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33057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江苏教育版-浙江(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变化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系统总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六 知识系统总览专题六 知识系统总览二、电化学基础专题六 知识系统总览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览 近年高考纵览 2009年2010年2011年化学反 应与能 量变化天津6(选择 );四川9( 选择 );重庆12(选择 );课标 全国28(解答) ;江苏14(解答);北 京28(解答)山东10(选择 );天津 6(选择 );江苏8(选择 );浙江12(选择 );天 津6(选择 );广东31( 解答);福建23(解答)海南11(选择 ); 北京25(解答); 安徽25(解答); 天津7(解答);广 东31(解

2、答)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览 反应 热的 计算 与重 要的 反应 热 海南12(选 择);全国 11(选择 );江苏17( 解答);安 徽25(解答) ;福建23( 解答)课标全国11(选 择);广东9(选 择);重庆12(选 择);安徽25(解 答);天津7(解 答);江苏17(解 答);北京26(解 答)北京10(选择); 海南5(选择); 浙江12(选择); 重庆13(选择); 课标全国27(解 答);海南14(解 答);山东28(解 答);江苏20(解 答);四川27(解 答)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览 原电 池原 理山东29(解答);浙 江12(选择 );福建 11(选择 );北京6( 选择

3、);天津10(解 答);广东卷10、 14(选择 );海南 15(解答);江苏5 、12(选择 )课标 全国12(选择 ); 浙江9(选择 );北京6( 选择 );福建11(选择 ) ;安徽11(选择 );安 徽27(解答);广东23( 选择 );江苏8、11(选 择);全国10(选择 ) ;重庆29(解答)课标 全国11(选择 ); 山东15(选择 );山东 29(解答);浙江10(选 择);安徽12(选择 ); 北京8(选择 );福建11( 选择 );广东12(选择 ) ;海南12(选择 );江 苏12(选择 );江苏18( 解答)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览 电解 池原 理山东29(解答);安

4、徽12(选择 );北京 6(选择 );天津19( 解答);广东14(选 择);江苏16(解答) ;全国29(解答) ;四川29(解答); 重庆26(解答)课标 全国26(解答); 山东29(解答);福建 11(选择 );天津7(解 答);江苏3(选择 ); 江苏17(解答);海南9( 选择 );全国29(解 答);四川27(解答); 重庆29(解答)课标 全国11(选择 ); 山东15(选择 );北京 26(解答);天津10(解 答);广东12(选择 ); 广东32(解答);江苏9 、12(选择 );江苏20( 解答);全国10(选择 );四川26(解答);重 庆29(解答)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

5、览 【使用建议】 教学建议 1第16讲知识属于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 反应热(焓变)、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多方位地理 解,对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理解与记忆,对热化学方程 式要牢牢抓住书写原则进行书写或判断。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教学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常见 的方法,特别是方程式的加减法是最常用的。 2电化学部分复习时要注意“四池”(原电池、电解池、电镀 池、电解精炼池)的对比,抓住概念的定义、原理与本质来加以分析 和理解,从知识本源上去掌握。对常见化学电源,复习教学时要强 化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式的书写。专题六 近年高考纵览

6、3要从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材料的性质、离子的放电顺序 等方面去复习电解池,注意引导学生对电解整个过程的分析(如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开始析出Cu,后来产生H2) 和利用电子守恒进行相关的计算。 4以科技前沿动态(如新型化学电源的研制开发利用)为背景 、以日常生产、生活为情景命题是这部分内容高考考查的一个明 显动向,需要特别注意。 课时安排 本专题共3讲,建议10课时完成,7课时用于在课堂上互动式 完成1618讲,3课时进行单元测评及讲评。第16讲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第1616讲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讲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标考纲展示第16讲 课标考纲展示 考试说 明考向追

7、踪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 转化的原因,能说出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 相互转化。了解吸热 反应、放热反应、反 应热 等概念。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该考 点是本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 的热点,一种形式是直接判断正误,另一 种形式是在选择题 或非选择题 中结合盖 斯定律书写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难 度中等。2.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该考点主要从化学 键的键能和物质总 能量以及活化能的角度 以计算、判断的方式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 第16讲 课标考纲展示 考试说明考向追踪3.了解热化 学方程式的含义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 单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

