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33106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届高中化学竞赛辅导——_配位化合物(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配位化合物第二讲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sCoordination Compounds)1荀丽多彩的宝石2配合物的发现及发展v发现:1798年,法国化学家Tassaert 在从事Co的重量分析中无意发现计量 式为CoCl3 6NH3的配合物。v问题:两个独立存在的中性分子化合 物为何能相互化合形成更稳定的“复 杂化合物” (complex compounds) ?v研究:31 沉淀离子;2 检验中性分子;3 测量电导;v结论:1 结构上可划分内、外界,离子在 内外界的存在状态不同,如 Co(NH3)5Cl Cl22 存在着异构现象;v解释:配位理论;4Al

2、fred Werner (18661919)瑞士无机化学家,配位化学 奠基人。 1890年与A.R.汉奇一起提出 氮的立体化学理论; 1893年提出络合物的配位理 论和配位数的概念; 1893年提出化合价的副价概 念; 因创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 年Nobel化学奖。51 有关配位化合物的基本知识1.1 配位键一种新的成键类型(复习)离子键:电负性相差较大(1.7)的金属元素与非金 属元素分别变成具稳定的(八电子构型)正、负离子 后,通过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而形成分子。共价键:电负性相近的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可通 过共享的方式配对成键。6配位键:若甲方具有已配对的孤对电子,乙方具有 能量与之相近

3、的空轨道,则成键的两个电子完全由甲 方提供,如此所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离域键:自由电子分布在多个原子周围形成的一种 位置不定的键,既无方向性又无饱和性,键能适中。 金属键属于离域键。 7Linus Pauling (1901?)Gilbert Newton Lewis (18751946)81.2 配体:可给出孤对电子或 键电子的分子或离子;1.3 配原子:含有可用于配位的孤对电子或 键电子的原子或离子(主要为周期表中的、族元素)。1.4 中心原子或离子:具有可接受配体孤对电子的空价轨道的元素;91.5 配位数:直接同配合物形成体配位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该配合物的配位数。1.6配位化合物:

4、由配体与中心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相结合而成的 化合物或离子。10配合物的结构 M表示中心原子或离 子,L表示配体,l 称为配 位数(直接同配合物形成体 配位的配体数目),X与K称 为外界离子。配合物一般可表示为 M(L)l如:Ni(CO)4;PtCl4(en)M(L)lXn Ag(NH3)2Cl;Co(en)2Br2Cl KnM(L)l Na2Sn(OH)6;K3Fe(CN)6M(L)lm+或M(L)lm- Pt(NH3)4Cl22+;Cu(CN)4=Co(NH3)63+ (Cl-)3内 界外 界外界离子配位数 配位体 配位原子 中心离子11中心离子/原子与配体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见

5、 表1()。影响配位数大小的因素配位数的多少与中心原子、配体和环境等 许多因素有关。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有:12配体相同时,中心原子的半径越大,可能的配位 数越多;中心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可能的配位数越多。当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时,可能的配位 数通常为2,4或6,6等。如Cu(NH3)2+,Cu(NH3)42+;中心离子相同时,配体的体积越大,配位数越低 。如AlF63-,AlCl4-;其它条件相同时,配体的浓度越高,越易形成高 配位数的配合物;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的温度越高,越难形成高 配位数的配合物。 131.7配合物的分类1.7. 1 按配原子种类来分 卤合配合物

6、(以F-、Cl-、Br-、I-为配体) 含氧配合物(如以H2O为配体) 含氮配合物(如以NH3为配体) 含碳配合物(如以CN-、 CO为配体) 其它(含硫、含磷;金属有机化合物等)1.7. 2 按配体所含配原子数目来分类141. 7.2.1 简单配合物若配体分子或离子中仅有一个原子可提供孤对 电子,则只能与中心原子形成一个配位键,这种 配体称为单齿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为简单配合 物。常见的单齿配体有卤离子(F-、Cl-、Br-、I-)、 其它离子(CN-、SCN-、NO3-、NO2-、RCOO-)、 中性分子(R3N、R3P、R2S、H2O、吡啶C5H5N)等。大体说来,卤离子为弱配体;以O、

7、S、N为配原子的配体是中配体;以C原子为配位原子配体是强配体。151. 7.2.2螯合物(chelate)若配体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多个可提供孤电子对 的配位原子,如果空间允许,则多个配位原子可 同时配位给中心原子,这种配体称为多齿配体。 所形成的环称为螯合环,配合物称为螯合物。常见的配体及其分类如表2 ()。1. 7.3 按中心原子的数目分类单核配合物:只有一个中心原子的配合物称为单 核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含有多个中心原子的配合物称为多 核配合物。 16金属簇状配合物:多核配合物中,两个中心原子直 接成键结合的配合物称为金属簇状配合物。171.8 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方式与无机物的命名方式

8、相同命名顺序:从后向前或从右向左;内、外界之间加“酸”或“化”分开;外界卤素X-用 “化”分开;配体与中心离子(原子)之间加“合”分开;中心离子氧化数可紧跟中心离子后用罗马字母表 示,并加上小括号;配位体个数用中文一、二、三表示;“一”可省 略;配体之间用“”相隔。18【例1】 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名称vFe(CN)64- 六氰合铁()配离子 vK4Fe(CN)6 六氰合铁()酸钾 vCu(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 vNa3Ag(S2O3)2 二(硫代硫酸根)合银(I)酸钠 vCo(en)32(SO4)3硫酸三(乙二胺)合钴() vCr(OH)3H2O(en) 三羟水乙二胺合铬 () v

