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419262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写作 指导及例文指导及例文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

2、“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恍然大悟!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那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 字;(5)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有两点是分析题目时首先要注意的:一是“缚心的绳索”的比喻义,二是“斩断”所明示的内容。审读材料,特别是审读引语时,要重点分析两个问句的意思。牵住我们心灵的绳索都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斩断呢?写作时,要做到化象为意,化大为小,亦即

3、在习作中要点明“绳索”的比喻义。 “绳索” ,可以是名誉、利益、权势等欲望,可以是自卑、自满、自负等情绪,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还可以是陈腐的思想与观念,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斩断”的含义,它要求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放弃不当的追求,抛弃不良的情绪;遗弃情感的影响,毁弃陋习的约束。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应该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都应该有明确的主旨观点。写作时要紧扣“斩断缚心的绳索”这个话题来展开,不能出现如下的偏差:一是不能点明“绳索”的比喻义,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二是“绳索”的所指并列不当,如名誉、利益与欲望,如名、利与自卑等;三是列举事类,停留在表象,缺乏必要的分析与延伸论

4、证,文章缺乏内涵。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审读材料,注意分析引语,紧扣话题立意,就能写出好文章来。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

5、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恍然大悟!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那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 字;(5)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有两点是分析题目时首先要注意的:一是“缚心的绳索”的比喻义,二是“斩断”所明示的内容。审读材料,特别是审读引语时,要重点分析两个问句的意思。牵住我们心灵的绳索都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斩断呢?写作时,要做到化象为意,

6、化大为小,亦即在习作中要点明“绳索”的比喻义。 “绳索” ,可以是名誉、利益、权势等欲望,可以是自卑、自满、自负等情绪,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还可以是陈腐的思想与观念,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斩断”的含义,它要求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放弃不当的追求,抛弃不良的情绪;遗弃情感的影响,毁弃陋习的约束。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应该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都应该有明确的主旨观点。写作时要紧扣“斩断缚心的绳索”这个话题来展开,不能出现如下的偏差:一是不能点明“绳索”的比喻义,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二是“绳索”的所指并列不当,如名誉、利益与欲望,如名、利与自卑等;三是列举事类,停留在表象,缺乏必要

7、的分析与延伸论证,文章缺乏内涵。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审读材料,注意分析引语,紧扣话题立意,就能写出好文章来。材料作文“斩断缚心的绳索”写作指导及例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

8、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恍然大悟!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那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 字;(5)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有两点是分析题目时首先要注意的:一是“缚心的绳索”的比喻义,二是“斩断”所明示的内容。审读材料,特别是审读引语时,要重点分析两个问句的意思。牵住我们心灵的绳索都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斩断呢?写作时,要

9、做到化象为意,化大为小,亦即在习作中要点明“绳索”的比喻义。 “绳索” ,可以是名誉、利益、权势等欲望,可以是自卑、自满、自负等情绪,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还可以是陈腐的思想与观念,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斩断”的含义,它要求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放弃不当的追求,抛弃不良的情绪;遗弃情感的影响,毁弃陋习的约束。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应该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都应该有明确的主旨观点。写作时要紧扣“斩断缚心的绳索”这个话题来展开,不能出现如下的偏差:一是不能点明“绳索”的比喻义,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二是“绳索”的所指并列不当,如名誉、利益与欲望,如名、利与自卑等;三是列举事类,停留在表象,缺乏必要的分析与延伸论证,文章缺乏内涵。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审读材料,注意分析引语,紧扣话题立意,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