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348411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产生与发展(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人类进步阶梯上的两大创造和工具: 一是文字,另一个就是城市。刘易斯.芒福德 参考书目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美】刘易斯.芒福德 明日之城Peter Hall 第一节 城市发展历史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 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 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刘易斯芒福 德西方部分(一)城市的形成 1.永久性聚落的出现 2.墓地与圣祠 3.岩洞 4.驯化动植物的村庄形成一、城市的起源与形成(二)城市形成时间:BC 3000年地点: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条件:技术的进步人类组织的复杂化集体迷信思想和活动的日常化古朴民风民俗的变化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

2、殊 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 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 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 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 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 累起来的社会遗产。文字记载一类的发明 创造,如图书馆、档案保存处、学校、大 学等等,就属于城市最典型和最古老的成 就之一。二、先古时期的城市1.产生于平原地区古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乌尔城、底比斯城、太阳城、尼尼微、巴比伦城2.表现:建成区和人口扩大城墙封围的城堡,四周有一个或者数个 聚居区城市的范围没有突破步行可达的和听觉 所及的范围3.城市的本质 城市功能发展创造力的垄断文化的

3、渗透城市的劳动分工贫富分化城市戏剧三、古希腊时期的城市1.城邦的出现雅典 斯巴达 2.城市的重要机构l 公共“火场”l 贵族议会或居民代表大会 3.城市特征统一性内部开放性与大自然呈平衡状自觉地控制城市的发展 三、古罗马城市1.罗马的形成与发展 2.城市特征:l轴线布局l大型公共建筑 广场、剧院、竞技场、浴 室l街道l水道四、中世纪欧洲城市1.中世纪城市的发展背景 2.城市特征 不规律的道路系统 公共区十分复杂 城市地位特殊 城市建筑风格发生巨大改变五、巴洛克时期的城市1.宫廷对城市的影响u 社会u 家庭 2.城市规划开始产生 3.大都市的建造巴黎 伦敦 华盛顿九、19世纪的工业城市1.人口、

4、工业大量集中 2.工厂、铁路、贫民窟组成的工业城市 3.恶劣的住房和居住环境 4.郊区化 5.城市规划十、现代城市1.人类主要聚居区。 2.现代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区。 3.地域结构由集中趋向分散,由单一变为多 中心。 4.现代世界城市体系构成。城市形成原因与标志一、城市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手工业和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集聚经济 2.社会历史条件战争、对自然界认识的变化、私有制二、城市形成的标志 1.区域范围内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聚落的形成。 2.军事防御能力加强的聚落出现。 3.国家和文明形成。 4.人口聚集数量及密度大于乡村。 5.人口构成有别于乡村。 6.财富集聚与消费中心。 7

5、.大型聚落和建筑物出现。 8.金属器物的出现。 9.文字的发明和科学的形成。 10.市场和贸易的形成。中国古代部分一、中国古代城市简介1. 先秦时期 夏中国古代城市始于夏; 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春秋战国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先秦城市的演变可分为三个互相继承但又 各具特色的发展时期,即肇始期、确立期和转 型期。 第一阶段 肇始期 1时间:约相当于仰韶后期到龙山时代阶段,即 距今5500年4000年之间的铜石并用时代。 2社会特征:万邦林立的初期国家阶段。 3城市诞生萌芽。第二阶段 确立期 1时间: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2社会特征:共主支配下的广域王权国家。青铜时代 。

6、3城市类型:王朝都城;方国城;周边邦国部族城。 4城市特征: 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 著特色。 城垣的有无尚未形成定制 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盘龙城安阳殷墟第三阶段 转型期 1时间: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年前221年) 2社会特征: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 社会经济长足进步。 3城市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促进 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功能与性质的 巨大转变。这种变革可归纳为大规模的筑 城运动和城郭布局的形成两大方面。 筑城运动:两种形式 城郭之构:城郭相连的两城制形式2.秦咸阳 1)定都咸阳的原因 政治:从秦孝公起,经秦国七代国君长达144

