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术太和医院急诊科 肖 敏2015版心肺复苏术第一部分2015指南更新要点概 念• AHA呼吁,迅速采取行动,团队合作实施CPR • 指南还强调了公众的作用 • 非专业施救者,指南强调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 时打急救并立即开始徒手CPR(心脏按压频 率为100-120次/分) • 急救医护人员,指南强调了高质量CPR的重要性 • 足够的速率和深度(5-6cm)按压胸部,允许每 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 者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 指南更新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 • 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 OHCA) • 要点包括:(1)救治体系通用分类;(2)将 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院内救治体系和院外 救治体系;(3)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 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和卒中问题上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生存链分为两链❤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 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 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 )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 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 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 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辍停,并立即向呼叫 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 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30:2)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廊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这率是100-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2英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 (6厘米)2010版指南为至少22英寸(5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 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医护人员BLS)• 1)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活,更加符 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 • 2)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同时检 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 3)由多名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 套精心设计的办法,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而不用如 单一施救者那样依次完成(例如由1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 应系统,第2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3名进行通气或者 取得球续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第4名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 ) • 4)运用绩效指标,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 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见表1 • 5)按压频率改为每分钟100-120次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医护人员BLS)• 6)按压深度(成人)改为至少2英寸(5厘米)而 不超过2.4英寸(6厘米) • 7)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 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 8)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 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确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好 目标比例为至少60% • 9)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包括持续胸部按压的综 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可以考虑在 综合救治干预中使用被动通气技术 • 10)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气道的 患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为每6秒一次呼吸( 每分钟10次呼吸❤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 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而且,给予加压素相 对仅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为了简化流程,已 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了加压素——2015更新 • 2)经过20分钟心肺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 仍然较低的插管患者复苏的可能性很低尽管不能单凭此 项指标进行决策,但医护人员可以把20分钟心肺复苏后低 ETCO2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帮助确定终止心肺复苏的 时间 • 3)类固醇和加压素与肾上腺素一起做综合干预,治疗院 内心脏骤停可能有益。
