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66041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312 大小:9.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12页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12页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12页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12页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电图学珍3-异常部分12级研究生(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陕西中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探索发现 临床心电图学(三 )1六、常见异常心电图(一)心房与心室肥大(二)心肌梗死(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四)心律失常2(一) 心房与心室肥大心房与心室肥大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心房与心室,由于长期负荷增大,若未 经适当治疗,必然出现扩大及/或肥厚。房、室的负荷主要为血容量的增多或腔内压力增 加。心房壁较薄,无论上述哪一种负荷增加 ,一般表现为扩大,很少出现肥厚。心室壁 较厚,当血容量增大,多表现为扩大;当压 力增加时,则多表现为肥厚。但负荷时间长 久后,往往扩大与肥厚,兼而有之。3主要心电图特点心肌细胞增多 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 心腔扩大 心肌细胞变性心肌劳损

2、心室壁增厚 相对供血不足除极电压增高激动时间延长心肌复极程序改变4上述心电图改变可作为诊断房、室 肥大的重要依据,但诊断作用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如心房、心室肥大以外的其 他一些因素亦可引起类似的心电图表现 ;来自左右心腔相反方向的心电向量可 能相互抵消;心脏除极、复极向量的方 向与大小还会受到不同的心外因素的影 响。因此,部分确有心房、心室肥大的 患者,心电图却可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故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时,需结合其 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51.心房肥大(1)右房肥大(2)左房肥大(3)双房肥大 2.心室肥大(1)左室肥大(2)右室肥大(3)双室肥大(一) 心房与心室肥大61、心房肥大示意图7(

3、1)右房肥大特点:电压增高P波高尖,电压0.25mV, 、aVF明显;V1导联P波前部高尖,IPI0.03mms。V1导 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呈双向 时,其振幅的算术和0.20mV。临床意义:肺心病、肺动脉瓣狭窄。故称“肺型P波”8肺性P波(右房肥大)9肺性P波(右房肥大)10*右房肥大* 11(2)左房肥大 P波增宽,时间0.12s,呈前低后高双峰状 ,双峰间距0.04s,在、aVL明显; V1导联P波呈双向,终末负向部分明显变深、变宽。Ptfv1-0.04mm.s 临床意义: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故称“二尖瓣型P波”1213(3)双房肥大l兼有左心房及右心房肥大的特点即:

4、 P波振幅0.25mV,增宽0.12s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临床意义:风心病、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14高大P波(双心房肥大)15高大P波(双心房肥大)162、心室肥大示意图17(1)左心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5或RV6 2.5mV RV5+SV1 4.0mV (F3.5mV) R1.5mV R+S 2.5mV , RaVL1.2mV RaVF2.0mV ,RR 4.0mV 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QRS间期0.11秒V5或V6的R峰时间(VAT)0.05秒18左心室肥大2ST-T改变(左室肥大伴劳损)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0.05m

5、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TV5或TV6低于同导联中R波电压的1/10 V1导联ST段上移,T波多高耸或直立电轴及转位 常电轴左偏,大多在-10以上 逆钟转向19上述条件以左心室电压增高为诊断左心 室肥大的基本条件,其他三项为辅助条件。符 合基本条件,再加上一项辅助条件,诊断可 基本确立。符合的条件越多,超过正常的范 围越大,则诊断的可靠性越大。左室高电压仅有左室电压增高而无 其他任何阳性指标。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同时有左心室高 电压及ST-T显著改变。左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20*左心室肥大伴劳损1*21*左心室肥大2*(房颤)22左室肥大伴劳损23左室肥大伴劳损24(2)右室肥厚-1QRS波群电

6、压的改变RV1 1.0mV; RV1+SV5 1.2mV;RaVR 0.5mV; aVR导联R/Q或R/S 1V1 R/S1,V5 R/S 1,严重右室肥大V1或 V3R呈qR形。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QRS间期多正常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0.10秒V1 R峰时间(VAT)0.03秒25右室肥厚2ST-T改变V1V3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倒置、导联出现ST段下移及T波低平或倒置V5导联ST段上移及T波高耸直立。电轴偏转及转位电轴右偏,大多在+90以上显著顺钟向转位,V1至V4甚至V6均呈rS波形。26上述指标中,QRS波群电压增高和形 态改变,以及电轴右偏是诊断右心室肥

7、大的可靠条件,其他各项仅具有参考意 义。各项改变的阳性指标出现越多,超 出正常范围越明显,诊断的可靠性则越 大。心电图对诊断明显的右心室肥大准 确性好,但敏感性较差。右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27*右室肥厚1*2829右室肥厚30(3)双室肥大l相互抵消电压正常化 仅有QRS稍宽,ST-T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l仅显示一侧心室肥大 多为左室肥大表现 右室肥大很显著时也可仅示右室肥大l双室肥大同时显示 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右室高电压 临床意义:31双室肥大32(二)心肌梗死典型临床表现l持续胸痛30l大汗淋漓l恶心呕吐l面色苍白l心律失常 33心脏的血液供应:l冠状动脉分为左 、右两支,分别 起源于主动

8、脉根 部的左、右两侧 。l右冠状动脉:发 出后在肺动脉与 右心耳之间沿冠 状沟右行主要 供应右房、右室 ,其后降支分布 于后间壁心尖部 。34左冠状动脉:发出后 在肺动脉与左心耳之 间沿冠状沟走向前外 方分前降支和回旋 支前降支供血于前 间隔、左心室前壁及 心尖部。回旋支供应 左心房、左室外下壁 ,其后又分出回旋下 支供应左室后壁,其 终末支与右冠脉的终 未支相吻合。左右冠状动脉有许 多交通支。 35第一,心肌梗死的ECG特征:l特征性变化: l1、缺血型改变T波改变l2、损伤型改变ST段弓背上抬; l3、坏死型改变病理性Q波36第二,心肌梗死的机理-1:钳紧几分钟内,T 波倒 置。松钳后恢复