7、年(公元前350 年前206年)的经营。是政治上的大本营。 军事:咸阳地处渭水流域,北依九崤山,南屏终南山,有“ 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条件。 经济:咸阳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整除载沣河、渭水交 汇地点以西的三角地,土地肥沃,农产丰富。 交通:咸阳是南北大道要冲,由渭北的一条古道,东出可通 晋关(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岸),过黄河经蒲坂(今山西运 城西南蒲州镇),直抵魏国;古道至渭南向东至崤函关隘( 今河南灵宝县西南),可逐鹿中原。同时,由咸阳出发,沿 渭水至黄河,水路交通方便。 历史:咸阳距离西周都城镐京近,又曾是周封国毕邑的所在 地,人口集中,经济开发较早。2)城市形态在中国古

8、代历史上独具一格。磅礴的气势, 宏大的设想,奇异的构思,反映了秦代开国, 革新进取,开万世基业的万丈雄心。 以宫廷为建构的核心 以水系为骨架:以渭水为主轴展开。 象天思想:以天体观念来建设咸阳。阿房宫 天极。渭河天汉(银河)。众多宫室 星座。三辅黄图:“以则紫宫象帝居,引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京畿一体的“大咸阳”:运用天体规划观念,进一 步扩展到广阔的京畿地区。3.西汉长安城1)定都之争 西汉的都城变迁:汜水(山东定陶附近) 雒阳栎阳长安。刘邦左右的大臣多为 山东人,愿意都雒阳,认为地理位置好,可以 都之。娄敬提议入关,“据秦之故”。张良极力赞 同。 2)城市形态 张衡

9、西京赋谓汉长安规划“览秦制,跨周法” 。 先修宫城,后修城墙。历汉高祖、汉惠帝、汉 武帝三代,才初具规模。 不规则正方形,缺西北角。俗称“城南为南斗形 ,北为北斗形”,或称汉长安城为“斗城”。3)宫殿 长乐宫:原秦的兴乐宫,位于城的东南。 未央宫:位于城的西南,汉高祖刘邦七年 (公元前200年)由萧何监修。 建章宫、桂宫、北宫、明光宫 宫殿分布在城的南部和中部,其面积约占 全城的二分之一以上。 4)园林 昆明池 太液池 上林苑5)街道与住区 长安城有“八街九陌”。 有闾里160处。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长安有户八万八百,人 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加上皇族、士兵、流动人口,约 五十万左右。

10、 6) 市肆 长安有九市, 7)陵邑 陵邑汉代新建制。原为守奉山园陵寝而设。后因人 口众多,工商业也很发达,已经演变为经济实体。4.东汉雒阳 1)雒阳城的营建 东汉放弃长安而都雒阳的原因: 1)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长安破坏严重,人口锐 减,城市凋敝。 2)诸侯割据的形势公孙述踞蜀,隗器踞天水 ,虎视关中;匈奴族在西汉末年乘乱南下,威 胁长安。 3)雒阳离刘秀的起家之地、老家南阳更近一些。 4)雒阳经周朝的500年经营;秦代吕不韦被封雒 阳万户侯的修建;西汉刘邦称帝之始都于成周 三个月;新莽末年(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也 迁都成周约五个月。雒阳具备了建都的条件。2)城市形态l南北长约9里,东西宽

11、约6里的长方形,故时人 又称之为“六九城”。l城门12座,但不是每面3门,东西各3座,南面4 座,北面2座。城门皆有亭。城门均有3个门道 ,中间为御道。南面的平城门最显赫,直通皇 宫,皇帝到郊外祭祀由此门出入。l出平城门南下,有明堂、灵台、辟雍。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 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 均在此举行。灵台周代台名。张衡观测天文的地方 。辟雍太学名。 3)宫殿 雒阳城内有南宫、北宫两座主要宫殿。南宫面积约1.3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南宫是 皇帝议政和受群臣朝贺的地方。北宫位于雒阳城北,略 为偏西。北宫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

