心社会工作实务等 。 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论述,它们 涉及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家庭还是 有问题困扰的求助家庭;社会工作者是懂得专业知 识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各类服务管理人员;其工作范 畴是心理咨询辅导,还是包括各种涉及家庭的服务 ;其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还是多元的工 作模式等问题。有学者将家庭社会工作定义为:凡以社会工作 方法或理论,并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 完整,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及

2、顾及到家庭中每 一个成员的需求,提供各种家庭服务,以从 事各项社会问题之解决的都是家庭社会工作 。 我国目前正处于家庭变革期,根据已在城市和 部分农村形成的各种家庭服务的现实及总结 经验,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是:以家庭为本 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 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 1.为家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从事家庭社会工作需 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社会工作者应具备 对社会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具 有应用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与技巧 整合社会资源、协助家庭共同面对困境的能力。 2.社会

3、工作的对象家庭 家庭因为有爱、血缘关系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家庭 对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变 革的加剧,非传统家庭结构的形式出现、家庭调节 矛盾的能力下降,社会发展对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 等3.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相信家庭自身的能力,相信 家庭在调整自身系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适时对家庭给予社会性支持,这是家 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发现和得到信息往往是先从个人开始的 专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会从个人困难、个人问 题入手引领其个人与家庭共同面对困扰,增 强个人的应对能力 2.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问题每个家庭

4、的结构、功能、规则及信念的不同,影响了家庭成员 的观念与行为特质的形成,也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 3.家庭为本(或家庭中心)的理念 将家庭中有问题的成员看作是整个家庭的问题,调整家庭互动 关系,引领家庭从积极角度善意的、正面地解释问题,共同 面对并合作地解决家庭问题。 4.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和 相互信任的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促进家庭成长与成熟的启发者、协调者和 推动者。5.家庭社会工作以支持及强化家庭功能为目的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 中华文化的传统是以家庭为重,有了健全的家庭制度,个人便 可以得到快乐和满足。因此社会工作应以巩固家庭为首要任 务,以家庭为本应

5、该成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有家庭系统理论、生 命周期理论、家庭沟通理论、性别敏感的家 庭社会工作理论等。前两种理论比较常见, 在这里着重介绍后两种理论。 一、家庭沟通理论 (一)概念 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 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 的发送方式。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是与个人在家 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家庭结 构复杂,人数多,家庭成员承担的角色也会多,就 较易出现角色紧张、角色混同或角色意识缺失。 (二)特点 家庭因为是被视为隐私领域,因此,其沟通也就能显 示出最真实的一面

6、,有时有的家庭成员就会无节制 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情绪或作出不当行为。家庭的 沟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家庭治疗大师Satir列 举了五种常见的沟通形态如:“讨好型”、“责备型”、 “电脑型”、“打岔型”及可以建立真诚良好关系的“一 致型”。(三)应用与评价 家庭沟通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如夫妻 关系调适、亲子沟通等。一般来讲,沟通理论适用 于在相对平等的关系中使用,尤其是求助的家庭成 员都有意愿与需要时,效果更佳。 另外家庭社会工作的沟通和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 对家庭起示范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努力为他们营 造一个能够感受对方、相互倾听和平等对话的机会 。 二、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

7、 针对在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领域以男性价值评判 为中心的局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出现了女性 主义、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流派。(一)概念 性别敏感是指社会工作者能够觉察到在人的成长过程 中,男女在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差别非天生而是社 会化过程的产物,它常常与男性、女性在家庭社会 中的资源、机会、权力、地位有直接的联系。性别 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源于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 ,但是与女性主义不同的是,它试图去更深入地了 解男性与女性的发展,以及两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 象,并将这些议题整合在治疗介入中。 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也受到社会性别理念影响。 (二)特点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注重与

8、会谈家庭中的 男性与女性成员建立平等、合作性的工作关 系,避免滥用社会工作者的权力。鼓励他或 她们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发挥个人的 潜能。 (三)应用与评价 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与女性主义一样,特 点是具有批判性与挑战性。 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意识,一种视 角,需要在学习、思考和不断实践中探索和 总结,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内容 (一)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家庭经济收入是物质生活的保证,家庭遇到突发灾难 、家庭成员失业、病患、贫困,将直接影响家庭生 活的质量。城市与农村对贫困户都有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农村还有扶贫、

9、救灾的专项款项。 (二)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家庭或家庭成员遇到家庭关系冲突或紧张、子女教育 困惑、婚姻危机、财产继承等问题,可以到相关的 家庭工作及服务机构求助,目前大中城市开展的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及法律咨询援助是专 业人员进入家庭社会工作的标志。 (三)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 目前社会处于急剧变迁,不断充实知识,调整 观念,在沟通中达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 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针对家庭 开设的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目 的就在于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 家庭的发展。 二、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分为 体制内

