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402829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生物圈生物圈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优质课资料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说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3说明生物圈的范围。4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能力目标尝试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二、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范围。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四、教学准备1教师:幻灯片、音乐片段、视频片段。2学生:课前预习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五

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 分钟)1教师:课前我们预习了生态系统的类型,现在老师播放几段歌曲,你猜猜歌曲中唱到了哪个生态系统?(学生抢答,班长记录)歌曲片段:大海呀故乡,赤足走在田埂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森林之歌;崔健摇滚这世界变化快城市生态系;洪湖水浪打浪湖泊生态系。【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让学生抢答,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2教师提问:歌里唱到的这些生态系统都有什么特点呢?比如说(抓住每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特色进行提问)3学生活动:依照预习内容能回答出每年能为地球提供 70%氧气的是海洋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

3、生态系统等。(二)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15 分钟)1教师提问:虽然各个生态系统特点分明,但是这些生态系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2学生活动:阅读 P30 资料分析,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教师重点引导:河流蒸发的水分可以飘到森林形成降雨并被森林强大的根系留住生态系统之间有物质循环;河流中的水草等植物和森林中的各种植物还可以被其他动物利用,也可以被人类利用生态系统之间有能量流动。 )3教师进一步提问:假如农田过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污染的只是农田生态生态系统吗?4学生活动:被农田污染的粮食、蔬菜等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同时污染还会造成河流的水质下降甚至变臭,影响河流中的生

4、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食物链,可以展开讨论)生存,污染物随着雨水进一步还会污染海洋,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整个地球都会受到影响。 (形式: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5得出结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相互影响,也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递物质和能量。6学生活动:阅读 P30 文字部分,学习从多角度阐述问题。【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资料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农田生态系为特例,避免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过于分散。以点盖面,帮助学生通过深思和探讨,形成观点: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紧密联系。为突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做好铺垫。(三)领会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10 分钟)1教师引导:就我们之前关于生态系统的学习,加上今天讨论的话题,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不仅每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2教师提问: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本领很大,能七十二变,关键时刻都是他战胜妖魔,救出唐僧。但是有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孙悟空再有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想问问大家,如果孙悟空七十二变变出来的是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话,那你们知道如来佛的手掌心指的是谁吗?3学生活动:经过思考能答出是整个地球。4追问:整个地球都适合生物生存吗?(再次出示第二章起

6、始课的足球和纸对比的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对比吗?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比一张纸还要薄呢!这么薄的一层被我们称作什么呢?5学生回忆出:是生物圈(预习内容) 。因为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突破难点)6教师归纳总结:不管是哪个生态系统,都包括在生物圈内,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另外在生物圈内,生物和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设计意图】用学生们熟悉且十分感兴趣的孙悟空如来佛打比喻,把之前讨论过程中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在头脑中快速建立起空间感,真实感,

7、符合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破本节的难点的同时,也为接下来讨论保护生物圈埋下伏笔。(四)生物圈的范围(5 分钟)1教师引导:生物圈究竟是多厚呢?(出示生物圈范围的图片)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约10 千米的高度,向下约 10 千米的深度就是大多数生物生存的范围。2学生活动:看图片可以明白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五)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10 分钟)1教师引导:除了阳光外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水分、空气、土壤、空间等) ,不同的圈层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多数生物因为受到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是不能同时到达各个圈层的。2提

8、问:人类的活动是否也受到限制了呢?人除了在岩石圈表层活动外,能否到大气圈或者水圈活动呢?3学生:人类制造飞机、火箭、飞船畅行在大气圈,人类制造船舶、潜艇漫步于水圈。4提问:人类可以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活动,那么人类哪些活动对生物圈有破坏呢?(学生发言)提问:人类有哪些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好的、建设性的?(教师引导)回答:如,地球一小时(节约能源) ,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阻止捕杀鲸鱼和海豚行动,XX 感动中国的杨善洲种树 22 年,绿了荒山白了头发。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XX 年下降4045,森林面积比 XX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

