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浅谈孙以强《谷粒飞舞》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摘要钢琴曲《谷粒飞舞》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孙以强先生于 1961 年创作的这首曲子以江南民间音乐的曲调作为素材,并且运用简谱的音乐语言,运用欢快得节奏和优美的旋律,采用“谷场”的情景式描述手法,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人们丰收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该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曲式结构和演奏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关键词】孙以强;谷粒飞舞;音乐风格;演奏技巧AbstractPiano Concerto "dancing grain" is a famous pianist, composer Mr. Sun Yiqiang in the 1961 creation of the. This is the first song Jiangnan folk music tunes as the material, and the use of numbered musical language, the happy rhythm and melody, the "situational Valley field" in descriptions, vivid portrait of the joy of harvest when the mood of peopl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music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style of music, mus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and deduction[keyword] dancing grain; Sun Yiqiang; music style; playing techniques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一、 创作背景1.孙以强的生平简介孙以强先生在上海出生,从 5 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对于钢琴就有着特殊的热爱和迷恋,凭着对音乐的炽热,孙以强先生常在自己的练琴之余谱写曲子,时常的还在钢琴上模拟写出收音机中传出的音乐,并自得其乐。
他在 12岁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他将感性思维更多的升华为理性的思想,融入到艺术创造中来,将作曲过程中所产生的浓厚兴趣融入到谱写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中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以长笛与钢琴为主的组曲和声乐作品在孙以强先生 16 岁的时候,他顺利的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创作组的的一员,他的写作理念在这个时候已经渐趋成熟,具备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本文介绍的这首《谷粒飞舞》以江南民间音乐的曲调为主要素材,并且采用“谷场”的情景式手法,添加生动形象的音乐语言,欢快得节奏和优美的旋律生动刻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2.音乐的创作背景《谷粒飞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它创作于六十年代,是孙以强先生 1961 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时创作的主要描写了丰收时期人们热火朝天的劳作的场面以及人们收获丰收的欢快心情,由衷的表达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曲子巧妙的将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在其中,在我国钢琴教学领域中广为流传说到这首曲子的创造背景,要从孙以强先生在一次学校组织去上海奉贤务农的那个春天说起,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进行脚踏打谷机,参加到谷物收获的喜悦之中,正是在双手快速打谷,眼钱无数的谷子飞来飞去的时候,使他突发灵感,于是便就在麦地里进行了写作,并一气呵成。
该曲在引用浙江民歌旋律作为主题的基础上,用民族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庆祝大丰收的热烈场面,并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这样一来,便就更加容易被我国普通群众广泛烦人接受,从而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钢琴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曲目之一,并且还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曲子中,孙以强先生还运了用双手快速交替的托卡塔式钢琴演奏技巧,从中更加鲜明的展现出了欢快的“谷场”劳动画面以及喜悦收获的气氛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二、 《谷粒飞舞》的作品曲式结构1.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曲的展开部,曲子的第一部分在呈示部的前面由四小节的引子组成,旋律富有流动性,在 a 调上展开,给曲子奠定了欢快活泼的演奏基调,自然的引出曲子中所表现出来的欢快的劳动场景和喜悦的气氛曲子中的第 5 小节至第 46 小节就是乐曲的呈示部,呈示部分主要是以每 6个小节为单位乐句组成,作者主要运用排比式模仿的发展手段,从而进一步将主题更好的呈现出来在呈示部分的 5-10 小节为基础的原型起句出现,11 至 16 小节这一部分则是加固的“承句”的完全重复,在 17-22 小节这部分是递进加强的“转句” ,力度相应的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以便过度更加自然,也为后面的 C 宫调式做了充足的准备,从 23 小节起曲子的调式转为 C 宫六声调式,一直到第 28 小节,这是呈示段节奏音型材料构成的一个链接句,使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过度不生硬。
