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56230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猪场蓝耳病控制现场案例分析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 方树方树 河河-2000年前回顾 -2000年到现在-PRDC、PMWS现在猪到底怎么啦? 现在该怎么办才能养好猪?当前猪场疾病复杂化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当前猪场流行疾病的特点: PRDC小龄化,危害大 繁殖障碍不规律,表现多样化 消化道疾病慢性化(生长阶段),药物效果差 HP是导致哺乳保育猪及中小猪(30公斤前)残次淘汰及死 亡的直接病原!当前猪场疾病复杂化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PRRSV和PCV2是猪场疾病复杂化的主要病因 免疫抑制性疾病 自家组织苗免疫干扰 混合感染 环境恶化我们一直在努力?当前

2、影响猪场生产的主要病原种类:病毒:兰耳病、猪瘟、圆环、伪狂犬、流感 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 寄生虫:弓形体衣原体原虫:附红细胞体 谁是元凶?谁是帮凶?猪蓝耳病对猪群的危害: 繁殖障碍 呼吸道疾病 混合感染腹泻,眼睛疾病免疫抑制变异毒力增强: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 V引起流产、死胎PRRS引起的“流产风爆”PRRSV引起仔猪神经症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腹式呼吸、消瘦猪蓝耳病引起的结膜炎圆环病毒和蓝耳引起中小猪慢性消化道疾病PRRSV感染-免疫抑制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经PRRSV感染的SPF(无特定病原)猪对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不

3、佳,猪瘟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猪。PRRSV感染-免疫抑制PRRSV的感染 使猪的免疫系统损伤,免疫效果不佳CD3阳性细胞(T淋巴细胞)在淋巴结的分布正常淋巴结-CD3阳性细胞PRRSV淋巴结-CD3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RRSV破坏肺泡巨噬细胞目前高致病性蓝耳病母猪流产、死胎、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各阶段猪发热厌食,皮肤发红,猪鼻流脓液,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或又喘气 又拉稀等症状 尤其在保育及生长阶段高发病率,高死 亡淘汰率蓝耳病的控制策略蓝耳病的控制策略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2、提高猪场饲养管理水平3、合理的药物保健方案 4、应用安全有效的蓝耳病疫苗农业部发文建议大家使用: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株灭活苗!2

4、1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2A、未作蓝耳病疫苗免疫的猪场最先发病,各类猪群都发病,损失严重;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的猪场几乎与未免 疫猪场同时发病,同样各类猪群都发病,损失也很严重;用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的猪场(母猪一胎2次,商品猪2次),发病较晚,母猪和大肥猪大多未发病,只在中猪特别是 保育猪中发病,损失相对较轻。目前,这些地区还有不少猪场,蓝耳病仍在乳猪和保育猪中流行,使用国内现有蓝耳病疫苗无法将其控制。关于蓝耳病控制的一些实事 引述专家的观点江西农大教授 花象柏23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B、去年蓝耳病大流行时采用蓝耳病弱毒疫苗紧急接种死亡率升高的事实,表明蓝耳病的预

5、防一定要在平时做好,指望发病后紧急注射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江西农大教授 花象柏24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关于蓝耳病控制的一些实事 引述专家的观点 正确诊断:原凶及帮凶 猪场分类 执行控制措施:免疫管理药物保健 跟踪检测蓝耳病相关疾病的控制策略 正确诊断 生产数据、发病史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血清学监测(如Idexx的ELISA)和PCR/RT-PCR 蓝耳病的控制策略单点式连续生产: 科学做好蓝耳病免疫: 1.选择好疫苗 2.合理的免疫程序1、灭活苗和弱毒苗的选择!“消毒观念”2、自家组织灭活苗的应用是否有效!猪瘟灭活问题;病原交叉;病料抗原量和应用效果3、病毒变异疫苗效果如何?选择好

6、疫苗:大家关注的问题PRRSV病毒在不断变异,疫苗效果如何通常,在1996年以前分离到的PRRSV 毒株比1996年以后分离到的毒株毒力弱低毒到中等毒力毒株通常被称为典型毒株. 强毒力毒株被称为非典型或者急性毒株尽管病毒存在不断变化, 但是,病毒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相关性很强门格林博士,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全球著名的蓝耳病专家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程序(参考)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程序(参考)后备母猪:注射2次,间隔30天繁育猪群:首次应用疫苗,普免2次,间隔30天维持免疫,3-4次/年商品猪群:首次应用疫苗,哺乳及保育猪全群普免1次维持免疫,断奶前一周注射1次弱毒活疫苗 Tom

