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分类系统介绍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32341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被分类系统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被分类系统介绍(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陆生脊椎动物调查 栖息地类型培训甘小洪 2012.12.08一、填写栖息地的要求 1、栖息地类型: 栖息地为天然植被或人工林的,记录其植被类 型; 栖息地为无植被的水面的,依据湿地公约 ,描述到类,即沼泽、湖泊、河流、河口、滩 涂、人工湿地; 栖息地为农田的,记录到水田或旱地。a) 森林 针叶林: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群系或群系以下,并 指明优势种。 阔叶林: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群系组,并指明优势 种。 人工林:记录主要造林树种名称。 灌丛: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群系组或群系,并指 明优势种。 b) 草原 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群系组或群系,并指明优势种。c)

2、荒漠 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植被亚型或亚型以下。 d) 高山冻原 冻原: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植被亚型或亚型以下; 高山植被: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植被亚型或亚型以 下。e) 草甸 应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描述到群系组或群系组以下,并指明优势 种。2、干扰状况 a) 干扰类型 分为人为干扰、牲畜干扰、建筑干扰、其它干扰。 人为干扰:由于人为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干扰; 牲畜干扰:牛、马、羊、骆驼等家畜活动带来的干扰; 建筑物干扰:道路、桥梁、房舍等建筑设施对栖息地的分割、 破坏; 其它干扰:以上干扰之外的干扰。 b) 干扰强度 强:指栖息地受到严重干扰,植被基本消失,野生动物难以进

3、行栖息繁衍; 中:指栖息地受到干扰,植被部分消失,但干扰消失后,植被 仍可恢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仍然可以 进行栖息繁衍; 弱:栖息地受到一定干扰,但植被基本保持原样,对野生动物 栖息繁衍影响不大; 无:栖息地没有受到干扰,植被保持原始状态,对野生动物栖 息繁衍没有影响。 二、中国植被分类的标准 1.植被分类:将各种植物群落按其固有自然 特征纳入一定的等级系统,从而使比较杂 乱的现象条理化,使各类型之间的可对比 性即相似性和差异性更为显著,以达到认 识各类植被的目的。 植被分类的标准: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植被发生学特点群落分类的依据 (1)优势种:植物群落中各个层或层片

4、中数量 最多、盖度最大、群落学作用最明显的种称做优 势种。 建群种:主要层片(建群层片)的优势种; 共建种:在建群层片中有两个以上的种共同占优 势。 (2)特征种:我国南方一些植被类型中,共建 种相当多,完全采用优势种原则有困难,此时采 用生态幅度狭窄、对该类型有指示作用或标志作 用的种作为划分群落类型的辅助标淮,往往有助 于反映中下级植被分类单位的差异性。(3) 外貌与结构: 是植被的主 要外在特征 主要取决于 优势种的生 活型(4)生态环境特征 以不同生态因素做基础划分了植物生态类型三、中国植被分类单位 1.植被型组: 最高级单位 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 似的植物群落联

5、合为植被型组, 如针叶林、阔叶林、荒漠、沼泽等。 全国共11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 灌草丛、草原和稀树干草原、荒漠(包括肉质刺 灌丛)、冻原、高山稀树植被、草甸、沼泽、水 生植被。 2.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同时对水 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29个植被型: 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温 性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 常绿阔叶林、 季雨林、雨林、珊瑚岛常绿林、红树林、 竹林、 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 、 草原、稀树干草原、荒漠、肉质刺灌丛、高山冻原、高 山垫状植被

6、、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 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3.植被亚型 植被型的辅助或补充单位 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 异进一步划分的亚型。 如寒温性针叶林中的寒温性落叶针叶林、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中的温性常绿阔叶林4.群系组 植被型或亚型范围内,根据建群种亲缘关 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的 群系组 如铁杉针阔叶混交林; 云杉、冷杉林; 寒温性松林; 栲类林; 山地硬叶栎类林5.群系 中级分类单位 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热带或亚热带 可能是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 系 如巴山冷杉林; 岷江冷杉林; 芨芨草草甸; 兴安落叶松林四、群系的确定方法 1. 确定群落的数

7、量特征 (1)多度 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相对概念。 计算方法:某个种的多度(该种的个体数目/样 方中同一生长型全部种的个体数)100% (2)密度和相对密度 指单位面积上某个种的实测植株数目。 计算方法:密度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地 面积 相对密度=某种植物的密度/本层全部植物的总密度 100% (3)高度和相对高度 反映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对生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时要求记录 每个物种的高度,并计算其平均高度。 计算方法:相对高度=某种植物的平均高度/本层所有植物平 均高度之和100% (4)冠幅和相对冠幅 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的冠幅,一般指树冠在地面投影面积的 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径平均值

8、。 计算方法:相对冠幅=某种植物的平均冠幅/本层所有植物平 均冠幅之和100% (5)盖度和相对盖度 指草本植物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盖度=某种植物的地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 100% 相对盖度=某种植物的盖度/本层所有植物盖度之和100% (6)频度 表示某种植物个体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均匀程度。 计算方法:某种植物个体出现的样方数/同一调查单元内的 全部样方数100%。 (7)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 表示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此处采用较为简化 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冠幅)/2 (乔木和 灌木植物) 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2 (草本

9、植物) 相对优势度某种植物优势度/本层所有植物优势度之 和100% (8)重要值 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计算方法: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 2. 确定植物群系名称 在群落内对物种的重要值高低进行排序, 以重要值最高的或者前几位物种为依据进 行植物群系命名。 五、中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针叶林 1、寒温性针叶林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出现于各高山的亚高山或至高山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树种约有50种,主要是各种 冷杉、云杉、落叶松和圆柏林。 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简单,发育良好的冷杉、云 杉林,林相整齐,乔木层高2

