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急诊2016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73171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急诊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心肺复急诊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心肺复急诊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心肺复急诊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心肺复急诊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急诊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急诊2016(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n n急诊科急诊科 刘贺龙刘贺龙历史历史CPRCPR发明于发明于19601960年。年。 广泛采用阶段(广泛采用阶段(7070年代)年代)改良与完善阶段(改良与完善阶段(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年代初), 2000 2000 第一部国际第一部国际CPRCPR及及ECCECC指南正式发表指南正式发表2005 2005 AHAAHACPRCPR和和ECCECC国际指南国际指南2005200520102010 AHAAHACPRCPR和和ECCECC国际指南国际指南2010201020152015年年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

2、血管急救指南更新20152015年年1010月月1515日同步于网上及杂志(包括日同步于网上及杂志(包括循环杂循环杂 志志及及复苏杂志复苏杂志)上同步发表)上同步发表n美国心脏协会(AHA)及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基 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 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CPRCPRn n病人有有效的遗嘱;病人有有效的遗嘱;n n病人有不可逆的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病人有不可逆的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 尸斑;尸斑;n n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 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

3、重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重 要的脏器功能仍在不断恶化或者疾病的晚要的脏器功能仍在不断恶化或者疾病的晚 期(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期(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n n在执行在执行CPRCPR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或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或 致命的危险。致命的危险。问题1缺少合格的复苏者,推动与鼓 励群众性的CPR普及不够普遍缺乏正规、严格、系统的培训知识、理论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对策:基本功、必修课全员普及问题2 “生存链”存在“黄金8分钟”空档95%的猝死病人发生在院前医务人员到达现场8分钟以上没有初始的CPR心跳骤停成功复苏不可能实施“目击者”培训计划急救前移完善急救网络

4、的快速反应机制对社康医疗中心人员普及培训对策:n n“ “生存链生存链” ”是提高是提高CPRCPR成功率的唯一成功率的唯一 有效途径。有效途径。n nCPR2015CPR2015指南构成完整指南构成完整“ “生存链生存链” ” 。抢救成功的决定因素抢救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早”时间就是生命(Time is lifeTime is life)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10秒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6060秒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 3分钟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开始出现脑水肿6 6分钟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 8分钟分钟“脑死

5、亡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CPR的时间密切相关的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误每延误1 1分钟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抢救成功率降低10%10%。1 1分钟分钟CPRCPR成功率成功率90%90%4 4分钟分钟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60%60%6 6分钟分钟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40%40%8 8分钟分钟CPRCPR成功率约成功率约20%20%侥幸存活者可能已侥幸存活者可能已“ “脑死亡脑死亡” ”1010分钟分钟CPRCPR成功率几乎为成功率几乎为0 0心跳停止后脑组织耐受完全缺氧的时间心跳停

6、止后脑组织耐受完全缺氧的时间 4-64-6分钟分钟心搏骤停心搏骤停1010分钟后实施分钟后实施CPRCPR成功率几乎为成功率几乎为0 0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1.1.意识突然丧失(常伴短阵抽搐)。意识突然丧失(常伴短阵抽搐)。 2. 2.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3.3.呼吸停止。呼吸停止。 4.4.瞳孔散大。瞳孔散大。 5.5.面色紫绀或苍白。面色紫绀或苍白。心电图表现有三种类型:1、心室颤动2、心脏无收缩(心室静止)3、心电机械分离(仅有心电活动而无机械收缩 )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避免的事项的事项1.不要等待静听心音。2

7、.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A: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压压头 抬颏头 抬颏压 头抬颏压头抬颏一手掌压前额, 另一手食指中指 向上向前抬高下 颌,两手合力头 后仰CPRABCD四步法n nA1A1、 判断意识判断意识拍打双肩,靠近耳 旁大声呼叫: “喂喂,你怎么了! 喂喂,你醒醒”无反应:抓捏双肩 进行疼痛刺激n n20152015新指南新指南n n建议当非专业人员发现患者没有呼吸心建议当非专业人员发现患者没有呼吸心 跳时,就可以用手机直接通知跳时,就可以用手机直接通知120120及开始心及开始心 肺复苏肺复苏n建议当一个不懂CPR的市 民打电话到急救中

8、心 (如120求救中心), 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应該利用电话指导这位 不懂CPR的市民进行CPR。 n nA2A2、高声呼救、高声呼救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快来人呐!立即启动 EMS,准备急救物品和 AED” 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呼救!n n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呼吸停止的,应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呼吸停止的,应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n n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 ,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否则将丧失抢,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否则将丧失抢 救时机。救时机。A3、体位要求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

