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56487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word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第 1111 课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教教 案案(一)教学重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 二 天朝田亩制度(二)教学难点 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三)知识结构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根本原因: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a.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缴涨。 b.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直接原因: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

2、乘机搜刮百姓。 导火线: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易错点】导致太平天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兴起/前期斗争 金田起义 a.时间:1851 年。 b.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c.概况: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洪秀全称“天王” 。 永安建制 a.概况:占领永安后,洪秀全整顿建制,分封诸王。 b.意义: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 a.背景:1852 年春,天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 迅速壮大。 b.概况: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3、 c.意义: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易错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易错点】初步建立政权和正式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时是初步建立了政权,而定都天京则 是正式建立了政权,两者是有区别的,遇到问题时要看问的是哪一个,问的是初步,还是 正式。 3.全盛 北伐 a.进攻: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b.失败: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c.意义:北伐军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结】北伐失败的原因

4、1.主观方面:太平天国战略失误,推翻清政府是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但太平天国领导对 此重视不够,派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2.客观方面:京津地区,清军重兵防守,在军事力量上大大超过北伐的太平军。 3.环境方面:北方严寒,自然条件恶劣,江南战士不适应。 【易错点】北伐军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 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易错点】北伐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北伐军到达的最北边是哪?根据 P55 图可以看出是 静海,而没有到达天津或北京,只是因为已经离天津很近了,所以使得天津和北京的一些 官僚、地主举家搬迁。 西征 a.概况:西征军边疆夺取安徽、湖北

5、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 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b.意义: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例题: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C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 平等平均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颁布时间:1853 年冬。 2.主要目的: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3.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4.产品分配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

6、归上主” 。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远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评价 性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易错点】 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调动了农民的革 命积极性。 【总结】 天朝田亩制度是不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这里要从两方面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因为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平均分配 土地,满足了农民的一些愿望,所以它实际上调动了

7、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希望这个政 权能够维持并长久下去,所以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很高。但又因为它在产品分配方面主张留 足口粮后其余要全部归“圣库” ,又损害了农民的小农阶级的属性,即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所以, 天朝田亩制度调动的是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并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易错点】 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易错点】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的性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例题: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太平天国的

8、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原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 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 概况:1856 年秋,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日辉又被处死。接着,石达开因受洪秀 全犯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 影响 a.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b.后来,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 2.重振国威/振兴努力 军事上:暂时稳定了天国局势。 a.洪秀全提拔了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

9、 b.1858 年,陈玉成、李秀成全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c.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政治上: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3.资政新篇 提出:1859 年,洪仁玕提出。 内容 a.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 a.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b.局限性: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易错点】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首要目的是: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易错点】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易错点】 资政新篇没有施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

10、社会条件。 【问题】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原因 1.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9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已开始解体,但是,速度异常缓慢,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社会条件,中国并不具备。 2.客观条件:环境紧张,无暇顾及。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一直对太平天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军事斗争形势异常紧张, 太平天国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建设国家,这是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客观原因。 3.直接原因:没有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 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将

11、士的拥护, 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积极作用。这是其未能实现的又一重要原因。 4.天京陷落 背景 a.1860 年,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又攻破清军驻扎江南的大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b. 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 c.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安庆,天京推动屏障。随后,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 1864 年,洪秀全病逝。 陷落:1864 年,太平军将士同围攻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天京陷落,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了。 评价 a.沉重打击了清政

12、府和外国侵略者。 b.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易错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1856 年天京变乱。 【易错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易错点】太平天国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封建制 度衰落与崩溃。 【易错点】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反封建的同时又反 侵略。 【易错点】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新特点,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 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例题:1844 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 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13、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1853 年,定都天 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D ) 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 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 例题: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C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例题: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 ) A缺乏科学

14、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 底革命精神 例题: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 因是( C )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例题: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B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例题: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是因为它 ( C )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

15、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新特点是指以前农民起义没有的特点,如果以前有,就不能称之为新。而涉及到太平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包括新功绩)主要是指外国侵略者或者与西方列强有关的。因为以前 的农民起义绝对不会遇到外国侵略者并与其发生政治、经济、思想或者军事接触与冲突的。 所以,只要涉及到太平天国与外国侵略者或者是与西方发生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军事 接触或者冲突,都称为新特点。 1.背景不同:以往农民起义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除了阶 级矛盾激化以外,还受到外国侵略的影响。 2.发动形式不同:过去农民起义也有利用宗教发动的,但都是中国自身的宗教,太平天国 利用的是外来宗教。 3.思想不同:太平天国的领袖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真理,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超载了农民阶级局限性。 4.情况不同:太平天国与外国人交往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