10、03050米,郁闭度0.6 0.9。林下灌木和草木层均不发达,而地被苔藓层却极 发达,厚515厘米,覆盖度7090以上。 在西南区亚高山特别潮湿地区,林中常附生大量松萝 ,形成特殊的“雾林”景观。 (1)落叶松林群系组 大果红杉林:四川西南部海拔2700-4000米 的阴坡、半阴坡 红杉林:四川西北部,包括岷江、大渡河 、雅砻江支流鲜水河及涪江流域等上游高 山地区得山脊或山坡上部和沟谷的尾部 四川红杉林:四川阿坝海拔2700-3200米的 沟谷溪边大果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 australis 松科落叶松属红杉变种落叶松属特征: 叶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 状,倒披针

11、状线形,柔软,上面中 脉多少隆起,下面两侧有数条气孔 线,叶内有2个通常边生的树脂道。红杉Larix potaninii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 四川茂汶,理县,汶川,灌县,马 尔康,小金,平武,宝兴,天全 巴山冷杉林:大巴山、米仓山至岷山山地2400-3600米 黄果冷杉林:川甘接壤地向西南至川滇交界处,2200-3300米 各地阴坡,出现与鳞皮冷杉林之下,与川西冷杉、青扦等混 交 长苞冷杉林:川西的九龙、乡城、稻城、巴塘、盐源、木里 等地3000-43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生长最好 鳞皮冷杉林: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北起四川壤塘,南止稻 城,最低海拔在川西的金川、丹巴2800

12、米,最高4400米 岷江冷杉林:四川岷江、青衣江上中游,涪江、大渡河上游 ,海拔2800-4200米的沟谷、阴坡、半阴坡 冷杉林: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沿巴郎山、二郎山、大小相岭 、峨眉山,呈东北西南向的狭长地带,2400-3700米 川滇冷杉林:四川西南部九龙瓦灰山以南,海拔3600-4200米 ;凉山黄茅埂以西3000-3800米;西昌木里地区3500-3900米的 山体中上部(2)云冷杉林群系组巴山冷杉冷杉岷江冷杉 云杉林:岷山山脉向东至米仓山、大巴山直至秦 巴山地;川西北2400-3300米 丽江云杉林:川西的得荣、乡城、稻城、九龙、 盐源、木里等地,3400-4000米的阴坡、半阴坡 川

13、西云杉林:东起川西的马尔康,南至川西的稻 城,3400-4000米 紫果云杉林:川西北岷江和大渡河上游,3000- 3800米 油麦吊杉林:四川大小凉山、小相岭以南,2600- 35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 麦吊云杉林: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北段的平武、南 坪、松潘海拔2500米左右的半阳坡及秦巴山地局 部地段,常渗入岷江冷杉、铁杉、红桦、川白桦 、槭树和箭竹、冷箭竹 青扦林:四川岷江上游,1600-2500米的山地低洼 山谷树皮淡灰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 厚块片固着树干上;芽常为圆锥形或 卵状圆锥形,侧芽或为卵圆形。叶条 形,扁平,上面每边有1条白色气孔 带,下面无气孔线。球果熟前绿色, 熟时淡

14、黄褐色,小枝密生短柔毛,有木钉状叶枕; 芽圆锥形,有树脂。叶螺旋伏排列 ,成辐射状斜展,锥形横切面扁菱 形,下(背)面通常无气孔线,上 面每边有46条白粉气孔线。球果 单生侧枝顶端,下垂青扦麦吊云杉紫果云杉(3)圆柏林群系组 大果圆柏林:川西北3700-4200米阳坡 方枝圆柏林:东起四川岷江流域,大小金 川及大渡河流域,海拔2400-3700米,川西 最集中 垂枝香柏林:四川西南部大凉山黄茅埂以 西和川西南不,3000-3500米山地中上部 塔枝园柏林:四川西部的大渡河、雅砻江 及支流鲜水河等流域的上游,3200-4300米生鳞形叶的小枝排列不紧密,四方形或 近方形,多少有蜡粉或无蜡粉,幼树

15、上 的刺形叶3叶轮生大果圆柏 着生鳞形叶的当年生枝四方形,通常稍成弧 状弯曲,幼树及萌生枝的刺形叶轮生,球果 卵圆形或近球形方枝柏垂枝香柏2、温性针叶林 在暖温带地区平原、丘陵和低山的针叶林,还包括 亚热带中山高山的针叶林 亚热带中山的温性针叶林林下有常绿的杜鹃科;草 本层主要有龙胆科、败酱科、玄参科的马先蒿属; 灌木层主要有山胡椒属、木姜子属、绣线菊属、荚 蒾属、马桑属和小檗属 可分为三个群系组: (一)温性松林:油松林;华山松林;白皮松林等 ;赤松林;高山松林等 (二)侧柏林:侧柏林 (三)柳杉林:柳杉林油松 常绿乔木;大树的枝条平展 或微向下伸,树冠近平顶状 ;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灰 黄色,无毛;二、三年生枝 上的苞片宿存;冬芽红褐色 。针叶2针一束,粗硬 四川北部常绿乔木;一年生枝绿色或灰绿色,干后 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冬芽褐色,微具树 脂。针叶5针一束(稀67针),较粗硬 ,叶鞘早落。华山松 Pinus armandii常绿乔木;一年生枝粗壮,黄褐色,有光泽,无毛,二、三年 生枝上的鳞叶逐渐脱落;冬芽栗褐色。针叶通常2针(间或3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