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社会论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49473410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科学技术社会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社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社会论(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1自然辩证法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科学技术社会论Date1科学技术社会论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2.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3.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Date2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改变了社 会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造就 了新的社会形态; 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支撑了 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和经济增长方 式的变化,促进了经济转型;产生了技术 异化的现象,需要对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 展开批判,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 能。Date3主要内容一. 科

2、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二. 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Date4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 第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 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 发展;第二,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 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第三,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 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 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Date520世纪的现代科学

3、技术革命 以现代科学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为标志 现代科学革命包括相对论革命、量子力学革命和 分子生物学革命等。 新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 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 ,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 境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革命。 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的 社会应用。Date6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 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 所有制形式并存;寄生阶层、蓝领阶层

4、、中产阶层等社会 阶层及其关系呈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 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 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业经济 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 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 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巨大飞跃,特征 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 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 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 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文明的转型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Date7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把科学纳入生产力范畴,

5、首先是马克思在其 经典文献经济学手稿(18561858)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 年出版)提出 来的。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 围的扩大实现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还 可以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 从而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 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ate8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社会历史进步而有其具体的历史体现 。 16世纪以前,技术常常来源于一些偶然的经验发现 。 16、17世纪,除航海业外,科学的研究成果几乎没 有或很少转化为技术,真正的转化是从18世纪蒸汽 机的应用开始的。 但是,直到18世纪

6、末,科学获益于工业的,远多于 它当时所能给还工业的。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开始走在技术的前面,科 学引导技术发展或导致新的技术产生,重大的科学 突破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成为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发生的最重要驱动力,引发一系列的经济转型。Date9经济转型: 一是原有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新的产业部门 和朝阳产业开始出现,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 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而第一产业和 第二的比重减小,产业结构呈现升级和调整 。 二是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新的经济形式,如 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 等开始出现,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拼资源、拼人力、拼消耗的

7、粗放式经济逐渐 被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代 替。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被提 出并得到贯彻实施。Date10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 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 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 、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 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 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 级

8、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是彻底而现实的,不是单纯 就技术本身展开分析, 而是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 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深 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Date11西方马克思主义发扬马克思的反资本主义精 神,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进行 了反思,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 发挥正面社会作用的同时,使人变成商品 的奴隶、消费的奴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造成了 畸型的、“单向度”的人;现代科学技术不是 价值中立的,具有明确的

9、政治意向性,作 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工具理性成为惟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 技术成为独裁的手段。Date12 法兰克福学派如实地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意 识形态性,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作出了 重要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 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对科学技术异化的 批判转变为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和否定 ,掩盖了科学技术异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根 源,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转换为文化问 题,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批 判,偏离了马克思,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走向了社会批判初衷的反面。 Date13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一个历史过程,经 济支持制度、法律保

10、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 制是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 行是保证,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规范 是约束。 在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新阶段,科学技术 的社会建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进行科学 技术体制改革,保证科学技术的良好运行 。Date14主要内容一.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 二. 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 三. 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Date15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 马克思认为,科学认识总要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总是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 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这表明早在一百多年前马 克思就已经涉及到科学的社会建制问题。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

11、 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应该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四 大要素,有其基本内涵,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建构环境、 存在形式和发展条件。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科学的社会建制 是从科学家创建科学学会而组成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开始逐 渐形成壮大的;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 有关。这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制度化过程。Date16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 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 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 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科学 、技术的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 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12、展而不断拓展 和丰富着其内涵。科学、技术的体制在制 度层面包括科学技术投入体制、科学技术 结构比例、科学技术法律调整、科研管理 体制等方面。Date17 第一,科学技术活动的经济支持制度。 “研究与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的关键环节,必须建立有关科研经费的制 度: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 科学基金和企业资助;科研经费的分配, 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之 间的比例;科研经费的支出/执行部门,主 要有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高校和其他 。Date18 第二,科学技术活动的法律保障体制。 科学因其知识的公有性而注重科学发现的 优先权,文献索引和科学奖励制度是对优 先权的承认

13、。技术因其知识的专有性而注 重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专利法和专利制度 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权益及其有序扩散和转 化的保障。Date19 第三,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体制 。 建立科学技术共同体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学 会,创办期刊、杂志、会报,发布研究报 告,通过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发表论文 、评奖,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完善 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高风险的研发投 入(风险投资)更需要通过社会化中介机 构来推进。Date20 第四,科学技术人员培养的制度。 政府建立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制度, 如设立综合技术学院、工业学院、农业学 院、医学院等。 第五,科学技术活动的行政领导体制。 这是国家为了指导、

14、支持与组织科学技术 活动,建立起来的相关组织机构,通过战 略制定、政策导向、法规约束、研发投入 等,规划、统筹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Date21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 科学技术与其他各种事业密切相关,需要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 的顺利进行。 科学、技术组织机构随着历史的演化而变 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实行着相应的功能 ,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组织保证。Date22在科学技术社会史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组织有: 各种组织机构,如科学学会,技术学会,科研院所,研究中 心,科学技术研究联合体,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被组织到这些 机构中从事科学技术活动; 各种科学技术工程出版物,为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15、的学术交流 与讨论提供平台; 大学与专科院校,为科学技术界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资源; 科学技术活动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国 家专门设置关于科学技术的、各层次的决策、管理与咨询机 构。在各种科学技术组织中,科研组织是核心。但避免学术组织的 行政化对科研的不利影响,是当代科研组织发展需要注意的 重要问题。 Date23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马克思认为,技术活动有其道德合理性, 自由应该建立在非异化的技术基础之上, 未来技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实现自然 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Date24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科学技术

16、伦理思想和生 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 技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关系, 提出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道德根本原 则,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范献身科 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 勤奋。 这些为我们明确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宗旨,建构 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伦理规范,理解新兴科 学技术中的伦理冲击及其应对策略,提供了宝贵 的思想财富。Date25 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主要是从事智力 劳动的职业,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社会 角色、价值观念,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规范下开展他们的工作的。 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不同 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默顿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个方面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 的怀疑主义。Date26 1999年7月1日布达佩斯世界科学大会通过 并颁布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声明: 科学促知识,知识促进步;科学促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