7、Gillespie(美国猪兽医协会主席) 首次免疫时,所有种猪和哺乳保育猪同时接种 高滴度抗原疫苗,能使疫苗毒株在群体中占据 优势,有助于清除群体内的野毒 母猪在进行2次或者以上免疫后,一般不再排毒 不用全部清群,产生阴性仔猪群和谐1、灭活苗和弱毒苗结合免疫是否更有效果?ADE原理(抗体依赖增强作用)2、仔猪的免疫时间母源抗体;免疫空白期3、后备种猪血清阳转:蓝耳病的持续感染4、猪群使用蓝耳弱毒苗后1-2年是否会毒力返强?蓝耳病免疫程序:大家关注的问题现场案例1 广东河源某大型猪场 2006年9月开始全群使用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 至今猪群生产稳定至今猪群生产稳定 广东最大养猪集

8、团(150000头母猪)的用苗经验: 所有猪场种群及仔猪使用茵格发猪蓝耳活苗,母猪群体普 免,3次每年;仔猪5-7天首免,21天加强免疫一次灭活苗 蓝耳弱毒苗的免疫要坚持半年猪群才真正稳定(林绍荣老 师)案例1小结: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对高致病性蓝耳病有预防保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对高致病性蓝耳病有预防保 护作用护作用尽管病毒存在不断变化, 但是,病毒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相关性很强高热病分离到蓝耳病毒的基因序列(TIAN)所测毒株序列与美洲型( VR-2332株)、欧洲型( LV株)同源性分别为93.2 94.2%和63.464.5%。与 2002年中国分离株HB-1sh 同源性最高,为97.1% 9

9、8.2% 。第三届亚洲猪病大会论文 Robert Desrosiers(加拿大),在疫苗免疫 预防猪的的研究中对加拿大的两 个农场,一场通过接种Ingelvac PRRS MLV 疫苗仔猪死亡率从降至以 内,第二个场接种疫苗后仔猪死亡率则从 降低至。 疫苗株和这两个农场的野毒株的同源性分 别为和该结果表 明即使在疫苗株和野生株同源性低的情况 下,交叉保护也能达到很好的保护效果。现场案例2 福建某猪场 母猪900头,单点连续生产 免疫:母猪用某国产蓝耳灭活苗,3次每年,仔猪10-14天龄免疫 某国产蓝耳活苗 母猪产后20天免疫猪瘟脾淋苗,仔猪”2060”免疫猪瘟 生产问题: 1.2007年1月,

10、出现一栋中猪1500多头陆续发病,主要表现发烧 ,40.5-42度之间,减料或不吃料,有部分猪开始皮肤发红,几天 打针用药后,全身苍白,毛松消瘦,腹式呼吸,3周时间,死亡淘 汰超900头. 2.中猪发病后1周左右,母猪也开始有发烧不吃,流产早产及 产死胎现象,哺乳仔猪也不正常. 从发病过程、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 目前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原是: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及副猪嗜血杆菌;猪伪狂犬及猪瘟不是主要病因。 改善猪群健康状况的建议: 1.免疫 蓝耳病:使用勃林格蓝耳弱毒疫苗,母猪群体及1周至10 周龄仔猪普免1头份/头;免疫一个月后母猪群加强免疫 一次,以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未免疫及以后出

11、生仔猪在 2周龄免疫蓝耳苗1头份/头。 猪副嗜血杆菌:使用勃林格HP-1疫苗,母猪群体免疫,一 个月后母猪产前4周免疫2ml/头,仔猪在2周龄免疫(与蓝 耳苗分两侧肌注)2ml/头; 仔猪3天内伪狂犬滴鼻1ml/鼻孔(2ml/头),以预防早期感染。 2.药物保健: (1)、哺乳仔猪: 阉猪时,每头肌注水针剂头孢噻呋钠0.3-0.5ml/头; 断奶转栏时,每头肌注水针剂头孢噻呋钠0.5ml/头; (2)、断奶后仔猪饮水加药5-7天:专业电解质+阿莫西林 保育猪饲料加药 加药时间:断奶后7-17天加药,停药10天后再加药7天 药物选择:氟苯尼考50-60PPM+强力霉素300PPM3.管理措施 做