9、Ni(CO)4四羰基合镍 vCr(H2O)4Cl2Cl 然后再通 过测定偶极矩区分和(的偶极矩更小).29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解释配位键的理论有三种:价键理论、晶体场 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由L.C.Pauling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 认为配合物是在Lewis酸碱之间的反应生成的,配体 上的电子对转移到金属的杂化原子轨道上生成配位 键。晶体场理论把配体看成点电荷或偶极子,由这些点 电荷或偶极子形成一个特定的电场作用在中心原子 的d轨道上,使轨道能量发生变化。分子轨道理论认为电子围绕整个配合物体系的分子 轨道运动,它综合了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是当 前用得最广泛的理论。303.1 价

10、键理论要点中心原子(或离子)M必须具有空的价轨道;配 体中的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当配体向中心原子接近时,根据配原子吸电子 能力(即电负性)的不同,对中心原子的d 轨道 产生不同的影响,诱导中心原子采用不同的杂化 方式;配体原子中的孤电子对轨道与中心原子的相应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配合物。31【例3】用价键理论讨论FeF63-和Fe(CN)63-的形成过程 。d2sp3杂化CN - CN - CN - CN - CN - CN -F- F- F- F- F- F-sp3d2杂化高场强内轨型低自旋高稳定低场强外轨型高自旋低稳定Fe3+(3d54s04p04d0)晶体场理论323.2 晶体场理论3

11、.2.1 物质的磁性根据磁学理论,物质 的磁性大小可用磁矩 表示,它与物质所含 的未成对电子数 n 之 间的关系可表为 = n(n+2)1/20 其中0=9.27310-24 Am2称为玻尔磁子。3.2.2 可见光的互补 色33从左到右:黄色 (yellow) Co(NH3)63+ 橙色 (orange) Co(NH3)5NCS2+红色 (red) Co(NH3)5H2O3+紫色 (purple) Co(NH3)5Cl2+绿色 (green) Co(NH3)4Cl2+343.2.3 静电作用力晶体场理论认为,配体与中心原子(或离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3.2.4 配位场效应与晶体场

12、分裂能当配体(离子或极性分子)逼近中心原子时 便在中心原子周围形成了一个静电场(由于是 由配体产生的故称为配位场),中心原子的d 轨道在该场的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即原来能 级相等的5个轨道分裂为几组能量不等的轨道。 这种现象称为配位场效应。最高、最低轨道能 量之差称为晶体场分裂能。 35中心原子d 轨道在正八面体场中的裂分不同构型的配合物中, 配体所形成的配位场各 不相同,因此d 轨道的分裂方式也各不相同。在 正八面体场中,轨道分 裂情况如右图所示。36不同晶体场下d 轨道的分裂能球形场373.2.5 化学光谱序中心原子(或离子)晶体场分裂能的大小依赖于配位场的强弱(或配体的给电子能力),不

13、同配体所产生的配位场强度次序为I-Br-Cl-SCN-F-OH-RCOO-ONO- C2O4=H2ONCS-EDTA (py)NH3enbipyphenNO2CN-CO 由于这种能力上的差异将导致配合物吸收光谱 上的差异,因此人们通常又将上述顺序称为“化 学光谱序”。383.2.6 配位过程所涉及的能量关系电子自旋配对能。当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 对进入同一轨道时需消耗一定的能量,称之为电 子自旋配对能,记为P(=15000cm-130000cm-1, 依赖于中心原子的轨道)。这与洪特法则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 能量最低原理。综合考虑电子配对能和晶体场分 裂能,电子在轨道中的排布服从能量最低原

14、理。 晶体场稳定化能:由于配位体的作用,中心离子 d轨道的能级发生分裂,d电子进入分裂后的轨道 的总能量降低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记为ECFSE 。39【例4】 d7构型金属在正八面体场中,当o=22000cm-1及 o=31500cm-1时,电子构型、磁矩和颜色分别应怎样?解:如Co(CN)64-如Co(H2O)62+Co(NH3)62+Co(bipy)32+价键理论40通过例4,对正八面体场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对于 d1d3 型的中心原子或离子,无论晶体场 的强弱如何,均有空的 (n-1)d 轨道,均采用 d2sp3 型杂化方式,为内轨型。对于 d8d10 型的中心原子或离子,无论晶体

15、场 的强弱如何,均没有空的 (n-1)d 轨道,均采用 sp3d2型杂化方式,为外轨型。对于 d4d7 型的中心原子或离子,强场配体( CN-, CO, NO2-,等)时采用 d2sp3 型杂化为内轨型 ;弱场(X-, H2O, 等)时采用 sp3d2 型杂化方式 为外轨型。414 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来表示 。同样,配合物的不稳定性可以用配合物的不稳 定常数来表示。4.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即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 记为 K稳。配合物的离解过程的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 不稳定常数,记为K不稳。 对配合反应 M + L ML 有: K稳=ML/ML;K不稳=ML/ML 显然: K稳=1/K不稳42分级配位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配位 步骤反应方程稳定常数k稳累积 稳定常数不稳定 常数k不稳一级 配位M+LMLk稳1= ML/ML1=k1k不稳4=1/k1二级 配位ML+LML2k稳2= ML2/MLL2=k1k2k不稳3=1/k2三级 配位ML2+LML3k稳3= ML3/ML2L3=k1k2k3k不稳2=1/k3四级 配位ML3+LML4k稳4= ML4/ML3L4=k1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