10、政府主导的家庭社会工作,以及体制 外非政府机构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 (一)政府体制内的家庭工作内容 1.家庭救助 家庭在遇到生活变故引起的特殊困难和意外灾 害时,政府给予家庭现金和实物的救济,以 便使他们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度过困难期 。这些救助包括:专项的政策性救助如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或双女 户家庭困难,对年满60周岁的夫妇给予奖励 扶助等,还有对民政对象长期的照顾与救助 等 2.家庭生活服务 城市中的家庭生活服务有保姆入户服务,协助 家庭照料婴幼儿、老人及专做家务。小时工 ,社区服务网点,家庭病床,便民热线等3.婚姻调解 夫妻双方由于思想感情、性格、生理、社会等方面原 因产生矛盾和纠纷,导致

11、婚姻失调时,为改善夫妻 关系,避免家庭解体,由相关单位出面调解,使双 方相互谅解,解除因冲突而造成的紧张。 4.家庭生活教育 是一种具有预防和发展功能的社区教育。它通过讲座 、宣传、娱乐性活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家庭和 家庭成员预防和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家 庭功能,促进家庭人际关系的协调,促进和谐社区 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有关家庭的主体活动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主题活动。“ 五好家庭”评比、平安和谐家庭建设等。 (二)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 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 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救助,通常具有应急性和目标 性。应急性表现在对突发灾害的迅速回应能力。

12、目标性表现在其家庭救助工作通常采取项目运作的方 式,事先制订明确的目标与规划,确定受益群体及 数量,选定为达到目标而运用的各种工作方法,较 为规范的管理、监测与评估模式,精心计算并经过 审核的经费投入。2.家庭心理辅导 它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求助者间的平等关系;把握助人 自助的原则,相信求助者自身有内在的潜质;提倡 互助,协助求助者扩充支持网络。 3.家庭能力建设 (1)婚姻学校 包括新婚夫妇学校、离婚夫妇学校等 (2)家长学校 包括父母家长学校与隔代家长学校 (3)家政学校 包括家政培训班、家庭服务员培训班 (4)再就业培训 是专门为下岗职工组织的培训第四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整合社会

13、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 用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项整合性的专业社会工作。家庭的问题是多 样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和家庭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一)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个案工作即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巧为个人或 家庭提供情感及物质支持的服务。目前个案工作较多地运用 在学校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个案工作的目标 是缓解和消除求助个人或家庭的困难与问题,调整心态,提 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个案工作运用与家庭中时,比例比较高 的问题是涉及恋爱、婚姻、家庭(夫妻、亲子、婆媳)关系 及家庭其他问题。(二)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群

14、体内部面对面的互动,协助小 组中有相似困扰的个人增强社会生活功能。 目前小组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 如社区开设的“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婚姻成长小组” 、“亲子互动小组”等。 (三)社区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社区工作意在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同 参与,营造文明先进的社区文化,由此促进家庭生 活质量。无论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都非常注重社区的资源与 力量。通过社区宣传、社区动员凝聚起人气解决婚 姻家庭服务。 (四)社会工作行政方法应用于家庭 社会工作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将 此理念应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要关注有关家庭的 社会政策的制定、出台及实施以回应社会变革

15、中婚 姻家庭的转变,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需要。 二、家庭治疗 (一)概念与流派 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模式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的美国精神医学界,20世纪50年代被社会工作和心 理治疗界认可,并运用于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之中。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 位,着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 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家庭治疗学派包括结构派、行为派、心理动力派、策 略派等,后来,在社会建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 ,性别敏感的家庭治疗、叙事治疗、寻解导向治疗 等不同取向的家庭治疗出现。 1.鲍恩的家庭治疗 鲍恩是家庭治疗领域的主要理论家,家庭系统理论的 发展者,他在

16、心理动力取向和系统取向之间架起了 桥梁。 2.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结构派的家庭治疗致力于使失功能的家庭达到结构性 改变,通过改变家庭的动力和组织去改变个人及家 庭。创始人是Minuchin,他应用于治疗的基本概念是 一是家庭结构;二是子系统;三是界限的渗透性;四 是权力和联盟 3.沟通与策略取向的家庭治疗 沟通派家庭治疗认为沟通应在两个层次上进行, 第一层次是表面和内容层次,第二层次是后设沟通当 第一层次的讯息与第二层次表达的面部表情与声调 矛盾时,会发生问题。 策略派家庭治疗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发展出了短期治 疗的模式,诸如:“矛盾处方”、“维持症状”、“奇迹 提问”等以解决问题为焦点的治疗方法。4.米兰系统派家庭治疗 米兰系统派家庭治疗主要有如下主要的基本方法: (1)循环提问与中立 (2)正向解读 (3)恒定处方 (二)家庭治疗的目标与范围 家庭治疗的目标: (1)广泛且深入地评量家庭某特定个人的心理与行 为困扰之家庭因素,即评量家庭人员之间的交互关 系的素质(2)了解与促进家庭人员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 。 (3)了解与促进每一分子的角色扮演与角色功 能 (4)改善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