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68074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立交泵站授课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立交排水泵站管理 基础知识和应急预案排水管理授课教案目录一、基础知识 三、泵站操作示意图 四、运行记录和三线图 六、应急预案第一章 基础知识1.1防汛工作方针和原则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案例1:昆明立交桥水灾案例2: 咸阳立交桥积水淹死司机 第一章 基础知识工 作 原 则: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应急管理体制: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1.2 防汛排水服务承诺增强防汛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服务职能, 做到标准内不积水,超过标准积水少退水快。第一章 基础知识补充:基本概念1、降雨量:一定时间内的降雨深度 (单位:长度/时间)2、降雨等级:小到中雨、

2、中雨、中到大雨、大雨、大到暴雨、暴雨 第一章 基础知识预报 用语小-中雨中雨中-大雨大雨大-暴雨暴雨12小时 降水量 (毫米)3-9.95-14.910-22.915-29.923-49.930-69.924小时 降水量 (毫米)5-16.910-24.917-37.925-49.938-74.950-99.9摘自上海气象局网站时间雨量时间雨量雨量趋势蓝色预警12小时50 毫米50毫米降雨黄色预警6小时50 毫米1小时20 毫米50 毫米降雨橙色预警3小时50 毫米1小时30 毫米50 毫米降雨红色预警3小时100 毫米1小时60 毫米100毫米降雨实测预测暴雨图示3、暴雨预警第一章 基础知识

3、1.3立交泵站定义和主要设施立交泵站是指为城市道路下立交排除地 下水和雨水的泵站。主要构筑物包括:进水设施、泵房、 出流设施。第一章 基础知识1.3.1 进水设施 包括进水管、进水闸门井、进水渐扩管、集水池和格栅。1.3.2 泵房 是泵站的主要建筑物,内设水泵及其管路、闸阀、电动机、变压器 、 高低压柜和控制柜等设备。 1.3.3 出流设施 包括出流井(压力窨井)或高位井、出流管(压力管)、超越管( 回流管)、排水口。1.4 开停车水位和技术水位确定 原则开车水位雨水泵站集水池的最高水位应采用与进水管管 顶相平。(根据管辖范围内积水点或最低雨水口的标高, 再降低20-50cm后确定)停车水位结

4、合技术水位根据实际调试情况确定,一般雨 天停车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半管位置时的集水井水位。( 一般设在技术水位与进水管中心线下1/32/3的位置)技术水位一般为水泵叶轮中心标高+叶轮的淹没深度第一章 基础知识案例3 昌平泵站雨水水位设 置实例开泵水位(米)停泵水位(米)截流旱流 模式-4.00 (污水格栅前水位 )-5.50 (污水仓水位)截流降雨 模式-4.20 (污水格栅前水位 )-5.60 (污水仓水位)防汛放江 模式-2.50(防汛格栅前水位 )-4.00 (防汛格栅后水位)防汛暴雨 模式-4.50 (防汛格栅前水位 )-5.80 (防汛格栅后水位)昌平泵站立面示意图暴雨开停泵水位截流降

5、雨开停泵水位防汛开停泵水位截流旱流 开停泵水位第三章 泵站操作示意图3.1 管辖范围图又称服务区域图泵站服务范围主干管的布置管径大小及其走向辖区内地面最低点位置暴雨易积水区域泵站排水出口的位置、去向 与相邻排水系统的关系第三章 泵站操作示意图案例4:昌平泵站设计管线范围图昌平泵站管辖范围图宜 昌叶家宅江苏成都3.2 泵站标高图泵站剖面图通过该图能迅速了解整个泵 站的立面建筑结构、进出水管的 位置、标高和尺寸及水泵开停车 水位等。昌平泵站雨水立面图3.3 电气一次线路图以泵站实际的供配电情况绘制标示泵站内主要配电线路的走向、开关设备及主要用电设备的容量、型号等3.4 泵站设备巡视图设计一条最佳设

6、备巡视线路,做到设备检查步步到 位,无一遗漏第四章 运行记录和三线图按泵站执勤记录要求认真清晰填写每一 项要求,不遗漏涂改。4.1 运行记录n运行记录是泵站运行状况的原始数据汇总,是 泵站运行效益的统计资料,是泵站查找运行缺 陷与设备故障的原始依据,是泵站运行质量检 查与考核的重要依据。n运行记录主要有:泵站值勤记录表(附件)设备例保记录泵站巡视记录4.2 三线图n三线图是泵站运行管理中常用的调度工具,是 考察泵站开停泵合理性的主要依据n三线图记录了泵站水位、雨量、开泵流量的运 行曲线,为三线合一n三线图可由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数据 、自动绘制而成,也可由人工根据泵站运行数 据而手工绘制