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曲子中的第 29-40 小节这部分,旋律主要是在 d 羽调式上有所重现,这也是两句式的主题的一个补充句,此时的音乐色彩变得逐渐明朗起来呈示部的结束句为最后的 41-46 小节,同时这部分也是呈示部与发展部之间的链接句,它是由同音重复音型和颤音构成的,逐渐的把音乐从热烈的气氛推向另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中来2.第二部分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丰收的育悦” ,那么第二部分就是“对未来美好的畅想” ,曲子的第二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段落:其中的第一段落就是 47-62 小节,调式为 E 微调式,在旋律方面由原来的右手旋律转到左手为旋律,这一段落的旋律十分的优美、深情,仿佛就像深厚的男中音在歌唱的感觉,并且乐句划分的也是十分的明显,乐句一共由四句组成,是一个较完整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其中这四部分分别是 47-50为“起”,51-54 为“承”,55-58 为“转”,59-60 为“合” ,结构严谨 ,自然规整除此之外,整个乐段右手都是以十六分音符半音分解音型的伴奏性旋律为主,弱起的三个音一组为左手旋律进行点缀式的陪衬,从而使得整个乐段充分的表现出了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情绪,更加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第二部分的第二段落指的是第 63-92 小节,这部分是整曲中的重点,在这部分乐段的调式转入 G 微调式,在旋律方面也从上一段的左手过渡到了左手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二分音符上(最高声部),这部分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女高音的歌唱,并且与前一段一唱一合,协调呼应,不失整体的结构美,它主要是以前一段旋律为基础,进一步将旋律的基调展开,形成流畅的六连音加上突出的最高音隐伏旋律,这样一来在整体上显得更加的丰富充实,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也就更加的抒情,从而使得整首曲子的演奏情绪更加高涨在第二部分中,79 小节左手也出现了一段短小的旋律,便就产生了左右手相响应的演奏方式,我们可以理解成这种演奏方式就好像是两个人在对话,有一种一问一答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也增添了曲子在音乐创作方面上的新颖性和欢快性由于音型织体、调式、旋律位置一系列的变化,这样更能使听众感到音乐中所传达出来的喜悦,使人们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热情讴歌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3.再现部与尾声曲子的再现部分为第 85-92 小节,这部分是对前两个乐段的总结和发展,同时也是展开部和再现部之间的过度乐段,使得展开部和再现部的衔接更加自然连贯,同时,这里的重音的修饰也使音乐更加的明朗化,把曲子的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这部分的最后两个小节,也就是 91-92 小节有着渐弱渐慢的调式变化趋势,这部分的演奏又把人们从美好的憧憬中慢慢地带回农民收获时的热火朝天的喜悦现实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是感受 此曲的尾声部分是对呈示部热烈、欢快音乐情绪的一种再现和升华,93-116这几个小节就是呈示部的一种完全再现,由于这部分出现在中段高潮之后进入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主题,因此,为了更好的配合高潮部分的热烈情绪,这部分的演奏应表现得更为昂扬激烈117-132 这几个小节则就是全曲的尾声,这部分的乐段主要表现出了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传达出一种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也进一步的将乐曲推向了激烈的高潮整首曲子最后以一幅锣鼓喧天,欢庆丰收的喜庆场面结束,充分的表现出了热烈欢庆的“大丰收”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谷粒飞舞》的艺术特征1.音乐的创作风格《谷粒飞舞》的节拍为 2/4 拍,主要运用情景式的描写手法,是一首典型的基于现实创作的三段式钢琴曲此曲将 20 世纪 60 年代农民在稻谷场劳作的热闹景象以音乐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整首曲子的曲调和音调富于变化,每个部分和段落之间的转接和过渡都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旋律也流畅自如,给人一种优美动听的享受。
曲子的织体结构精致自然,贯穿于全曲的锣鼓节奏也十分欢快明朗,使得听众在听觉上的曲调表现速度体现的十分精准,在这样的曲调下,营造出了一种节奏紧凑的氛围,从中也表现出了人们欢庆丰收时的那种无比喜悦的情感让每一位听众都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漫天飞舞的稻谷粒以及辛勤劳作的村民所构成的唯美画面,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喜悦和轻松感这首曲子的篇幅虽然不是很长,但是旋律十分的优美动听,整首乐曲没有刻意雕琢的感觉,十分轻松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乐曲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浓郁的田园风光和极具江南印象的地方色彩也使人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释怀和放松整首乐曲曲调自然流畅,生动精致,形象鲜明,包含了十分丰富多变的民调式和丰富的钢琴织体乐曲的中段的音乐是孙以强先生的自我创作,运用了淳朴生动的音乐语言,旋律优美流畅,传神的刻画出了农民欢庆丰收后的那种喜悦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之情,热情讴歌了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时代,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描绘了一幅农民生产丰收的热火朝天、喜气洋洋的劳动场景,极富中国民族化艺术风格2.调性的布局《谷粒飞舞》的调式具有变化万千的特点,并且在转调方面的连接也是十分本文来自中国论文发表中心( ,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论文发表中心自然流畅的。
调性主要是以 a 羽调式为主,之间有一连串的模进和转调不断的对主题进行巩固强调自身所要表达的主题,丰富的调式转换,使曲子十分具有层次感,在结构上张弛有度、连贯自然锣鼓节奏对全曲的修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伴随着,从而使得整首曲子十分的轻快活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