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415574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三国演义》《水浒传》word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历史与英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水浒传欣赏欣赏【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 义。 3、 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教学重点】 1、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2、品读名著片段,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

2、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3、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2、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3、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 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一、导语设计 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 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 也。 ” 二、了解中国小说发展史二、了解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可如下所示: 概念: “小说” 志怪、志人 传奇 话本

3、演义 小说 时间: 汉代结束以前 主要魏晋 唐宋 宋元 明清 近现代 阶段: 萌芽、起源 发展 成熟 变迁 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包括长篇章回和短篇拟话本) 、文言(包括:笔记体和传奇 体) 。 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 先秦寓言 汉代杂记、史传 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唐传奇 宋元话本 明 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整体。三、三、 “历史演义历史演义”与与“英雄传奇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简介:两类小说简介: 1 1、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历史演义系列小说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英雄传奇系列小说英雄传奇

4、系列小说 2 2、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的异同、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的异同 同属历史小说范围,区别: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历史演义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从“讲史”发展而来,英雄传奇的源头是“小说” 。 四、四、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与水浒传水浒传 1 1、了解、了解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及其作者。及其作者。 阅读阅读“课前提示课前提示” 。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的艺术特色 它成功地

5、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它长于描述战争。 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主题辩解(摘自的主题辩解(摘自“教参教参” ) 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 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 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 书会材人 ,如关汉卿、郑 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

6、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 ,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 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 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 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 庵。 2 2、了解、了解水浒传水浒传及其作者。及其作者。 阅读阅读“课前提示课前提示” 。 水浒传水浒传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水浒传水浒传主题的多元化理解。主题的多元化理解。 第一, 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

7、了封建 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 的客观意义。 第二, 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 第三, 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因 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是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 水浒传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既是我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光辉典范,也堪称是我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完全成熟。 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 水浒传的故事结构颇有特点。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也取得很大成就。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

8、预习曹操献刀和李逵负荆两篇文章。 2、精读曹操献刀 ,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曹操献刀曹操献刀一、学情分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里面有“背景介绍”和“作品导 读”两部分内容。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三国演义一书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以 及思想性和艺术性。2、部分学生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3、少数学生读过三国演义原著。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和意义。2、学会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把握小说主题。3、理解历史上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9、三、教学重点分析鉴赏小说中曹操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四、教学难点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二)了解作品(依据“课前提示”和“学情分析”进行提问,简问简答。)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鼎立”指哪三国?3、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4、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5、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6、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哪“三绝”?各指谁?7、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诗、词、文各举一例)?10、你知道哪些三

10、国演义的故事?(三)解读文本1、梳理情节学生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情节。(1)曹操借刀(2)曹操献刀(3)路遇陈宫(4)错杀伯奢2、品味语段学生精读课文,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1)分角色朗读借刀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心明,果断(语言描写)B、“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虽死不恨!”C、操藏刀辞别众官面去。有志,有勇,有谋(语言动作描写)(2)分角色朗读献刀A、操径入。勇敢、果断(动作描写)B、操暗忖曰:“此贼合死?”C、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D、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献上恩相。”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

11、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E、操谢曰:“愿借试一骑。”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动作语言描写)(3)分角色朗读遇陈宫A、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奸诈,狡猾(语言描写)B、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C、“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胸怀大志(语言描写)D、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 。有感召力(动作描写、侧面描写)以上反映的是曹操英雄的一面。(4)分角色朗读杀伯奢A、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当窃听之。”多疑(语言描写)B、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C、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残暴不仁(动作描写)D、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自私(语言描写)E、宫曰:“孟德

12、心多,误杀好人矣!”F、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G、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 必为后患。”自私残忍(语言心理描写、侧面描写)以上反映的是曹操奸枭的一面。3、教师总结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四)课堂争鸣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1、曹操的功与过2、曹操与刘备的“黑”与“厚”3、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五)布置作业课后思考第三题:用现代汉语改写“曹与宫坐久”一段。四、自学质疑 李逵负荆李逵负荆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上回书写的是李逵不知内情,误会宋江面见李师师。正当宋江等人暗下商量趁着宋

13、 徽宗与李师师相会的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 师家,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却找不到李逵。宋江让 燕青稍候,自己带大队人马回梁山。 李逵负荆接着写燕青与李逵路过荆门镇的时候发生 的故事。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水浒传有一定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 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李逵负荆的时候,极容易简单而机械地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丰富 人物形象的内涵。 三、设计思想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

14、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李逵负荆的主要内容,分析李逵的形象特点。 2.情感教育目标:科学评价李逵的形象以及这个形象的重要意义。 3.能力培养目标:学习人物形象分析的一般步骤以及一般方法,并拓展至对水浒传 的综合欣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个性化的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2.李逵形象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六、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

15、入 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是“历史与英雄”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说说英雄。 (请学生畅谈自己欣赏的古代英雄,说说所知道的英雄的豪言壮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舞台上,总活跃着英雄 们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气势磅礴的交响中,总回荡着英雄们的话语:“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一代奸雄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勃勃;“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是一代贤相孔明的鞠躬尽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民族英雄岳 飞的精忠报国;“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是革命志士林觉民的广阔胸襟可 见人物的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密切相关,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否则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我们不敢想象贾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