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332513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疾病诊断中病理新技术的运用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诊断技术在 肿瘤疾病研究中运用 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常规传统规传统病理诊诊断方法 H-E:苏木素-伊红 组织组织化学;细胞组织化学成分结核着色,如脂滴 免疫组织组织化学与免疫细细胞化学: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检测细胞组织某种化 学物技术 白色: 大标本 蓝色: 小标本,特别是刮宫、穿刺标本心室心肌变薄苏丹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癌细胞1-AT呈阳性反应癌细胞呈柱状或钉突状, 衬覆在肺泡腔表面教学科研工作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1 .项 目 名 称 探究松节油与二甲苯最适混合比例在病理技术 2.项 目 名 称 新型病理大体标本固定液的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 题 类 别 十二五”规划省

2、级一般资助课题 课 题 名 称 病理检验技术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肿瘤病理技术研究发展 趋势原位杂杂交(ISH) 核酸分子杂交一部分,检测定位 核酸荧荧光原位杂杂交(FISH) 以荧光素标记已知的DNA探 针,所检测的靶序为DNA 原位多聚酶链链式反应应(PCR) 将高扩增和原位杂交 的细胞核组织定位相结合,在组织切片定位检测 核酸的技术 电电子显显微镜镜 细胞内超微结构病理学 将HPV检测整合入宫颈癌的预防中,置于核心地位 细胞学筛查 HPV检测进 一步筛选 阴道镜引导下 活检 综合判断进行治疗 随访(需要监测HPV) 在美国, HPV检测已被作为30岁以上女性的首要筛查 项目。最重要

3、的是,致癌型HPV阴性比细胞学阴性对 否认宫颈 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存在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 HPV检测手段,可同时检测 出13种高危型HPV,与传 统涂片联合使用,是目前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筛查方 法。 子宫颈HPV生物学检测 P16ink4:是一种cyclin依赖性 激酶抑制剂,HPV使Rb失活 ,P16会在CIN病变中反馈性 表达水平增高,因此是宫颈 癌和癌前病变的标记物。对 判别腺上皮病变的性质很有 帮助: 100% AIS () 100% 浸润性宫颈癌 ()Tringler et al, Hum Pathol. 2004;35(6):689 P53: 在HPV相关的宫颈癌 中常常被降解,

4、免疫组化多 为阴性。可在极少量非HPV 相关的宫颈癌中呈(突变型 )高表达,且指示预后差。P16三种实验技术条件HPV检出率比较 DNA杂交挖空细胞的 识别组化宫颈 湿疣1008080 CIN I1008961 CIN II865729 CIN III (重度非 典)1003317CIN III (原位癌 )100200仅见于分化 较好并开始 角化的细胞仅能检测具有完整 病毒颗粒的细胞。 多局限于具有明显 分化的表层细胞, 尤其是挖空细胞检测核内的HPV DNA片段,检出率最 高。包括基底层细胞 和不成熟化生细胞保持敏感性,进一步增强HPV检测 的特异性 对HPV具体分型,对HPV16和HPV

5、18(导致了70的宫颈 癌)应 给予特别关注 判定某一特异的致癌型HPV是否存在持续性感染将更有意义 检测 HPV E6/E7的mRNA水平和P16的表达展望未来确认新的分子标记物 比CIN2 更能够指示HPV单纯性感染和HPV感染伴有癌前病变 在尚未出现癌前病变的HPV感染病例中,准确指认出未来5年内最容 易演进为癌前病变的病例 为我国大面积推广HPV疫苗,做好知识 储备。准备迎接其对宫颈癌防御、诊断 和治疗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重新优化组合筛查技术和战略 改进依赖阴道镜下活检的组织学诊断技 术和诊断指标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检测【病理报告】术式,肿瘤大小(浸润癌),组织学分型,分级,癌栓(癌

6、旁),癌旁组织病变,淋巴结转移状况 (ITC:单个细胞或直径不超过0.2mm的小瘤细胞团 ,常无转移活性,属pN0),相关分子指标(ER、 PR、HER2等)ER和PR ER对乳腺组织生长、发育、分化及肿瘤形成起作用 PR和PS2为ER下游基因,反应ER的功能状况 ER和PR的预后意义有限,主要用于预测激素治疗反应 免疫组化检测,10%以上细胞表达为阳性,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 70%乳腺癌ER(+), 60-65%PR(+) 60-70%ER(+)乳腺癌,5-10%ER(-)乳腺癌对一线激素治疗有 反应c-erbB-2(HER-2/neu)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10-34%浸润

