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402809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共2课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细胞的细胞的 生活生活教学设计(共教学设计(共 2 2 课时)课时)名校备课教案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1 课时)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王红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能力目标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的片段: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又擦了一根,仿佛看见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桌子上里摆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也正在冒着香气。火柴又灭了,烤鹅也不见了。最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而死。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同学们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当我们觉得冷,觉得饿得没力气的时候,是身体里缺少了能量,我们需要消耗能量

3、来维持我们的体温和体力。而当吃了足够的食物的时候,除了觉得有力气了,同时也觉得暖和了。可见,食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转化成了热量维持了体温。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归根到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植物以及植物细胞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物质和能量。【设计意图】从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浅出。(二)细胞中的物质1问题探究:请根据下列问题或事实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1)吃西瓜或苹果等水果时,你有什么感觉?(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3)从花生中可提炼出花生油,从大豆中可提炼出大豆油。与学生充分讨论后

4、得出: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糖类(包括淀粉) 、脂类、蛋白质等,此外还有无机盐和核酸等。【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认识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有一个发生在水中的现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演示实验:糖在水中溶解。请学生尝试分析糖在水中溶解消失的原因。结合课件的图片解释溶解的分子机制,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初步形成物质的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3演示实验:燃烧小麦种子,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而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则属

5、于有机物。【设计意图】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为理解有机物中贮存化学能做铺垫。(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请同学思考:这些物质是否进出细胞?物质进出细胞时要通过什么结构?细胞膜是否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呢?2请同学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把萎蔫的青菜放到清水里,会怎样?(2)据测定,某海藻细胞中镁的浓度仅为周围海水中镁浓度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海带中的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的浓度高很多?3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同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初步形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的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四)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6、1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认识能量,我们做个技能训练,你能说出各项中的能量形式吗?电能转变为光能、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动能。2食物中有能量吗?属于哪种形式呢?我们知道,食物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化学能。食物中的化学能是我们观察不到的,食物中到底有没有能量,我们怎样来证明呢?将一粒花生种子点燃,花生种子中含有有机物,点燃后,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释放出来了。由此我们知道食物中的有机物确实储存着能量。3食物中的有机物储存的能量又是怎样转变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呢?说到底,这些有

7、机物是来自于这些生物体内的细胞,答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展示图片,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则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分解,并将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活。绿色植物中多数细胞是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它们释放能量所需的有机物是从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获得的。【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认识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深入浅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六、板书设计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蛋白质、脂质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线粒体、叶绿

8、体是能量转换器名校备课教案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1 课时)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王红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能力目标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卖火

9、柴的小女孩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的片段: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又擦了一根,仿佛看见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桌子上里摆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也正在冒着香气。火柴又灭了,烤鹅也不见了。最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而死。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同学们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当我们觉得冷,觉得饿得没力气的时候,是身体里缺少了能量,我们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我们的体温和体力。而当吃了足够的食物的时候,除了觉得有力气了,同时也觉得暖和了。可见,食物为生命

10、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转化成了热量维持了体温。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归根到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植物以及植物细胞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物质和能量。【设计意图】从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浅出。(二)细胞中的物质1问题探究:请根据下列问题或事实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1)吃西瓜或苹果等水果时,你有什么感觉?(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3)从花生中可提炼出花生油,从大豆中可提炼出大豆油。与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糖类(包括淀粉) 、脂类、蛋白质等,此外还有无机盐和核酸等。【设计意

11、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认识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有一个发生在水中的现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演示实验:糖在水中溶解。请学生尝试分析糖在水中溶解消失的原因。结合课件的图片解释溶解的分子机制,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初步形成物质的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3演示实验:燃烧小麦种子,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而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则属于有机物。【设计意图】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为理解有机物中贮存化学能做铺垫。(三)细胞膜控制物

12、质的进出1请同学思考:这些物质是否进出细胞?物质进出细胞时要通过什么结构?细胞膜是否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呢?2请同学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把萎蔫的青菜放到清水里,会怎样?(2)据测定,某海藻细胞中镁的浓度仅为周围海水中镁浓度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海带中的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的浓度高很多?3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同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初步形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的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四)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1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为了进

13、一步认识能量,我们做个技能训练,你能说出各项中的能量形式吗?电能转变为光能、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动能。2食物中有能量吗?属于哪种形式呢?我们知道,食物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化学能。食物中的化学能是我们观察不到的,食物中到底有没有能量,我们怎样来证明呢?将一粒花生种子点燃,花生种子中含有有机物,点燃后,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释放出来了。由此我们知道食物中的有机物确实储存着能量。3食物中的有机物储存的能量又是怎样转变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呢?说到底,这些有机物是来自于这些生物体内的细胞,答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展示图片,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14、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则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分解,并将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活。绿色植物中多数细胞是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它们释放能量所需的有机物是从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获得的。【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认识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深入浅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六、板书设计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蛋白质、脂质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线粒体、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名校备课教案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1 课时)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王红庚一、教学目标(一

15、)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能力目标运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的片段: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她的一双小手

16、几乎冻僵了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又擦了一根,仿佛看见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桌子上里摆满了苹果和梅子,烤鹅也正在冒着香气。火柴又灭了,烤鹅也不见了。最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而死。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同学们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当我们觉得冷,觉得饿得没力气的时候,是身体里缺少了能量,我们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我们的体温和体力。而当吃了足够的食物的时候,除了觉得有力气了,同时也觉得暖和了。可见,食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转化成了热量维持了体温。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归根到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植物以及植物细胞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物质和能量。【设计意图】从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浅出。(二)细胞中的物质1问题探究:请根据下列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