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42497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教学目标1. 从情感态度方面看,把握作者对恩师梁启超先生真挚深厚的情感,进一步了解梁启超的 为人为学;2. 从内容方面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二 教学重难点1. 梁启超演讲的特色,以及成功的原因2. 对梁启超人格魅力的认识三 教学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2. 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内容(一)感知性阶段1.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民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 情与希望地说:“美哉,我少年中国

2、,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是 谁?(梁启超)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师,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板书课题)2. 相信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我想找四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几个生字莅()临 戊戌 叱咤()风云 精悍() 激亢() 箜()篌() 蓟()北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 让同学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简介梁实秋和梁启超明确:梁实秋(1902-1987)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 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

3、23 年留学 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等。主编过时事新报和新月月 刊。1949 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他提倡“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的文学主张,与左翼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对 立,批判把文学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否认其本身的价值。他所谓的“人性”本质上是以理 制欲的人性论,即以理性为代表施加自我的控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 有幽默感。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 。另有雅舍小品(续集) ,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 秋室杂文 文学的纪律 ,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

4、代维新派领 袖,学者,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 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 年师从康有为,共同领导 “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失败 后,他逃亡日本,从此就用“饮冰室主人”这个笔名。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反映了他对国难当头的忧国忧民之思。后 1916 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终觉政治黑暗,潜心学术。在文学、历史、经济、音 韵学等方面都又建树。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推动了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

5、编为饮冰室合集 。长达一千四百万字左 右。可以说他树立了一个时代的丰碑。曾有人题赠挽联“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 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这是对梁启超一生的很好概括。-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看过文章了,我想请问大家,这 篇散文究竟是写人还是记事()明确:通过记一次演讲写人。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 考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比如说外貌、语言、表情、 内容等,学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 (3 分钟)板书:开

6、场白独 特 外貌短小精悍 声 音沉 着 有 力 梁启超:有学问 内 容丰 富 有 趣 有文采、有热心 演讲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表情表演酣畅淋漓 肠 手舞足蹈、生动有趣5. 有学问、有文学,大家都能看出,我想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梁启超先生的 热心肠,下节课我请同学们回答第二课时(二)理解性教学阶段1.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俗话说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我给同 学们留下一道题,不知大家思考怎么样了。 (提问)明确: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要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首先把握几个知识点:文 中的三处引用(1) 箜篌引 ,请同学朗读。这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作品。选自他的琴操

7、,但是现在据韩国学者研究,这是他们的古诗源上记载的朝鲜悲剧。不管事谁的作品, 这都是一篇值得回味的小文章。诗的大意是一白发狂夫披发提壶,欲渡滔滔江水,他的妻 子紧追其后,想要拦阻他,但是他还是渡河了。于是伤心的妇人在岸边拿出箜篌,唱出这 首悲凉的哀歌。 箜篌引这一纯系发自内心的作品,没有雕饰,作为乐曲用的是哀伤凄婉 的“瑟调” ,乐器又是以悲著称的箜篌。歌词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更多的引起听者心中的共鸣, “闻者莫非堕泪饮泣” 。表现了梁启超至情至性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主角

8、侯方域,李香君。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以他们 的爱情为主线,政治变化为暗线。南明小朝廷的灭亡,标志着明朝的结束。结局一道士对 男女主人公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 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国难当头,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再次表现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率真、奔放、激情澎湃(3)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后,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了河南等地,欣喜若狂。梁启超在讲到此诗

9、时“涕泗交 流之中张口大笑”同样表现了他对收复祖国大好山河,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通过以上三处引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梁启超先生,忧患、变革、爱国贯穿了他的一生。也 就不难理解热心肠的含义了。2. 再好的材料和情感都事通过语言表达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语言特点。请同 学们看课后第二题,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义要 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 。文中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写好不好?明确: 本文篇幅短小,语意简练,梁启超事迹很多,但作者只是写记忆中中学的一次演 讲。文中有四处对比写出了记忆深刻的原因(1)梁启超政治影响与他学术的对比(2)达官 显宦的演讲和

10、他的对比(3)梁文章、笔锋和演讲的对比。文章结尾“于是我想到从前一段 经历,笔而记之”照应开头,言简意赅。但是文章有的地方似乎有的紧。如作者描写自己在茅津渡的情景就用一句话,一笔带过, 这里似乎可以写详细点。结尾好像也有点简单了点。当然同学们可以又自己的看法。一千 个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3.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有病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明确: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 ;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 ;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 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用语要准确生动。同时也明白了不要迷信大师,大家的文章也有错,因此我们同学们在写 文章和阅读时要树立正确的批判价值观,要仔细检查并改正自己的错误。5. 作业: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或哪位同学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用 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