12、好种猪饲料的防霉菌毒素措施,如添加脱霉毒菌素药物,做好料槽卫生。 仔猪接产护理严格消毒,剪牙过“三关”;断脐剪尾阉 猪时使用10%聚维酮碘消毒剂,刚出生仔猪用密斯陀抹身既保温又杀菌。 做好种猪药物保健,如每1-2个月饲料添加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做保健,产前一周及产后一周长期添加药物 减少细菌性疾病垂直传播,分娩时输液保健;注意定期 驱虫,在尤其体表寄生虫。 母猪分娩时的胎衣或死胎和不漏水的胶桶收集,减少环境污染或散毒;建立隔离区、做好隔离工作紧急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工作发病猪场的控制建议55浙江蓝耳苗的销售汇报*现场案例3 粤东某猪场 母猪600头,2006年1月开始种猪群使用茵格发蓝耳病活疫苗茵

13、格发蓝耳病活疫苗, , 每每4 4个月普免一次个月普免一次, ,仔猪免疫也在两周龄免疫仔猪免疫也在两周龄免疫. . 猪群生产一直稳定猪群生产一直稳定 20062006年年12 12月保育及生长前期猪群不正常月保育及生长前期猪群不正常, ,保育成活率只有保育成活率只有 70%,70%,生长猪死淘率生长猪死淘率10%,10%,用药效果不理想用药效果不理想. . 20072007年年1 1月月, ,生长猪群约生长猪群约20%20%猪表现发病症状猪表现发病症状: :发烧发烧41 41度左右度左右, ,约约 30%30%病猪开始皮肤发红病猪开始皮肤发红, ,仍有采食仍有采食, ,打针几天后皮肤变苍白打针

14、几天后皮肤变苍白, , 消瘦消瘦, ,最后衰竭死亡最后衰竭死亡. .不打针的病猪反而死淘率少一些不打针的病猪反而死淘率少一些保育猪保育猪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临床诊断:蓝耳病继发副嗜血杆菌感染 实验室诊断:10份保育和生长猪血清蓝耳抗体水平参差不齐,3份病料做 PCR检测,蓝耳2份阳性,猪瘟抗原3份全阴性,副嗜血杆菌3份全阳性 建议措施: 1.母猪产前4周免疫HP-1(勃林格副嗜血杆菌疫苗)仔猪2周龄免疫HP-1 2. 仔猪1周龄免疫勃林格蓝耳活苗1头份每头注:该场从06年8月每头仔猪只免疫改为国产某蓝耳活苗 3.做好产房保育舍空栏消毒工作及仔猪接产护理 4.改善断奶及保育猪药物保健方案 跟踪

15、效果:一个月后保育猪成活率97% 可以看到进口蓝耳苗是“一分钱一分货,物有所值”现场案例4 粤西某猪场 母猪1600头,单点连续生产 原来种猪群使用国产蓝耳病灭活疫苗国产蓝耳病灭活疫苗, ,每每4 4个月普免一次个月普免一次, , 伪狂犬用某进口厂家疫苗(非伪狂犬用某进口厂家疫苗(非BarthaBartha毒株),每毒株),每4 4个月普免个月普免 一次一次, ,猪瘟母猪断奶时免疫脾淋苗。猪瘟母猪断奶时免疫脾淋苗。 仔猪仔猪7 7天和天和21 21天免疫自家苗,天免疫自家苗,12 12天免疫副嗜血杆菌(非勃天免疫副嗜血杆菌(非勃 林格的),林格的),18 18天和天和60 60天免疫猪温,天免疫猪温,23 23天和天和45 45天免疫国产蓝天免疫国产蓝 耳活苗,耳活苗,53 53天免疫伪狂犬天免疫伪狂犬 猪群生产一直不稳定猪群生产一直不稳定, ,保育成活率只有保育成活率只有70%,70%,用药效果不理用药效果不理 想想. .现场案例48月份以来主要生产问题: 1、7天龄左右仔猪(阉猪后),零星关节肿,跛行; 2、保育猪50天龄左右开始发病,采食量减少,毛松苍白,腹式呼吸 ,典型病例为关节甚至整个脚肿大(尤其后肢),眼屎多,呼吸困难,个别猪倒地侧卧,有神经症状,发病率15-30%,直到70天左右达 到发病高峰,死亡及淘汰比例较高。3、中猪阶段上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