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473634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n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价 值和功能作用; n2理解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特点及其与 科学教育理念的关系;n3了解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观,能 够运用这些理念和目标观来分析和解释一 些教育现象。 n第1节 科学与科学教育n一、科学与技术n1科学(Science)的含义与性质n科学是什么?n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W.C.Dampier)在他 的著作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 中认为,“科学可以说 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 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 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英W.C. 丹皮尔著,李珩译. 科学史及其与 哲学和宗

2、教的关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n科学哲学家劳丹(L.Laudan)则认为,“科学的主 旨在于解决问题”。而“科学的目的在于解释和控 制自然界,科学家的动机则包括追求真理、扩大 影响、为社会作出贡献和获得名望等等。”美拉瑞. 劳丹著,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 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14 n(1)科学是一种探究活动 ; n(2)科学也是知识的体系 ;n(3)科学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专门 领域; n(4)科学既是理性的事业;2技术的含义与性质技术一词源于希腊词techne(工艺、技能 )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 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而采用

3、了 这两个词根的“技术” ntechnology,technique:意思是指应用技 艺 n现代社会中所称的技术,就是“人类改变或 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即人们在利 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 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技能,技术也 是人类的一种“求知方法”。 n思考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区别 ?二、科学教育1科学教育的含义 (1)从科学教育的属性及涵盖的范围来看 “ 科学教育”概指那些以“科学技术”为教育源 泉和学习基础的普及性或者专门性教育活 动及教育过程。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 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有关自然科学和技 术知识的各种教育活动就可以称之为科学 教育。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

4、培养人的科学情感和价 值观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实践过程 。(3)从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 科学 教育活动也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不仅具 有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更具有施教的 特定性,即科学教育的目的着重在于培养 和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为 科学的发展培养后备军 。2科学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1)科学教育是传播和延续人类科学文明和 科学文化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它不仅起 着传承科学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的作用, 而且起着传播科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 作用。n(2)科学教育具有面向所有人、促进普及 科学文化的作用,对于提升全民的科学文 化素养、保证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经久不衰 具有重要的作用 。

5、n(3)科学教育不仅具有提高国家人力资源 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的性质和 功能,而且具有促进终身教育的作用。3科学教育系统的构成 (1)科学教育的层次构成启蒙期科学教育 基础科学教育 高等科学教育 n(2)科学教育的学科门类构成n学科系列: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 学、天文学等; n综合系列:科学(综合理科)、技术、环 境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史等; n实作系列:工艺、实验、模型制作等。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一、科学教育的理念 1.理念:反映着现实社会发展的观念、意志和价值 取向,是人们构建的实施理想或意图,它对实践 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2.科学教育理念:反映了在一定社会发展背景下,

6、人们对于发展和实施科学教育的总的看法、想法 和期望,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科学教育时所秉持 的那些思想观念和认识准则。3.我国现代科学教育理念 在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浪潮中形成的 以培养科学素养、重视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 育新理念。由此带来了三大方面的新转变: (1)科学教育的目的观发生转变,以人为本,面向 全体学生、立足于人的科学素养发展、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中心理念;(2)科学教育的课程观念发生转变,体现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 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增进学科之间 的联系、加强跨学科综合学习成为新课程的突出 特点; (3)科学

7、教育的实施观念发生转变,认识科学的价 值、理解科学的过程和本质、培养科学探究的能 力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科学教学的 新要求。二、科学教育目标 1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2突出科学探究和认识科学过程的目标 3立足基础知识、理解科学的价值和科学的本质目 标 4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培养科学能力的目标 5培养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6重视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目标我国科学教育革新发展的问题 n 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体系,尤其是科学教育的理念 尚 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不相适应 。 nn科学教育的结构不尽合理 n科学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程度还较低n我国科学教育在总体发

8、展规模上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和国内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科技人才培养数量 尚不能满足需要。2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 (1)如何把学校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的联系起来, 从构建适合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的角度来改造 科学教育的目的观和教育要求; (2)怎样促进学校教育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 养的交叉和融合,从以学科我中心的科学教育转 向于注重跨学科、综合的科学教育;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科 协于1999年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 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 划,这就是我国的“2049计划”。该计划提出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目标是到2

9、049年使 18岁以上的公民群体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标准, 使全体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学会运用科 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判来断和处理各种事务。 这包括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世界观 、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动手能力三大方面。期望 通过这项计划的实施,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公众 的科学素养以及综合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 平。 (4)如何全方位的扩展科学教育的范围问题 怎样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人的素 养发展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以面向社会 、面向生活、面向自然环境,普及科学文 化的科学教育新体系。阅读建议 建议阅读下列文献的相关部分: 1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 2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武夷山 等审校.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1999. 3顾志跃著.科学教育概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彭蜀晋,林长 春著.科学教育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