7、4.2.1 水位(液位)n泵站水位指泵站集水井中的水位,是泵站开停 泵的重要依据之一n水位的测量方法常用液位仪(超声波、投入式 )自动采集液位数据,也有用水位标尺显示水 位高低4.2.2 雨量n雨量是反映泵站管辖范围内降雨大小的重要指 标,是指导泵站开停泵的的参数之一n雨量由雨量计自动采集,雨量数据可纳入自控 系统,也可人工根据雨量记录纸识别雨量记录纸实例4.2.3 流量n流量是反映泵机排水能力的重要参数,是 反应泵站实际运行效率的指标n流量可由电磁流量计自动采集流量数据n在雨水泵站一般直接用水泵的铭牌流量作为三线图的计量参数4.2.4 三线图实例防汛开泵0.00米加泵符合水位要求高于水位0.

8、00米了。在强降雨中,每台防汛泵的开泵水位均应遵循水位要求,确保服务质量。分析(二)防汛开泵水位2.20米加泵水位在2.20下,运行质量良好。这是一次比较标准的运行曲线。防汛水位0.85即时水位1.58,运行一大一小。规定放江水位0.85,此时只开了1台截流,1台雨水,即时水位达到了1.58米,严重超水位, ,防汛泵未及时加。第六章 应急预案l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 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的应急 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预备方案。l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

9、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 第六章 应急预案6.1 城市道路下立交防汛应急预案编写提纲6.1.1 下立交基本情况 1 名称、地址 2 管理、养护单位、联系人、电话 3 泵站具体情况(地址、服务面积、设计重现期、 径流系数、水泵数量、型号、功率、排水量、 扬程) 4 泵站管理和运行单位、联系人、电话 5 下立交平面及纵断面简图(含泵站开停车水位、 位置、进出水管径及位置、相关高程等)第六章 应急预案6.1.2 防汛隐患分析1 历史上主要积水事件 2 结合周边系统和管道情况分析下立交的防 汛薄弱环节,如:l设计标准低,暴雨时易积水;深度较深, 普通抢险设备无法发挥作用;l系统不完善,易造成雨水倒灌;建造

10、年代 久远,设备陈旧等。第六章 应急预案6.1.3 组织体系(流程图)需明确联系人和电话第六章 应急预案市防办区防办市排水处区市政署区养护公司6.1.4 抢险设备设置位置及出路1 抢险设备设置示意图(注明设置位置、出 路、水泵型号数量等)2 行车路线图(从抢险人员、物资集结点至下立交)第六章 应急预案6.1.5 抢险人员及器材1 抢险人员(人数、负责人、结集地点、联 系电话等) 2 抢险设备与器材1)水泵(型号、流量、扬程、数量)2)发电机(数量、功率等)3)输水软管(直径、长度、数量等)4)编织袋及防汛土方(数量、存放地点等)5)防汛车辆6)临时照明设备7)其它(手工具等)第六章 应急预案6

11、.1.6 防汛应急响应1 预报暴雨根据市防办四色预警,设置相应相应 等级1) 做好信息传递工作;2)泵站按常规做好预抽空工作;3)对应应急抢险队伍集结待命 ;4)加强对下立交的巡查第六章 应急预案2 集水井水位上涨超过开车水位或泵站出现 故障1)逐级上报情况;2)区排水管理部门出动抢险队伍,在 应急点设置水泵抽水;第六章 应急预案6.1.6 防汛应急响应3 集水井水位上涨接近下立交最低点地面标 高或泵站故障无法排除1)逐级上报情况;2)报请区防办调集区应急抢险队伍, 在应急点设置水泵抽水;第六章 应急预案6.1.6 防汛应急响应4 下立交积水超过30cm1)联系公安、交通等部门,果断采取 封交

12、等措施2)报请市防办或排水处调动他区应急 抢险队伍协助排水根据下立交所属排水系统情况,可增 加沙袋筑坝,阻挡水流进入地道等应急措 施。第六章 应急预案 6.1.6 防汛应急响应6.2 突发事件处置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疏导为主,快速处置第六章 应急预案6.2.1 爆炸、火灾及时拨打“119”或“110”,并上报领导以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维护好事故现场的秩序,防止发生破坏与盗窃现象,及时组织人员抢救伤病人员。第六章 应急预案6.2 突发事件处置6.2.2 触电急救:首先切断电源,将电线用木、竹棒挑离人身,防止触电者摔伤,然后对触电者口腔进行坚持取出假牙等东西,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联系医务人员前来抢救。第六章 应急预案 6.2 突发事件处置6.2.3 中暑急救:将患者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 休息。解松或脱去其衣物,用冷水擦洗 其全身,同时用电扇向其吹风。及时给 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服解暑药物。呼 吸困难者给予吸入氧气,必要时采取人 工呼吸,严重者经抢救后应立即送医院 进行抢救治疗。第六章 应急预案 6.2 突发事件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