尽管不建议在以后的随访研究中常 规使用此综合治疗,但医护人员在治疗院内心脏骤停时仍 然可以使用 • 4)ECPR快速实施时,可以延长可用性,因为可以争取 时间治疗潜在的可逆病症,或为传统CPR未能复苏的患者 安排心脏移植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5)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 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 • 6)有关ROSC后使用利多卡因的研究存在矛盾, 不建议常规使用利多卡因但是室颤/无脉性室性 心动过速(pVT)导致心脏骤停,在出现ROSC 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施用利多卡因 • 7)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施用β受体 阻滞剂可能会比不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更好尽管 这项观察性研究还不足以成为将其建议为常规疗 法的有力证据,但因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 致心脏骤停而入院后,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 口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心脏骤停后救治• 1)对于所有ST段抬高的患者,以及无ST段抬高,但血流 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疑似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建议紧急 冠状动脉皿管造影 • 2)有关目标温度管理的建议有所更新新的证据表明, 一定范围内的温度都可作为心脏骤停后一定时间段内的目 标温度 • 3)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尽管有关TTM结束后发热危害的观察性证据存在矛盾,但 仍然认为预防发热是有益的,因此应该预防 • 4)在复苏后,建议立即确认并矫正低血压症状 • 5)现在建议必须在TTM结束72小时后才能做预后评估: 对于未采用TTM的患者,应当在恢复自主循环72小时后做 预后评估 • 6)所有初次心脏骤停后发展为脑死亡或循环死亡的患者 都应视为可能的器官第二部分解读2015更新永不休息的是心脏一、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心跳骤停:(10~20秒)意识障碍,突然倒地● 15 秒: 抽搐● 30 秒: 呼吸停止● 1~2分钟 : 瞳孔固定● 4分钟 : 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 :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6分钟 : 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心肺复苏开始时间与成功率关系每 延 误 1 分 钟 成 功 率 下 降 10 %白金十分钟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 • 对于教授的死亡,北大第一医院的结论是,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而病例记录上看到,妻子的肋骨折断了,心脏、肝脏竟然全都破了• 教授只是做了一个骨科手术,为什么肋骨断了,心脏破了,肝脏也破了呢?从手术记录中,发现,是医生在抢救的时候按压造成的二、质量就是生命• 操作程序 • 1、评估现场安全 • 2、判断意识 • 3、判断呼吸检查脉搏,判断心跳 • 4、求救 • 5、将伤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 的平面上 • 6、胸外心脏按压 尽早电除颤 • 7、打开气道 • 8、人工呼吸 • 9、用药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事发地点,先想安全,防止次生扩大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1.确认现场安全2、判断意识•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轻拍重喊一呼: 声音要 大!2、判断患者意识3、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4、呼救• 镇定 • 大声喊叫来人 • 自己或吩咐他人拨打,获得AED • 告知科室、楼层、床号来人呐! 救命啊!仰卧便于施救右侧, 一拳之 隔防止压 伤患者的 胳膊!5、将伤员翻成仰卧姿势确定按压位置(1).乳中线定位法胸骨下半部一岁以下 两乳头连 线下方6、心脏按压 尽早电除、胸外颤6、电除颤最初多为室颤除颤成功机会速降除颤最有效必须早期除颤!!!必须早期除颤!!!每过每过l l分钟分钟约下降约下降7 7%~%~8 8%%目标目标 3 3分钟内!!!分钟内!!!除颤 时间1分钟5分钟7分钟9~11分钟 12分钟生存率70%50%30%10%2~5%按压的手法要领 :6、按压的手法十指交叉下手指 上翘身体直、手臂直。
有 没 有 呼 吸十指交叉6、按压要求• 按压部位: 胸骨下半部 •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 按压的深度:胸骨下陷5~ 6cm • 按压放松比例: 1:1 • 胸廓充分回弹 • 按压呼吸比30:2(按压30次吹气2次) • 尽量不中断(中断<10秒) • 尽早除颤(只要除颤仪准备好即可) • 除颤前后均要CPR抢救者双肩在病人胸骨正上方,肘关节伸直内收,利用上身体重和肩背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用力要均匀,下压深度:成人5~6厘米,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每次按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但放松要充分,以利血液回流胸外心脏按压正确做法:按压位置偏左或偏右,会造成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1、按压位置偏上,挤压心脏的效果不佳;位置偏下,会造成剑突骨折,刺破肝脏或顶住胃部,引起呕吐等并发症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2、两手掌交叉,用力点不一致,挤压效果不佳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3、放松时掌根离开胸壁,造成定位不准确和冲击式按压,效果差,而且容易导致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4、手指未翘起,也压在胸壁上,容易导致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5、按压时肘部弯曲或按压无力,按压深度不够4—5厘米,而达不到按压效果。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6、按压力量过大,容易导致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7、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8、摇摆式按压,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9、7、打开气道®®开放气道之前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开放气道方法:开放气道方法:®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仰头抬颈法7、打开气道不要压迫病人的颈前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注意:7、打开气道7、打开气道疑似颈椎有损伤的病人不适合仰头举颏法,要用拉颌法捏鼻 子看胸是否 起伏!8、人工呼吸8、人工呼吸球囊—活瓣-面罩装置人工呼吸用一指手将面罩置于患者的脸部,用鼻梁来做正确位置的依据 将中指、无名指、小指放在下颌部,用同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 在面罩上,保持头部后仰、下颌抬高以保持气道通畅,以及面罩 密闭,用另一只手挤压气囊,并观察胸部以确定由适当的通气 以2秒钟给予呼吸气管插管后呼吸频率10次/分9、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 用于各种类型心脏停搏,推荐剂量为0.5~ 1.0mg,3~5min重复应用一次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用于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 休克,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者。
• 碳酸氢钠 CPR时常发生呼酸和代酸酸中毒抑制心肌 收缩力、降低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在最初 10min不主张常规应用碳酸氢钠应用指征:高钾血症、严重代酸和宽QRS波快速心律失 常、三环抗抑郁药或可卡因过量 • 纳洛酮 怀疑阿片类药物中毒可以使用并发症◆骨折:肋骨、胸骨、连枷胸或脊柱骨;◆器官损伤:心脏、肺、肝或腹部其他器官撕裂伤或 破裂;◆心脏经心包疝形成;◆心脏压塞和血胸或气胸; ◆肺或脑脂肪栓塞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 呻吟等呻吟等• 双侧瞳孔缩小• 触摸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