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395152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官员称2020年拟实现高考不分文理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官员称教育部官员称 20202020 年拟实现高考不分年拟实现高考不分 文理科文理科昨天,教育部继续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XX-2020 年 (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称,虽然经过扩招,但是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是太多,还是太少,所以要将普及率扩大到 40%。针对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透露,2020 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关于高考多次考试拟从英语开始在谈到高考问题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介绍,有的科目多次考试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比如浙江就在通用测试科目上实行一年两试。在高考的必考科目上,张力认为最先具备条件的是英语,可以像四六

2、级考试一样一年多考,拿到相应的证书,高考认可证书的成绩。但是这样做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备的社会监督制度,保证其中公开公正透明,避免出现买卖证书的现象。国家考试试题库将建立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国家考试试题库。张力分析,这样不仅能减少各地开发题目的成本,而且建立了完备的足够大量的试题库后,可以避免在高考复习中押题猜题的应试局面,有利于打造素质教育。目前 16 个省份自主高考的情况,有可能在纲要提出分类考试后有改变。至于本科的分类考试,张力认为前提是学校要得到明确评估,预计近两年很难实行。文理分科考试形式将变张力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惟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为表示改革的决心,

3、张力向记者们承诺:“如果 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 ”他不排除高校在录取选拔时可能存在区分文理的情况局部存在,但是文理分科高考作为大一统的指挥棒的局面有望在 2020 年改变, “那么多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分文理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不等同会考纲要提出,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据介绍,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综合的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准题库中抽取,也可以由社会考试机构来组织。总的宗旨是政府主导、多种形式进行考试设计。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需要自

4、主选拔录取。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他表态高校在校学生不是多而是少有意见称,随着大学大比例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规划纲要中再次扩大高教比例提出质疑。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解释,如今大学在校学生 2979 万,2020 年计划增加到3550 万。这样的数量,对于 13 亿人口的大国,以及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少了。他认为大学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让大学毕业生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去基层。 “从基层反馈的信息来看,认为大学生还是少了。如果毕业生都愿意下基层、去农村、到西部,那还是

5、不够用的。 ”我国 30 年后将成高教强国张大良表示,根据专家的研究,在今后 30 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入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体系里面各层次、各类的高校都有一批走在前面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其中就有一批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他认为在这 30 年的前 10 年时间内,北大、清华等领头的学校可以率先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报记者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继续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XX-2020 年 (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称,虽然经过扩招,但是我国大学

6、生的数量不是太多,还是太少,所以要将普及率扩大到 40%。针对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透露,2020 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关于高考多次考试拟从英语开始在谈到高考问题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介绍,有的科目多次考试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比如浙江就在通用测试科目上实行一年两试。在高考的必考科目上,张力认为最先具备条件的是英语,可以像四六级考试一样一年多考,拿到相应的证书,高考认可证书的成绩。但是这样做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备的社会监督制度,保证其中公开公正透明,避免出现买卖证书的现象。国家考试试题库将建立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国家考试试题库。张力分析,这样不仅能减少各地开发题目

7、的成本,而且建立了完备的足够大量的试题库后,可以避免在高考复习中押题猜题的应试局面,有利于打造素质教育。目前 16 个省份自主高考的情况,有可能在纲要提出分类考试后有改变。至于本科的分类考试,张力认为前提是学校要得到明确评估,预计近两年很难实行。文理分科考试形式将变张力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惟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为表示改革的决心,张力向记者们承诺:“如果 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 ”他不排除高校在录取选拔时可能存在区分文理的情况局部存在,但是文理分科高考作为大一统的指挥棒的局面有望在 2020 年改变, “那么多国家,没有像中国

8、这样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分文理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不等同会考纲要提出,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据介绍,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综合的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准题库中抽取,也可以由社会考试机构来组织。总的宗旨是政府主导、多种形式进行考试设计。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需要自主选拔录取。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他表态高校在校学生不是多而是少有意见称,随着大学大比例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规划纲要中再次扩大高教比例提出质疑。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解释,如今大

9、学在校学生 2979 万,2020 年计划增加到3550 万。这样的数量,对于 13 亿人口的大国,以及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少了。他认为大学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让大学毕业生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去基层。 “从基层反馈的信息来看,认为大学生还是少了。如果毕业生都愿意下基层、去农村、到西部,那还是不够用的。 ”我国 30 年后将成高教强国张大良表示,根据专家的研究,在今后 30 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入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体系里面各层次、各类的

10、高校都有一批走在前面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其中就有一批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他认为在这 30 年的前 10 年时间内,北大、清华等领头的学校可以率先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报记者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继续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XX-2020 年 (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称,虽然经过扩招,但是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是太多,还是太少,所以要将普及率扩大到 40%。针对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透露,2020 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关于高考多次考试拟从英语开始在谈到高考问题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介绍,有的科目

11、多次考试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比如浙江就在通用测试科目上实行一年两试。在高考的必考科目上,张力认为最先具备条件的是英语,可以像四六级考试一样一年多考,拿到相应的证书,高考认可证书的成绩。但是这样做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备的社会监督制度,保证其中公开公正透明,避免出现买卖证书的现象。国家考试试题库将建立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国家考试试题库。张力分析,这样不仅能减少各地开发题目的成本,而且建立了完备的足够大量的试题库后,可以避免在高考复习中押题猜题的应试局面,有利于打造素质教育。目前 16 个省份自主高考的情况,有可能在纲要提出分类考试后有改变。至于本科的分类考试,张力认为前提是学校要得到明确评估,预计近两年

12、很难实行。文理分科考试形式将变张力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惟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为表示改革的决心,张力向记者们承诺:“如果 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 ”他不排除高校在录取选拔时可能存在区分文理的情况局部存在,但是文理分科高考作为大一统的指挥棒的局面有望在 2020 年改变, “那么多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分文理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不等同会考纲要提出,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据介绍,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综合的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

13、准题库中抽取,也可以由社会考试机构来组织。总的宗旨是政府主导、多种形式进行考试设计。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需要自主选拔录取。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他表态高校在校学生不是多而是少有意见称,随着大学大比例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规划纲要中再次扩大高教比例提出质疑。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解释,如今大学在校学生 2979 万,2020 年计划增加到3550 万。这样的数量,对于 13 亿人口的大国,以及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少了。他认为大学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让大学毕业生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去基层。 “从基层反馈的信息来看,认为大学生还是少了。如果毕业生都愿意下基层、去农村、到西部,那还是不够用的。 ”我国 30 年后将成高教强国张大良表示,根据专家的研究,在今后 30 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入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体系里面各层次、各类的高校都有一批走在前面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其中就有一批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他认为在这 30 年的前 10 年时间内,北大、清华等领头的学校可以率先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报记者周逸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