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52048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word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案战国形势: 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他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中,秦国 实力最强大,他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企图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国是当时还有 点实力的国家,秦国一时很难吞并,便使用了讹诈的手段掠夺他的土地和财物,本文就着 重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合作,与强大的秦国抗争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2)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 3)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教学重点、

2、难点 1)写作技巧、波澜、刻画、悬念、虚实,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 特 征,在古文中分析体会,为写人物小传铺垫。 2)巩固已有的词类活用知识,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 翻译准确活用的词。 3)掌握虚词用法:耳、乃,者、所、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关于司马迁和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1、司马迁: 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他的父亲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 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20 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 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公元前 98 年, 李陵兵败投

3、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腐刑。他是 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或者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 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 3000 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 体裁,共 130 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 ,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体裁: 本纪: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记载了帝王及其历史活动。 | 世家: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记载了诸侯王和汉初开国公臣的历史活动。 列传: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裁,

4、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 书、表(略) (二)关于本文背景的介绍。 一、合纵连横: 品茗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 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 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 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 二、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 283 年)距秦灭六国前 220 年差 63 年。此时,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

5、强大。于前 312 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又于前 299 年拘 囚楚怀王。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品茗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 ,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 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 “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 (合纵连横以公孙衍、 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 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 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 356 和前 350 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 衡而斗诸侯。 ” 秦国变法以

6、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 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 283 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 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仅以蚕食瓦解,本 文写秦赵的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斗争过程,赵国挫败秦国,只因有此背景。当时的赵国 尚有相当大的实力,兼以廉蔺以国为重,文武相济,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 导入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 “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他曾想过死,但 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

7、,或轻于鸿毛” ,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 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 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 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 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 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三)结构概要: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

8、,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 颇后又有传。 1. 完璧归赵品茗 2. 渑池相会 3. 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边解决文言知识边理解课文 一、分析理解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身份 既是对两个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传文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 垫,介绍廉颇,突出他的武功,突出他的“以勇气闻于诸侯” 。秦求赵璧,秦赵渑池会,秦 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用强,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 铺垫。 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 反衬: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 二、解决文言知识。 三、分析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9、 第二部分:是主干,写三个故事。 1. 完璧归赵 秦以城易璧,矛盾突起;赵王君臣谋议,予,不予,两难,就显出两国的实力悬殊, 秦的贪暴的面目立见。解决这样的困难非易事,欲扬先抑。为蔺相如的出现蓄势,情节陡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然紧张起来。 宦者令缪贤说的一件往事,借人物的话,体现了蔺相如的性格,见识卓越,胆量超人, 插叙从一个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烘托、铺垫。 赵王召见蔺相如,对赵王问。表明蔺相如对秦赵形势早就成竹在胸,对秦国的阴谋也 看得明白,并指出予璧,弗予的利害。当赵王问“谁可使者”时,相如表示愿往使秦,因 为他有非凡

10、的见识,所以也有大勇。并对此表示决心完璧归赵,从他的坚定的口气和条理 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相如具有忠于赵国的思想,还具有大智大勇,于是博得了赵王的倚重。 “于是” “遂” ,这些词语正体现了赵王的对他的信任。 虽然有了这些先决条件,但捧一璧西入虎狼之秦,乃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搏斗,相如只 能凭着自身的才智勇气和赵秦国力的对比,抓住有利形势。叙事至此,情节为之又一紧, 悬念,吉凶未卜。 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对待赵使者蔺相如非常轻慢,又无意交出偿城,相如激于责任感: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一 席话震动天地。持璧欲击柱,怒发上冲冠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相如大

11、义凛然不可犯的气概, 迫使秦王让步,答应斋戒设九宾大礼受璧。相如初胜,即先发制人掌握主动,先派人归璧 于赵,然后在殿上慷慨陈辞,理直气壮申明归璧于赵的理由:先从历史上看秦君不守信用, 再以秦赵形势强弱对比表明秦可能欺赵,赵决不敢欺秦,暗示造成这样的后果其曲在秦。 最后指出自己宁死不负赵,气势夺人,迫使秦王十分被动,秦王虽怒,但不愿以一璧之故 而断绝秦赵之欢,即使当时杀相如,在外交上已经输掉了一筹。实际上是秦国尚不能对赵 采取太强的军事行动,所以只好毕礼归之赵。正是相如出使前就料定的,这也是赵国有足 能对抗秦国的军事力量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作外交斗争的后盾,秦廷抗辞才能胜利。 虽不正写廉,从侧面

12、暗写一笔廉颇,应开头。 这里突出了相如的智勇和爱国精神,能言善辩、善于把握时机,同时也暗写廉颇的军 事才能和勇气。虚实明暗相映衬,情节上环环紧扣,越来越紧迫的气势。 四、解决文言知识。 五、布置作业 : 复习预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分析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2、渑池之会 此事已完,其影响未完。秦志不逞,故攻赵,更显示出各国矛盾斗争的复杂性,也是 为人物设置了新的难题,引出了渑池会。会前,廉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年秦王与楚 怀王相会于秦,设伏兵截其归路,楚怀王被拘,走赵,赵不留,又被秦囚禁至死。所以秦 一向以此为圈套,颠覆别国,赵君臣对此深感忧虑。廉颇与王诀体

13、现了思虑深远,语虽少, 意却深,体现了他重国事,有勇有谋的性格,从而突出了随赵王前行的相如责任重大,任 务艰巨。渑池会上,秦王负强欺赵,欲对赵王施无礼。相如挺身而出,针锋相对,以其人 之道治其人之身,秦王不从,相如欲以死相拼,震慑了秦王,使秦不能加胜于赵,赵盛设 兵,秦不敢动,又一次体现了廉颇的作用。外交上的胜利全仗相如之勇气,廉蔺相互配合, 保全了赵国的尊严,又使秦受挫,这里繁笔写蔺,简笔写廉,相映相生,突出了两个人物。二、解决文言知识。 3、将相和 相如拜为上卿,似是矛盾已告一段落,而新的矛盾又起,渑池会是秦赵矛盾,相如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

14、教育资源站 http:/ 此中建立功勋,而又成为赵国将相不和的引线。廉颇居功自傲,轻视出身平民,低贱的相 如(春秋战国时的各诸侯国正是不重出身地位而任人唯贤,使士的才干得以施展,才使国 家保全。战国纷争给了士发挥作用的机会)而相如却一再忍让,经由门客传言,终于使廉 颇领悟到相如不欲与廉将军争列并非是惧怕羞愧,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是相如 忍让的原因,体现了相如的以大局为重,不计小嫌的大度,终于,廉颇亲自负荆请罪于蔺 相如门,表现了廉颇虽执著名位之争,却性格直爽豪放,知过能改,忠于国家的高尚品质。 这一故事点出了蔺相如廉颇之所以能够献忠尚义,就在于以国家为重的忠义之心。前两事 全突出了廉蔺

15、配合文武相济才使赵不败,是突出了合作的重要。 三、解决文言知识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写作借鉴和阅读体会:品茗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 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 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1. 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 故事以秦赵蔺廉这 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内外两者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

16、,这样结构文章清 晰而有力量。 2. 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 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 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 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 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好会, 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叙事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围绕矛盾 冲突组织材料。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 其方方面面的性格。蔺相如的智、勇、忠义是一成不变的,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3. 选材的精当 写人物要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