12、0米,面积 约1.8平方公里,大于南宫。是皇帝和嫔妃寝居之所。南 北两宫均设四门,二宫之间以复道相连。 4)园林 芳林苑,位于城北部,与宫城相连。汉灵帝刘宏在宫中 建“裸游馆”,绿苔被阶,引渠绕流,乘船以游。 5)街道与市场 雒阳城有24条大街,长衢夹巷,四通八达。大街最长达 3000米,宽度一般约40米。城内多树木,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雒阳有三市:南市,位于城东外;马市,位于城南外; 金市,位于西城中,此市最大。5.曹魏邺城1)城市形态 邺城是东西向的长方形城市,邺城南、北垣各长 3024米,东、西垣各长2160米,面积为6.53平方 公里。 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冲破秦汉以

13、来都城建设的模式 ,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为后世所参照沿袭 。邺城在规划上的突出特点,影响后世较大的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干道,通向东西城门,把全城 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皇宫、禁苑和贵族居住区,南部为官衙 和居民区,形成明确的分区。从宫城端门通往邺城正南门中阳门的干道,又 形成一条宽阔笔直的中轴线,与东西干道构成丁字 骨架。依托着丁字骨架,派生出纵横交错的道路网 ,分割出井然有序的里坊。2)宫殿 皇宫位于北部偏东地区,主要有文昌殿、听政 殿等。皇宫以东为戚里,即贵族居住区,后来 戚里就成为贵族的代名词。 3)园林 皇宫之西为铜雀园,为皇家禁苑。其西墙北段 有高大的金虎台(南)、铜雀台(中)、

14、冰井 台(北),三台的功能应该是:防御、游乐、 储藏 4)里与市 城南被街道分为方格网的居民区,称为里。 实行“里市分设”的制度,有三市6.吴都建业 建业,今南京市。原名秣陵,后孙权改名建业 ,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之意。 1)吴都建业的原因 地理位置方面,北依覆周舟山和玄武湖,南近 秦淮,东凭钟山西麓,西有冶城和石头城相护 ,位置十分险要。 吴以水军立国,这里的环境正适合水军的建设 。 周边地区土地肥沃,水利发达。 政治上,东吴统治集团多为吴郡、会稽的名门 望族,在江东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军队。 民意方面2)城市形态 城市布局大体上是仿东汉洛阳城的规模。周围 二十里十九步,每边长约五里左右。

15、3)宫殿 宫城位于都城的中部偏北,由太初宫、昭阳宫 和苑城组成。 4)园林 苑城,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 5)居民点与市肆 商业区与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苑路南端,秦淮河 两岸,并沿着秦淮河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延 伸,其中最繁华的是横塘和长干两个区域。 6)拱卫建业的防卫城 建业外围设有石头城、金城、白马城、冶城和 丹阳郡等城,以保卫建业。7.南北朝时期 南朝: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建康 。 北朝:4世纪初,中国北方处于十六国分裂时期 ,439年由北魏统一。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北齐又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再灭北齐, 581年北周为隋所代,历149年。这时期正与南朝 对峙,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魏都城盛乐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查布 盟和林格尔北土城子村)、平城(今山西大同) 、洛阳城。 东魏、北齐都城邺。 西魏、北周都城长安。 8.隋大兴 1)隋建新都的原因 理由一,汉长安城自然环境差 ,地理条件有局限性。位于龙 首原之北,又近渭水,城内潮 湿,又有水淹之虞。 理由二,自汉以来,汉长安城 屡遭战乱,城以残破,“台城制 度窄小”2)选址:新城位于汉长安城之东南。这里是龙首原之南,北 距渭水较远,其南地带开阔,平原面积大,有发展余地;自 然环境优美。 3)营建:大兴城的营建,先修宫城,即大兴宫。修完的大兴 城,北临渭水,东有灞水、浉水,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