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56223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 东北作为突破口? 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 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 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 ;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请推测时时时时 间间间间地地 点点参参战战战战部部队队队队指指 挥挥挥挥 员员员员概概 况况历时52天,共歼敌472万人 结结结结 果果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之之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

2、全境东北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林彪林彪罗荣桓罗荣桓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锦 州沈阳长 春黑山、大 虎山塔山关 门 打 狗各 个 击 破时时时时 间间间间 地地 点点 参参战战战战部部队队队队 指指 挥挥挥挥 员员员员 概概 况况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意意 义义义义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之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

3、基础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300300 万人万人290 万人辽沈战役的辽沈战役的 意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辽沈战役结束后辽沈战役结束后粟裕粟裕 邓小平邓小平 刘伯承刘伯承 陈毅陈毅 谭震林谭震林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 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 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 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民 工543万人 担 架30.5万副 大小车车88万辆辆 牲 畜76.7万头头 船 只8500只 筹 粮9.6亿亿斤 挑 子20.6万副淮海战役(1948.1

4、1.7 - 1949.1.10)徐州海州商丘双堆集碾庄蚌埠陈官庄肢解敌人中间突破时时时时 间间间间地地 点点参参战战战战部部队队队队概概 况况歼灭和改编敌军 52万余人 结结结结 果果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之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傅作义 接受和平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华北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