9、林蓄积量比 XX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等等。问:我们身边有没有保护环境的好行为呢?(看到身边同学的好行为)(播放视频:保护地球保护海洋宣传片)过度:据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回望了一眼地球,他看到地球是那么的美丽,像一颗泪滴。5追问:如果我们人类不爱护环境,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比喻恐怕就将成为现实了!要想把泪滴变成珍珠,我们人类该怎样做呢?6课堂活动:我们在行动倡议书背景介绍:(1)广西新闻网曾报道柳州市场查获少量虎纹蛙、眼镜蛇、猪仔狸、竹鼠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动物。 (2)目前在很多高档酒店里鱼翅仍然是很多人争相品尝的美味。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倡议书,题目自拟,字数

10、不限,说理充分,能引起共鸣。表达形式:小组代表发言,课后张贴在班级板报上。【设计意图】学生们很容易偏向从生活现实中找到那些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事例,而对人类积极的保护环境的活动往往视而不见,所以教师有责任要引导学生既看到人类对环境的治理,又不回避问题,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去寻找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办法和策略。如何保护生物圈涉及的话题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从拒食野生动物这样一个具体的行动做起,把对生物圈的保护落到实处。优质课资料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说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3说明生物圈的范围。4

11、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能力目标尝试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二、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范围。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四、教学准备1教师:幻灯片、音乐片段、视频片段。2学生:课前预习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 分钟)1教师:课前我们预习了生态系统的类型,现在老师播放几段歌曲,你猜猜歌曲中唱到了哪个生态系统?(学生抢答,班长记录)歌曲片段:大海呀故乡,赤足走在田埂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森林之歌;崔健摇滚这世界变化快城市生态系;洪湖水浪打浪

12、湖泊生态系。【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让学生抢答,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2教师提问:歌里唱到的这些生态系统都有什么特点呢?比如说(抓住每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特色进行提问)3学生活动:依照预习内容能回答出每年能为地球提供 70%氧气的是海洋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等。(二)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15 分钟)1教师提问:虽然各个生态系统特点分明,但是这些生态系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2学生活动:阅读 P30 资料分析,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教师重点引导:河流蒸发的水分可以飘到森林形成降雨并被森林强大的根

13、系留住生态系统之间有物质循环;河流中的水草等植物和森林中的各种植物还可以被其他动物利用,也可以被人类利用生态系统之间有能量流动。 )3教师进一步提问:假如农田过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污染的只是农田生态生态系统吗?4学生活动:被农田污染的粮食、蔬菜等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同时污染还会造成河流的水质下降甚至变臭,影响河流中的生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食物链,可以展开讨论)生存,污染物随着雨水进一步还会污染海洋,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使整个地球都会受到影响。 (形式: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5得出结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相互影响,也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递物质和能量。6学生活

14、动:阅读 P30 文字部分,学习从多角度阐述问题。【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资料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农田生态系为特例,避免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过于分散。以点盖面,帮助学生通过深思和探讨,形成观点: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紧密联系。为突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做好铺垫。(三)领会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 分钟)1教师引导:就我们之前关于生态系统的学习,加上今天讨论的话题,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不仅每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2教师提问: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孙

15、悟空本领很大,能七十二变,关键时刻都是他战胜妖魔,救出唐僧。但是有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孙悟空再有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想问问大家,如果孙悟空七十二变变出来的是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的话,那你们知道如来佛的手掌心指的是谁吗?3学生活动:经过思考能答出是整个地球。4追问:整个地球都适合生物生存吗?(再次出示第二章起始课的足球和纸对比的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对比吗?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比一张纸还要薄呢!这么薄的一层被我们称作什么呢?5学生回忆出:是生物圈(预习内容) 。因为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突破难点)6教师归纳总结:不管是哪

16、个生态系统,都包括在生物圈内,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另外在生物圈内,生物和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设计意图】用学生们熟悉且十分感兴趣的孙悟空如来佛打比喻,把之前讨论过程中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在头脑中快速建立起空间感,真实感,符合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破本节的难点的同时,也为接下来讨论保护生物圈埋下伏笔。(四)生物圈的范围(5 分钟)1教师引导:生物圈究竟是多厚呢?(出示生物圈范围的图片)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约10 千米的高度,向下约 10 千米的深度就是大多数生物生存的范围。2学生活动:看图片可以明白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五)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10 分钟)1教师引导:除了阳光外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水分、空气、土壤、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