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348547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陶弘景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的思 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 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 “山中宰相”。“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解 题作 者 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感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 弘 景 从课文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

2、耸入云端,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晓雾将将歇,猿鸟乱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 消散的时候,传来猿 猴、鸟儿此起彼伏的 鸣叫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 阳将要 落山的 时候, 潜游在 水中的 鱼儿争 相跳出 水面 。 这么美的图景,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24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 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 ”“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 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 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

3、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 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 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 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余秋雨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 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 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 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 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自豪)之感。山川之美,古今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 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课堂小结:古来共谈山川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4、壁,五色交辉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静景)(动景)美自康乐以来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仰视)(俯视)(平视远近)总 领写 景抒 怀意境美色彩搭配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感官交互之美语言美结构美言简意赅,字字玑珠四字为主,句式整齐句句含景,画面优美 总分总的结构。开篇一句总领全文, 以“美”点明文章中心;中间部分具体 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全文 。这样首尾呼应,叙议结合,浑然天 成。表达了作者 沉醉山水的 愉悦之情和 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 得意之感。我 来 欣 赏 美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

5、恶水, 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苏 轼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人。其诗、词、赋、 散文、书法和绘画均成就 极高,是文艺史上罕见的 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诗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词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书法为宋 四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

6、/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 横,盖竹柏影也。”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 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积水空明”四 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 丽的竹柏倒影。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 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 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 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 无尘俗的胸襟。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竹柏影 皎洁、 空灵、 清丽、 淡雅 庭院中(的

7、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那竹子和 柏树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 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 的深刻含义? (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 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横加“讪 谤朝政”的罪名,苏轼因此下狱,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这是一个有职无权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的闲差,于是他 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 ,游乐游乐 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 抒发郁闷心情。抒发郁闷心情。两层意思: 指具有闲情

8、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实 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自豪:月色处处有,唯有 情趣高雅之人才能欣赏(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 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 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 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 了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通达乐观闲小结:苏轼遭遇“文字狱”,被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 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 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 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 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 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 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 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 结尾句看似多余

9、,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 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 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 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 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 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 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 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 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 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 本句话是抒怀。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 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 令人回味不已。确实做到了文短而意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关于“月亮”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 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唐 张九龄)“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