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56215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元之路2014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类型74(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单元 生物变异、 进化与育种 考 纲 点 击热 点 研 析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则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人类遗传 病的类型、监测 和预防 6.人类基因组计 划及意义 1.基因突变的原因、 特点、意义 2.基因重组在杂交育 种和基因治疗上的 应用 3.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倍体、多倍体的 特征及判定 4.单倍体的概念、特 征及在育种上的价 值 5.三种可遗传变 异在 育种方面的应用及 流程设计 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 因食品的安全性考 纲 点 击热 点 研 析 7.生物变异在育种 上的应用 8.转基因食品的安 全问题 9.现代生

2、物进化理 论的主要内容 10.共同进化与生物 多样性的形成 实验: 11.低温诱导 染色体 加倍的探究实验 12.调查 常见的人类 遗传 病7.人类遗传 病的类型 判断及遗传图谱 分 析 8.自然选择 学说的内容 、贡献和局限性 9.种群、种群基因库、 基因频率、物种等概 念的判定及相关计算 10.共同进化和生物多 样性形成的原因及形 成原因的实验 探究 11.低温诱导 染色体加 倍(或用秋水仙素处 理)的实验 探究 12.常见人类遗传 病的 调查 方法及监测 、 预防措施第第2121讲 生物的变异类型讲 生物的变异类型探究命探究命题题题题回扣教材回扣教材整合考点整合考点课课课课后后练习练习练

3、习练习轻轻松松读教材 提纲挈领学要点01 回扣教材 夯实基础 一、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期: 复制时,包括 间期及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原因: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 化学、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 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 。 4类型:自然突变和 突变。 5特征:普遍性、 性、多害少利性、 性、低频性。 6意义:是生物变异的 ,为生物进 化提供了最初的选择 材料。 1.基因突变引起了DNA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 判断基因突变发

4、 生的位置( ) 3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就可引起基 因突变( ) 4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5基因突变一定引起性状改变( ) 6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 答案: 1 2. 3. 4. 5. 6.思 维 判 断 考点分类抓基础 点点击破我能行02 整合考点 破解疑难 1.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概念内涵DNA分子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和缺失 突 变 特 征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不定向 性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低频性突变的频率比较低 多害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 突变原因外在因素诱发,如物理、化学、 生物因素。也存在自发进

5、行的 基因突变,如DNA复制偶尔出 现错误 等 诱变及应用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提高基因突 变频率,筛选获 得优良性状 2.基因突变概念要素整合图解 将基因突变的内涵、外延、原因、结果、特点、意义等概念要素整合如下: 特别提醒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某 一个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 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3基因突变对 性状的影响 (1)改变性状: 原因:突变间 接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 表现为 蛋白质功能改变,影响生物性状。 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不改变性状,有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当 突变后的DNA转录 成的密码子仍然决定同 种氨基酸时,这种突

6、变不会引起生物性状 的改变。 突变成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引起性 状的改变。 4基因突变对 子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发 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 不遗传 ,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 递给 后代。 (2)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 配子传递给 后代。 应用训练1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 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 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

7、因 DNA分子的改变是(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 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 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 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 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解析 比较正常蛋白质与突变后蛋白质 的氨基酸组成顺序可知,突变基因1所决定 的氨基酸顺序种类与正常基因所决定的氨 基酸顺序种类一样,说明该突变属于同义 突变,是基因中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 因2所决定的氨基酸与正常基因所决定的氨 基酸相比只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 生变化, 所以可确定该突变也只是一个碱基的替换 ,属于

8、错义 突变。突变基因3决定的氨基 酸中有三个发生改变,说明是在编码 苯丙 氨酸的碱基序列后增添或缺失了一个碱基 ,使该碱基以后转录 出的密码子顺延一个 碱基而引起后面的氨基酸种类的改变。答案 A 应用训练2 菏泽日报2007年9月8日 报道,2005年5月9日,54粒经过 18天太空 遨游的“太空大豆”开始在该市试种。试种 结果表明,“太空大豆”单株最少结荚 300个 ,最多结荚 800多个;株根直径2 cm,株 高130 cm,其多项指标均优于普通大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太空大豆”种子从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 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 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_