9、直立。心肌无组织学改变。钳紧时间延长,ST抬高 ,呈单向曲线。松钳恢 复。心肌仍无组织学改 变。持续钳紧,R波变成QS 形,松钳也不能恢复。 心肌有组织学坏死。37三种基本类型ECG图形-2:1、缺血型:T波改变2、损伤型:ST改变3、坏死型:Q波,或QS波38心肌梗死的机理-3:391.“缺血型” 改变l主要为:ST-T改变l如:缺血最早出现在心内膜下,相 关导联上T波高尖。(数分钟至数小 时)l当缺血发展到心外膜下心肌时,复 极程序反常,由心内膜面向心外膜 面进行,出现“冠状T波”。 l另:缺血使心肌复极延长,ECG - QT间期延长40412. “损伤型” 改变l缺血时间延长,程度加重,

10、相关导联出 现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透壁性)42损伤型ST段改变损伤电流说:ST段相对抬高43除极受阻说:ST段抬高443.“坏死型” 改变l缺血进一步加重,心肌坏死,电活动 丧失。l坏死型表现异常Q波(宽度0.04 s,深度 R),或QS波。45坏死型Q波或QS波发生机制A、正常心肌 除极顺序B、心肌梗死 除极顺序46心肌梗死判定要点:l确定有无心梗:症状、 ECG、心肌酶等l定时期: 3种波形变化l定部位:依靠导联47第三,心肌梗死分期:1.早期(超急性期):梗死后数分钟或数 小时后,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 迅速出现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 T波相连 。 2.急性期:梗死后

11、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 到数周,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 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 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 倒置,并逐渐加深。三种基本图形在此 期内可同时并存。此期最易发生意外。483.近期(亚急性期):出现于梗死后数周至 数月,此期以坏死及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 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 较深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愈合期):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 死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 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常 遗留坏死型的Q波。49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及分期150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51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27

12、:30 9:30 12:00 23:30 4d后52第四,心肌梗死定位:53心肌梗死定位诊断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下壁 + + 广泛前壁 +前间壁 + 前壁 +侧壁+ + +54例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5例2:急性下壁:56例3:陈旧性下壁心梗57例4: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58例5:广泛前壁及侧壁心肌梗死 59例6:近期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塞60例7: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61例8:后壁心梗(V2V3高大T,V8V9ST段抬高)62注意力集中!63例9:右室心梗:l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23)。lEKG:l (1)V3RV6R导联呈现急性心肌梗死ST段升

13、 高及其特征演变(ST段回到等电位线及T波倒 置),在V4R导联尤为重要。l (2)QRS波V1呈rS型,而V3RV4R呈Q波或 QS型,Q0. 03秒,且Q1/3R。l (3)右束支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甚至 伴有2度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有1030 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465急性下壁心梗伴右室心梗66下壁急性心梗伴右室心梗67例10:下壁急性心梗伴、 aVL 、V1、V2的 对应性改变68例11:下壁、前壁坏死Q波69第五、非Q波型心肌梗死:(曾称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但内膜下心梗也可出现QS波(此时内膜处不除极 ,外膜向量被相对的心室壁的向量所超过

14、) (2)多部位梗死,向量互相抵消 (3)梗死部位局限,未形成Q波非Q波型心肌梗死应从临床(疼痛时间等) 、酶学、心电监测等与缺血鉴别。70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举例: 、avF、V1V5 ST段下降、T波倒置7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举例2:72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ECG: 许多导联明 显的ST段压低 。如持续 1 2 天以上,高度 怀疑心内膜下 心肌梗死。结合临床及 ECG动态演变 考虑。73仅有T波改变的心肌梗死:l仅有T波改变而诊断心肌梗死必须符合 下述条件:l(1)临床表现:有典型的心绞痛病史。l(2)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白细胞增多 ,血清酶升高l(3)心电图呈冠状T (尖锐而对称倒置) 。74V

15、1V6 R波逐渐降低的心肌梗死:V2V6 R波逐渐降低伴急性前壁(V3V5ST段上抬)、陈 旧性下璧75V2V6R波逐渐降低,室壁瘤(ST段持续抬高)76V1V2 r波异常的心肌梗死l后壁心梗时, V1V2 r波增高、变宽(以变 宽为主)。l此时V1V2 常出现对称的高尖T(缺血冠状T 的镜象)。77心肌梗塞合并其他病变l(1)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心肌梗死后 ,ST段抬高持 续半年不降, 考虑合并室壁 瘤, 心脏超声和 心脏导管造影 可确定诊断。78(2)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l右束支阻滞主要是QRS终末0.04s向量发生变化,而 心肌梗塞主要是QRS初始的0.04s发生背向梗死区的 变化,故二者的诊断互不影响。l起始向量显有梗塞特征,终末向量显有右束支阻滞特 征。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V1 V6可见异常Q波。79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80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81(3)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较为困难,原因: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QRS起始向量,故可掩盖 心肌梗塞的异常Q波(70掩盖)。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继发性ST-T改变,可抵消 心肌梗塞的原发性ST-T改变。参考:新近 Sgarbo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