8、存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 要作用。3.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 计算。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进行有关反应热的 计算,难度中等。4.对燃烧热、中和热、能源等 概念的考查。该考点往往以新信息为载体进行判断性的考查, 试题以选择题为 主,难度较小。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探究考向一 反应热 焓变 【知识梳理】1含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 _,单位是_。 2产生原因H kJmol1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吸热 放热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

9、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1)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_生成物总能量。该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2)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_生成物总能量。该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 热 热 化学 热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要点深化】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判断依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 与生成物总能 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E生成物E反应物0(“”号)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反应 过程 图示或或反应 类型大多数化合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电解质 的电离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C和CO2、C和 H2O(g)的反应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特别提醒】

10、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典例精析】例1 参照反应应BrH2HBrH的能量对对反应历应历 程的示 意图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应为 吸热热反应应B正反应为应为 放热热反应应C加入催化剂剂,该该反应应的反应热应热 增大D从图图中可看出,该该反应应的反应热应热 与反应应途径有关A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图161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从图像中明显看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 量,为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 率,但与反应热无关;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综上分析只有A项正确。误区警示 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 的引发条

11、件(如光照、点燃或加入催化剂)无关,与反应途径 无关。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互动动探究 图图中H_kJmol1。要点提示:吸热为热为 “”号,放热为热为 “”号,则则H117 kJmol1(42 kJmol1)75 kJmol1。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变变式题题 下列变变化一定是放热热的化学反应应的是( ) AH2O(g)=H2O(l) H44.0 kJmol1B2HI(g)=H2(g)I2(g) H14.9 kJmol1C形成化学键时键时 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应D能量变变化如图图162所示的化学反应应D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图162图162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A

12、项,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但属于物 理变化;B项,该反应的H0,是吸热反应;C项,未告 诉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D项,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探究考向二 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1定义义:表示参加反应应的物质质的量和_的关系的化学方 程式。2意义义:表明了化学反应应中的物质变质变 化和_反应时应时 的能 量变变化。如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表示在 25 、101 kPa下,_。 反应热 完全 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13、 mol H2O(l)时释放571.6 kJ的热量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3书书写要求:(1)要注明反应应条件反应热应热 H和测测定条件(温度、压压强)有关。因此,书书写热热化学 方程式时时要注明H的测测定条件。绝绝大多数的H是在25 、 1.01105 Pa下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压强。(2)要注明H的符号和单单位H只能写在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边,单单位kJmol1。若为为放热热反应应,H为为“_”;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若为为吸热热反应应,H为为“_”。(3)要注明物质质的聚集状态态反应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态不同,反应热应热 H就不同。因此, 必须须注明物质质的聚集状态态才能完

14、整地体现现出热热化学方程式的 意义义。注明物质质的聚集状态时态时 气态态用_,液态态用 _,固态态用_,溶液用_。(4)要注意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计量数热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计量数仅仅表示该该 物质质的物质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g l s aq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热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应热 是表示反应应物完全反应时应时 的热热量变变化,与反应应是否可逆无关。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计 量数必须须与H相对应对应 ,即化学计计量数与H成正比。当反应应 逆向进进行时时,其反应热应热 与正反应应的反应热应热 数值值相等,符号相 反。如:2H2H3 第16讲

15、 考向互动探究 【要点深化】1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四看”法 (1)“一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2)“二看”H的“”、“”是否正确; (3)“三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 (4)“四看”反应热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2根据两个热化方程式比较反应热大小时要注意: (1)物质的聚集态及其化学计量数; (2)反应热所带的“”、“”号均具有化学意义,参 与大小比较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典例精析】B 第16讲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1 g C8H18燃烧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态水时时放出48.40 kJ的热热量,则则1 mol C8H18燃烧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态水时时放出的 热热量为为:48.40 kJ1145518 kJ,B项项正确;A、D项项反应热应热 H的数值值与化学计计量数不对应对应 ;C项项反应热应热 H的符号错误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