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54703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水文灾害》word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学习目标】 1、了解洪水类型的分布差异,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形成、危害及发生机制 2、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3、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及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知识分解知识分解】一、洪水灾害1 、分布特点:_多,_少;_多,_少; _多,_少;_ 多,_少;2、 洪水灾害:_、_、_三种类型。其中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 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3、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区是_地区,这里导致洪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_【自主评估自主评估】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

2、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据此回答 1-2 题。1.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夏秋季多,冬季少A、 B、 C、 D、2.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 【知识分解知识分解】 二、风暴潮灾害 1、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_2、我国风暴潮灾害广泛发生在_3、我国风暴潮主要有:_,主要分布在_,主要发生在_月,以_月 和_月最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_季和_季

3、【自主评估自主评估】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回答 3-6 题。3.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 温带气旋 极地大陆气团 冷暖空气交互景影响形成的锋面 极地高压A. B. C. D.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5.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

4、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6.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知识分解知识分解】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1、 分布:_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_、_、_受灾 尤为频繁2、长江洪水多发区:我国第一大河是_,自西向东横贯_盆地、_平原、 _平原、_原、_平原和_等平原低地3、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有_和_。这里人口_,工农业 _,城市_,水文灾害灾情严重【自主评估自主评估】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 79 题7、从图中看,长江流域 19501990 年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

5、两次是:( ) A、1954 年、1999 年 B、1989 年、1999 年 C、1954 年、1983 年D、1967 年、1971 年8、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9、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 A、 B、 C、 D、15、长江流域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有: 台风 风暴潮 寒潮 地震 A、 B、 C、 D、【课堂探究】 探究一: 我国风暴潮灾害有何特点?对海洋环境有何破坏?如何预防?中

6、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剖析:我国海岸线漫长,从南到北都有发生风暴潮灾害的可能。我国风暴潮具有以下特点:从时间上看,我国风暴潮一年四季皆可发生,特别是台风季节长,次数频繁,强度 和影响范围大,台风风暴潮也最盛。夏秋两季风台风风暴潮可遍及整个中国沿岸,冬春两 季受寒潮大风、冷空气及气旋活动的影响,在渤海、黄海沿岸也常发生较强的风暴潮。 从频率来看,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次数最多。 从强度看,我国风暴潮的高度最大。 从规律性看,我国风暴潮极其复杂。 风暴潮对海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对沿岸设施的破坏,沿岸蚀退作用加剧,沿岸生 态系统的破坏

7、,海水入侵。 风暴潮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海洋灾害,加强防灾减灾已成迫切之势。具体对策有:工程 措施(海堤修建与维护) ,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防系统建设、海岸带综合管理、科 学编制防潮规划) 。例题 1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下图中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简析两海域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8、。2007 年 3 月 3-5 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乙图中海湾出现了 38 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大主要原因。解析:第题,海域为墨西哥湾,该地位于热带,风暴潮的类型为台风(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域为我国的渤海湾,纬度较高,形成的风暴潮动力为温带气旋,类型为温带风暴潮,发生的季节为冬春季节。第题,根据风暴潮的成因为剧烈的大气扰动,结合该地风暴潮发生的时间推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此时冬季风强盛,二是元宵节前后,日、地、月大概在同一直线上,天体的引潮力大,形成天文大潮。二者的叠加加剧了潮势。答案: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台

9、风(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南下的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升华训练升华训练 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有众多港口 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沿岸为泥质沙滩 人口密集 盐 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海防林密集A. B. C. D. 解析: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我国东部海岸地带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有众多港口,这是造成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海防林密集有利于减轻风暴潮的

10、 危害。 答案:D 探究二 :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防洪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剖析: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是暴雨、洪涝的多发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还经常受到风暴潮的危害。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长江流经的大部分是气候湿润的地区,水 源补给丰富。长江水系的特点是流域面积广,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异常的气候。在 一般的年份,随着雨带的推移,长江南北干支流和上游的雨季、来洪时间错开,使干流不 会再短时间内出现特大洪峰。但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遍降暴雨,南北支流和上游同时来水, 多股洪流叠加在一起,势必出现特大洪水。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由 于过度砍伐

11、树木,陡坡开荒,植被的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这一现象的后果一方面 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使河流的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 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从而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集中,工业、商业贸易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 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人类的合理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其主要措施有:生物措施, 在干支流广大地区植树种草,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措 施,在各支流上兴建水库;干流上建设葛洲坝、三峡大型水利工程;加强中下游提防建设, 分蓄洪区建设;荆江

12、河段裁弯取之和洞庭湖的综合治理。管理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有 关防洪政策、法规、法令,建立防洪基金会,防洪保险制度;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健 全预警预 报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例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8 年 6 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这是长江继 1954 年以来又一次全流 域性大洪水,受灾面积 3.18 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达 1700 多亿元。 材料二 据有关部门报告,1998 年长江的降水量小于 1954 年,但中下游水位却普遍高于 1954 年。 材料三 大灾之后,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荒行为,采取严厉 措施抢救和保

13、护森林资源,同时国家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阅读材料一,从气候因素分析 1998 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 阅读材料二,分析长江中下游水位普遍高于 1954 年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三,结合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你认为可分别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洪涝 灾害。 解析:本题必须熟练运用有关基础知识,对区域地理比较熟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第题 应从分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入手。第题可以从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破 坏入手。第题须运用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发散思维。该题应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出 措施,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出有见解的看法。 答案:1998 年,由于西

14、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长时间稳定在 20N-25N 之间,使锋面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带长时间停留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长江流域降水时间长、雨量大,从而引发全流域的洪 涝灾害。 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上游乱砍乱伐,使森林覆盖率降低,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大量的 泥沙涌入长江,使中下游河床抬高,部分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围湖 造田,使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这些都使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水位上升,加剧了险情和灾 情。 上游:从水文特征看,这一段多峡谷,水流急。因此,一方面可修建水库调节水量的变 化,一方面要保护水源林,严禁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中游:从水文特征看,这一段 水量大,水流平缓,多湖泊,多支流,河道曲折,因此,从工程措施上看可采取加固大堤、 裁弯取之,在支流上修建水库等措施;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注意各支流上游的森林保护, 禁止围湖造田。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