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

上传人:luoxia****01820 文档编号:4939185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思路实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分组实验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过程。结 合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新理念,我们提出了“小组实验”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分组 实验思路,又包含最新学习方式。让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实验具有有效性,也成为教师 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实验的有效与否,常常为实验结果成功与否所遮蔽,而只有从 实验过程与结果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判断,才能发现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真实含义。从教学 经验的角度来看,分析这些影响小组实验效果的情形并进行针对性改变,是提高小组实验 有效性的思路。 小组实验的低效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组实验缘何低效?这是教师倍感苦恼的

2、问题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动手 的过程也是认真的,但实验效果就是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只基 于这样的感觉,去寻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提升措施,可能本身就是低效的,原因在于这种 感觉还比较粗放,还没有真正涉及到对实验效果的判断。 以“简单电路”中的一个实验为例,该实验要求学生“尝试用 1 个小灯泡、1 个小灯座、 2 根导线、1 个电池盒和 1 节电池组成电路”。实验过程中,常常是学生起初很高兴,但是 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这种表面的兴趣马上就会消失,因此,相当多的小组最终并不能体 验到成功的乐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实验都是低效的。但这样的低效现象总结还是 不够,笔者经过进一

3、步梳理,观察出这样的几个教学现象:即使一次性成功的小组,也是 具有高度的偶然性,因此他们高兴的背后并不意味着高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 (如灯泡旋转不紧导致接触不良、导线连接时插头接触不良甚至有的小组是连接橡胶等) 时的表现,大多不能有系统的思路解决问题,往往是手足无措或胡乱猜测原因;不能从实 验原理处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并以此作为判断电路故障的思路。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包含的却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科 学知识建构过程,包含着学生遇到实验故障时,思路是否清晰的问题。只有这一过程与相 关的问题得到了学生清晰的思考与解决,我们才能认为这样的实验是高效的。否则,哪怕 是每个

4、小组都是一下子让灯泡发光,也不能说是高效的。这就意味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 尽管课程标准只强调科学的“启蒙”,但这种启蒙并不是说忽视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说要忽 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清晰思路。 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帮学生理清实验的思路 实验需要清晰的思路;没有清晰思路的实验,只能是盲人骑 瞎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果学生形成不好习惯,就会极大地对学生后面的科学知识 的学习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上面所举的让小灯泡发光的小组实验中,学生动手实验之 前,笔者让学生花了 10 分钟时间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个人自主思考并构建想象表 象“如果现在让我在做实验,我应该每一步做些什么?”这一步不是真的“做”而是

5、先“想” (即构思实验) 。二是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实验 操作的步骤,而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这一要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紧紧锁定在实验本身, 从而使肤浅的兴趣在此环节中被淡化。这样,实验的有效性就有了基础。 帮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 合作的意识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合作不是合作“操作”,而是合作“思考”尤其是遇到故障时的思考。在此实验中,笔者故意o 部分小组设置了一些小障碍。比如说,准备的是中间断开但表面看不出的导线,然后,在实验中出 现故障之时观察该小组同学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进行观察,而学生的合作一旦不 理想,教师即时介入进行指导让不同的学生判断不同

6、的可能,并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培养学生合作进而促进小组实验高效的极好途 径。 帮学生建立整体的理解 实验需要整体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实验之后能够从头到尾地 表述实验。这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临门一脚”。在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中,学生实验之后, 笔者让学生描述两个内容:一是指向实验成功的描述;二是指向实验故障的描述。前者要 求学生在表述的时候,准确地说出实验的目的与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后者要求学生在表述 的时候,说说自己遇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让学生“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就是将 原本隶属于动作技能的实验过程用言语知识表达出来,这既是将实验过程进一步清晰化的

7、过程,也是小组实验高效的保证。 小组实验的有效性 在探究提升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过程中,笔者仔细地从实验设计、教师的实验指导与 学生的实验过程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判断与比较,最终发现要想提升小组实验的有效性,关 键还是决定于学生。 得出这一判断,并不是说要将小组实验有效性的责任推给学生,而是提醒教师只有 将所有的努力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小组实验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如上面的实验中,实 验的目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通过合作让小灯泡亮起来”, 这是一种通俗的表达,也是一种面向学生的表达,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有限” 指导者笔者通常只提供思路或者只点拨思路,而极少提供具体的问题解决办法,这还 是将问题解决的重心放到了学生身上,因此即使学生遇到问题,也会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 意识,而这就是实验高效的最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欣桐.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2(1): 39-39. 2朱胜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 7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