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349860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 20182018 年春半期考试年春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第卷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3232 小题,每道题小题,每道题 1.51.5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 )1.西周时期,许多彝族(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值,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C.血缘

2、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2.王国维指出: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3近年来,随着甄嬛传 琅琊榜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家国一体 B嫡庶有别 C宗族制度 D君权至上4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

3、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 .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5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纠正百官之罪恶” 。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 “纠察朝仪” “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A司法性质 B分割相权 C职广位重 D抑制腐败来源:Z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C.定法应该清楚,使

4、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24.战国时期,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 ,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 。这说明A.儒家缺乏精神追求 B.儒家具有人文理念C.儒家要求实行“仁政” D.儒家主张天人和谐25. 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们拥护 B.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C.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士人拥护 D.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26. 先秦有思想家提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根据材料判断,该思想家认为造成

5、当时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 A.倡导“为政以德” B.未以“道”治国 C.推行“法无不为” D.主张“人性本恶”27.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28. “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 记载, “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

6、影响比较大 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29. 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 ,直接探求圣人“本意” 、经典“本义” ,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这反映出宋儒A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30.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 。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

7、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31.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 ”这说明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32图 6 为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局部图。这批简牍写于秦统一前后,内容多为当时施行的法律,书体主要为秦隶。该简牍说明当时A政局动荡影响文字统一 B文字书写出现简化趋势C隶书成为法定通用书体 D法律文书使用独立书体 来源

8、来源:Zxxk.Com:Zxxk.Com 第第 IIII 卷卷 材料题材料题33 (25 分)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 12 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 86 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 128 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 。 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

9、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 。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 ,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 。阳明镇守南赣三年, “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完成下列要求:(1) 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6 分)分析

10、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4 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6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 分)(3) 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2 分)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3 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被误解的一个伟大朝代。多少年来,历史书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所描述的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本人由于考试需要去查看一些历史文献时发现,宋朝,这个朝代被我们严重的误

11、解了很多很多年。宋朝,绝对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而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也许有人会讲:大唐帝国才是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但是,大宋王朝与大唐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历史的误解导致大宋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最令人痛心的充满枯涩记忆与回味的王朝!请就材料中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被误解的一个伟大朝代”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12 分)请考生在第 35、36、3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35.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反思。阅读材料材

12、料一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 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汩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 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中国近代史料选辑材料二 康有为指出,变政的核心就是实行君与民分享权力,君权与民权并存共荣的“君 民共主”制。他从儒家思想中为民主寻根,并以西方思想化入其中,指出民主思想并非西方所独有,在儒家大同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其依据,即所谓“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追根溯

13、源,君民共主制甚至起源于中国。康有为说:“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不但“进贤杀人”等大疑大事要谋及庶人卿士,有关国命存亡的战争,迁都等等要政,更要“待于国人之皆可”。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祈思想家的新民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中、法历史的描述是否符合事实,分析他作此描述的原因。(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实行改良的原因。(10 分)36. (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整个 1949 年,尽管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但由于中国忙于准备解放台湾,苏联又不想在朝鲜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故

14、中苏双方均不主张在朝鲜采取军事行动。毛泽东访苏期间,由于苏联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双方在是否签订一个新的条约问题上分歧较大。最终,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谈判,新的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国在 1945 年失去的大部分东西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收回,而苏联曾经实现的远东战略目标至迟到 1952 年底将不复存在。就在斯大林与毛泽东谈判中苏奈约期间,苏联改变了对朝鲜半岛的政策。金日成在 1950 年 4 月从莫斯科回国后秘密访问北京,其目的是向中国“通报他们以武力统一国家的意图和在莫斯科会谈此问题的结果” 。直到这时,斯大林才第一次向中国领导人表明,苏联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

15、就不便再提出反对意见了。据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谈判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谈判产生的影响。 (9 分)3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917 年,王国维接连发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殷周制度论三作,运用“二重证据法” ,以新出土的甲骨卜辞与纸上的旧材料参照对证,不但证实了史记关于殷商世系的记载大致无误,而且发现山海经 莲辞天问等古籍中的神话传说,也非全属荒诞,而是有相当的史实为依据,由此开出一条“古史新证”的路子来。同一年,胡适由美国留学归采,初登北京大学讲坛,讲授“中国哲学史” 。胡适在北大, “丢开唐虞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