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398652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b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72018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语文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5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机读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第卷阅读题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

2、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

3、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与环境的和谐。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

4、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 2 -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

5、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美的历程)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3 分)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

6、,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与环境的和谐。B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

7、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C园林打破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B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

8、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 3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床上没有一丝温度,被夜晚的风吹得冰凉

9、。她看看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借着手机屏上微弱的光,环视房间一周,精致的装饰品褪去了白天的招摇,隐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黑乎乎的影子。妈妈又走了,还是没有回来?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妈妈已经很少回家,剩下她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从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了只剩两人的家庭,让房子越变越大,却让温暖越来越少。她想起了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晚上三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软软的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

10、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信用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嘭”她望向门口,是妈妈进了家门。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 “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 “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新款三星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 “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 “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 ”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

11、恋不舍地走出家门。又剩了她一个人。凌晨两点,又剩了她一个人。“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机场的落地钟,时针与分针在下午三点的空气中分离,依依不舍。一排排金属座椅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让人无法直视。她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她又低头看看自己的机票,上面毋庸置疑地印着“墨尔本,下午两点” 。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她想起了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孤独地在校门口等着妈妈的到来,却只看见一双双高跟鞋从看起来很高档的车上下来,从两边走过。她始终寻不到属于妈妈的自行车与老布鞋。正当她灰心想回教室,身后却响起了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

12、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少年时的场景又一次袭来,冰冷的门撞上门框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尽管是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依然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狠狠地扔进垃圾桶。 “两点飞往墨尔本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登机”大厅中传来航班信息,却被她抛在脑后。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生活可以漂泊,可- 4 -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

13、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又剩了她一个人。下午三点,又剩了她一个人。“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家门口超市的表,时针与分针在傍晚四点的空气中告别,清晰可见。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门“咔嗒”一声,开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她靠近妈妈的房间,房间里没有一丝声音。走进去,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远处,是被摔碎的手机

14、。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妈,我不走了。 ”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是走的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的人。她们两个人相拥在一起。(选自当代小说2012 年 10期)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在机场, “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句中“急促”表明母亲生活的忙碌和迟到时内心的着急以及“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B “长大以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明“她”对过

15、去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的怀念。C文章几处环境描写都渲染了温暖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跃然纸上。D文章通过三处精细的场景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生动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代沟的普遍与可怕的主题。5标题“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6文中划线句子“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传达了主人公对于亲情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经历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感悟的理解。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16、小题,小题,12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5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易县立足村情,着重体现了太行民居风情,保留了石碾、栅栏等乡土元素,展现出淳朴、浓郁的乡土风情。同时引导当地群众根据旱地多、有沙性的特点,种植了油葵、速生油菜等经济类花卉景观作物,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拍照。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选自中国财经时报,有删改)材料二:2002 年,江西赣州瑞金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