9、体同轴转动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无意识无循环无意识有循环无意识有循环复原侧卧体位复原侧卧体位1上肢屈肘外展2上臂屈曲置于肩部 5面部枕于手背4翻转成侧卧位3对侧膝部屈曲CPR B:呼吸n n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n球囊面罩通气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n n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通气。n n85%85%其他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其他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通气。通气。20152015新指南新指南n容许非专业人员单独施行胸外按压(而不用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鼓励更多市民参予 急救。 球囊面罩通气:(5

10、00-1000ml)有氧球囊挤压1/2无氧球囊挤压2/3挤压时间12秒球囊面罩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正常人潮气量500ml球囊一次可挤压入肺空气5001000ml含氧量足:空气中含氧21%人体呼出的气体氧含量16%迅速、简便、有效球囊好处B1、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四肢有无活动。 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口鼻有无呼吸气息。CPRCPRC C: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C1:心跳停止判断观察循环体征意识、呼吸、活动、脉搏无循环体征立即胸外按压触摸肱动脉C2: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

11、式患者仰卧于硬板 床或地上,如为软床, 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 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 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 时间两乳头间手 掌 根C3:按压部位胸骨下1/2 处一只手的食、中 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 到胸骨底部(剑 突处),把另一 只手掌根靠在手 指旁(胸骨下半 部)第二只手重叠在 第一只手上手指 交叉、掌根紧贴 胸骨C4:按压深度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是5-6cm(旧版至少5cm) 儿童是5cm,婴儿是4cm,或 把整个胸部厚度下压三分之一 并确保胸廓完全回弹。 因人而异C5:按压频率无论是成人、儿童或是婴儿,胸外按压 的速率跟成人一样是100-120(旧版 至少100)次每分钟(大概就是要15

12、秒 完成30次按压) 。 C6:按压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臂绷直,与胸部 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杠杆原理)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 贴胸骨,保持正 常位心肺复苏仪但如果有足够仪器及经过培训的人员,可用 阻力阀(ITD)配合“主动提压器(ACD)” 去进行胸外按压以代替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 法。 不建议常规使用阻力阀 (ITD)进行CPR。ITD可以被接驳在复苏气 囊及气管插管间的工具,它能使胸腔回弹时 , 使胸腔内负压增加,增强血液回流及充填右 心脏。 阻力阀(ITD)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心肺复苏仪心肺复

13、苏仪机械胸外按压可适用于以下情况,包括:人手、 不足,长时间CPR,处理低温度之患者,在血 管造影室内进行CPR,没有研究显示采用机械胸外按压装置比较用人没有研究显示采用机械胸外按压装置比较用人 手进行手进行CPRCPR更为有效。更为有效。人手进行CPR 仍然是用来处理心跳骤停的最 佳标准。 掌上托抱胸外按压CPR 按压与呼吸比例30:230:2比15:2 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2(儿童、 婴儿除外)连续五个轮回按压吹气比率 (未放置气管插管前) 1人 2人 n成人 30 : 2 30 : 2 n儿童 30 : 2 15 : 2 n婴儿 30 :

14、 2 15 : 2 CPR CPR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才可能产生适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才可能产生适 当的血流。当的血流。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让胸廓充分回弹新指南新指南n n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假如你不愿意做口对口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假如你不愿意做口对口 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外心脏按压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外心脏按压n n现有资料证明,及时单做胸外心脏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单做胸外心脏按压, 其预后要比完全没有其预后要比完全没有CPRCPR好得多好得多D除颤心室颤动心室颤动除颤作为公众普及常规技术只有除颤才能转复心律AED是心搏骤停“灭火器”ONAED除颤成功随时间延误而降低每延误一分

15、钟,存活率降低710%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强调做一次除颤,立即CPR,减少中断按压时间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成 功 %0 1 2 3 4 5 6 7 8 9时间(min)100成功机会每分钟减少7%10%时间就是生命早除颤 每延误一分钟生存降低710%n先除颤或先CPR n建议对目击心脏骤停患者 ,如果除颤器或半自动除颤器(AED)已经 到达,就应即施行除颤。 n对目击心脏骤停患者或除颤器/AED未到达 现场,就先施行CPR再除颤。 在院外,初级急救人员应即开始在院外,初级急救人员应即开始3030次胸外按次胸外按 压与压与2 2次人工呼吸周而复始的次人工呼吸周而复始的CPRCPR。 n n在在EMSEMS专业人员携专业人员携AEDAED抵达前,急救人员应抵达前,急救人员应 不间断地不间断地CPRCPR。继续强调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