7、性乳腺癌过表达 过表达者预后差 IHC阳性标准:至少10%细胞显示中到强的全细胞膜反应 FISH检测COX-2 PG和限速酶,COX-2衍生的类前列腺素 可以诱导血管生成、浸润和转移。 COX-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低水平表达。过表达见于多种 人类恶性肿瘤,在乳腺癌为20-50%。 其过表达提示预后差。 电子显微镜 细胞内超微结构病理学皮肤鳞状细胞癌起于日光性角化病的鳞状细胞癌。低倍显示日光性角化 病特点,真皮有浸润,显著慢性炎症细胞反应肾小球疾病病理学检查 肾穿刺活检: 光镜:HE染色 特染:PAS基膜、基质 PASM基膜 Masson胶原,免疫复合物 Fibrin血栓、纤维素样坏死 电镜:超微

8、结构、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荧光:IgG、IgM、IgA和补体沉积免疫荧光沿基底膜或在系膜区出现颗粒状荧光 主持省级课题级课题-微转转移 分子和MMP-2在乳腺癌 早期转转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显色原位杂交技术 CISH,研 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的检测;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微转移分 子的表达和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MMP-2蛋白酶 的表达状况。 主持市级课题级课题:新的肿肿瘤抑制基因TMSG-1在乳 腺癌中的分子机制研究TMSG-1 mRNA的表达 差异细胞学检查新进展 子宫颈细胞传统巴氏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简要回顾 上世纪30年代Papanicolao

9、u 报告了阴道细胞学涂片对宫 颈癌的诊断价值,成功研究 了宫颈细胞涂片染色方法( 巴氏染色法), 1943年宫颈细胞学诊断5级 分类标准, 50多年来宫颈浸润癌发生率 和死亡率降低了70%。宫颈细胞学的敏感度 检查方法简便、可靠 宫颈病变首选的筛查方法 敏感度、准确度8090,达不到100一、传统巴氏涂片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现传统巴氏涂片有严 重的漏诊和误诊,原因: (1)细胞丢失:80%以上的细胞滞留在细胞采 集器上,(2)涂片质量差,细胞相互重叠或被 黏液、炎性细胞、细胞碎屑和红细胞覆盖, 难以观察,(3)诊断难度大:在大量细胞中寻 找少数异常细胞是很困难的。二、20世纪末子

10、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创新 (一)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系统 (二)子宫颈细胞学The Bethesda System ,TBS报告系统 (三)计算机辅助筛阅片 (CCT)(一)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系统 1、液基膜式薄层细胞制片系统微孔薄膜 过滤方法(ThinPrep):用细胞采样器(宫颈刷 )采取细胞标本后,将刷头放入装有细胞保存 液的标本瓶中,ThinPrep装置自动混匀细胞, 负压经微孔(直径7m)膜过滤,将过滤膜上 的细胞转移到玻片上,细胞限定在直径2cm范 围内,人工巴氏染色,封片后即可镜下观察。 该技术1996年美国FDA批准,1999年引进 我国,称为ThinPrep Cytology test

11、(TCT) 技术。 优点:有效细胞成分获取率高,单层细胞, 细胞完好清晰; 缺点:标本中粘液或血液多时易堵塞微孔 ,手工操作步骤较多,设备,耗材较贵。1 1、新柏氏(、新柏氏(TCT, TCT, ThinPrepThinPrep Cytology Test Cytology Test )全自动化微 电脑处理 精确过滤膜 有效的去除 血液、黏液 及非诊断性 杂质一个重要的转变 1. 细胞分散 2. 细胞采集 3. 细胞转移在诊所 在实验室将 细 胞 涮 到 保 存 液 中1 2 32 cm新柏氏 20002、液基离心沉淀式薄层细胞制片系统( Autocyte Prep) 细胞采集和保存过程与Th

12、inPrep基本相同, 震荡标本瓶使宫颈刷上的细胞落入保存液中 , 梯度离心使有价值的细胞沉于试管底部, 将试管底部富含细胞的液体移至染色槽中, 细胞单层贴附在玻片直径1.3cm范围内,巴氏 染色,封片后镜下观察。液基细胞学涂片的优点液基细胞学涂片的优点克服样本制备的问题 更有效的特制取样器 保留了几乎所有的细胞 过滤膜及微电脑控制制片,标本 使标本具有代表性 及时的湿固定处理克服了读片的问题 超薄,一致的细胞层 大幅度降低不满意标本数 细胞形态和结构更加清晰11. Linder et al, Arch Pathol Lab Med 1998;122:139-144, (美国病理实验医学杂志)传 统 涂 片液 基 细 胞 学同一病人标本,均为显微镜下放大40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我国发展前景: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克服了传统巴氏涂 片许多缺点,大大降低了漏诊率,在宫颈细 胞学检查比传统涂片正确诊断率提高了70% 。该项技术特别适合含黏液多,异常细胞分 布不均匀的宫颈刷(刮)取标本和痰细胞学检 查。应用进口设备和耗材价格贵,检查收费 高,逐步实现设备和耗材的国产化,降低成 本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