9、辐射后,其_发生变异。请预 测可能产生的新变异对人类是否有益? _,判断的理由是 _。 (2)试举 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_。 (3)这种太空诱变 育种与转基因的种子一样 吗?_。试说 明原因: _ _。 解析 由于太空中存在着微重力、强辐射 等因素,这些都是有别于地球的特殊条件 。一般情况下,地面辐射育种需要达到半 致死剂量强度才能引起变异,而在太空中 种子没有任何死亡率就能发生变异。太空 诱变 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有本质的区别,它 没有外源基因插入,而是在空间特殊条件 下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 起性状变异。太空中的特殊条件能够引起 生物的基因突变,其变异频率高、幅度大 ,变异后代

10、容易稳定,是诱变 育种的一条 好途径。 答案 (1)宇宙射线等 遗传 物质(DNA或 基因) 不一定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2)变异频率高、加快育种速度、大幅度改 良某些性状 (3)不一样 转基因的种子有外源基因的插 入,而诱变 育种的种子无外源基因插入 1. 概念: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 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基因重组概念的理解重 组 类 型同源染色 体上非 等位基 因的重 组非同源染 色体上 非等位 基因的 重组人为导 致 基因重 组(DNA 重组)发 生 时 间减

11、数第一 次分裂 四分体 时期减数第一 次分裂 后期体外与运 载体重 组,导 入细胞 内与细 胞内基 因重组发生 机 制同源染色体非 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交叉 互换导致染 色单体上的 基因重新组 合同源染色 体分开 ,等位 基因分 离,非 同源染 色体自 由组合 ,导致 非同源 染色体 上非等 位基因 间的重 组目的基因经过运载 体导入受体细胞 ,导致受体细胞 中基因重组图象 示 意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区 别本质基因的分子结 构发生了改 变,产生了 新基因基因的重新组合 ,产生了新的 基因型发生 时 期 及 原 因细胞分裂间期 DNA分子复 制时,碱基 种类、数目 、排列

12、顺序 发生改变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交 叉互换(四分体 时期)及非同源 染色体之间的 自由组合(减 后期)条件外界条件的剧 变和内部因 素的相互作 用不同个体之间的 杂交,有性生 殖过程中减数 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区 别适用范 围所有生物均可 发生(包括病 毒),具普遍 性只适于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的核 基因遗传意义是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通 过诱变 育种 可培育新品种 ,是基因重组 的基础是生物变异的重 要因素,通过 杂交育种可培 育出新的优良 品种发生 可能可能性很小非常普遍联系使生物产生可遗传 的变异,在长 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 产生新基因

13、,为基因重组提供 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 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应用训练3 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A能够产 生新的基因 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解析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型 ,并不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发 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 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答案 D 应用训练4 如图为 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 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 C该细 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 胞为次级

14、精母细胞 解析 根据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 点已分开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断定该细 胞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上 的基因分析:正常情况下,较大一条染色 体的基因应该 是相同的(来自同一个DNA分 子的复制,即基因要么是BB,要么是bb), 但事实是一个B基因,一个b基因,A、B两 个选项 都可以产生这一结果;由于细胞质 均等分开,所以该细 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 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极体和一 个卵细胞,细胞质分配不均等)。 答案 C类 型遗传 效应图解实例缺 失缺失片段 越大, 对个体 影响越 大,轻 则影响 个体活 力,重 则死亡猫叫综合 征重 复引起的遗 传效应 比缺失 小,重 复部分 太大会 影响个 体活力果蝇的棒 状眼类 型遗传 效应图解实 例 倒位 形成的配子 大多异常 ,从而影 响个体生 育易位 产生部分异 常配子, 使配子的 育性降低 或产生有 遗传 病的 后代人 慢 性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特别提醒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易位 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染色体的 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交叉互换发 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基因 重组。 应用训练5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 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 因,下列选项 的结果中 ,不属于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