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33051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和感应空间城市市场空间、社会和感应空间 2 2 传统的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或地 域结构时,着重点是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或称 功能分区。 现代城市地理学除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外,还研究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3 3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赫夫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 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社会区分析 因子生态分析 第三节 城市感应空间分析 感应、环境和行为 居民构想图(城市意向图) 研究感应空间的作用4 4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

2、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 多层商业中心; 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 专业化商业区5 5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1、多层次商业中心结构包括 市中心商业区、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 小区级商业中心、 邻里商业中心、 日用杂货店铺 流动摊贩。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6 6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2、带状商业网点 主要是指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旅游城市 传统的购物街, 主要干道两旁

3、呈带状连续分布的商业网点, 欧美超级公路为提供长途旅游中途稍作休息或者 投宿的带状商业性设施。 这些商业网点所销售的货物以非日常用品为主,顾客 多为游客。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7 7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3、专业化商业街 城市内部一些十分专门化的商业区域。如西方城市常见的 汽车专门区、 印刷品专门区(如书店等)、 娱乐区、 古怪物品专门区(包括古玩店区)、 家具区以及医疗区等。 这种商业区域所销售的货物或者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常用的, 或者只是服务于有特殊需要的顾客。这些行业在地理上聚集 一起,供顾客比较和

4、选择,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否则,零散 分布就没有吸引力,甚至难以存在下去。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8 8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9 9二、加纳(二、加纳(B.J.GarnerB.J.Garner)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型 是在土地价值论的思想基础上于1966年建立起来的。 他通过对不同门槛职能的投标地租分析,探讨了商业中 心的结构,构造出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模式。 模式要点如下: (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 靠近地价

5、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 ,按门槛递减的顺序依次环绕其他的职能活动。 (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 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 (3)随者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 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 (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 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如在街区级职能中,门槛 最高的活动将占据所有街区级职能中地价最高的土地。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1010二、加纳(二、加纳(B.J.GarnerB.J.Garner)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该

6、模式对合理布局城市商业 网点有一定指导意义。 实际情况却表现出商店的位 置并不总是与地价峰值区的 距离有关,地价也不完全取 决于离核心区的距离。还有 其他因素影响地价,如土地 面积的大小、人口和收入分 布、交通和便捷性的不规则 状况等。因此,加纳模式具 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1111三、赫夫(三、赫夫(D.L.HuffD.L.Huff)商业零售引力模式)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1964年赫夫从概率论角度提出了一个计算商业零售范围 的公式,及零售引力模式。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式中PAi 是位于A 区的消费者到零 售店i

7、的机率,而整个地区共有个 零售点;每个店的吸引力分别为S1 ;, Sr ; T 为交通时间或距离,即TA1, TA r ; 为对交通时间或距离的函数, 交 通时间愈长或距离愈远,消费者愈 不愿光顾此商店。零售店的大小, 雇员多少等可用来代表吸引力S, 不过,应根据引力的重要性而对S 加上权数。1212三、赫夫(三、赫夫(D.L.HuffD.L.Huff)商业零售引力模式)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通过这一公式,便可计算出市内各大小 不同的商店群或商业中心对周围地区顾 客达成交易的机率,从而可以了解每一 商业中心的顾客来源,并可通过机率等 值线(Probability Contour)的绘制, 查出每个

8、居民区对不同的商业中心的等 值机率点(Indifference Points),连点 成片即为每个商业网点的市场区域。 应用这个方法除了可以划出城市中重叠 的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外,还可以将每 一居民区的消费能力乘上到每个商业中 心的机率,得出PA1 所代表的实际金额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1313三、赫夫(三、赫夫(D.L.HuffD.L.Huff)商业零售引力模式)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评价 这个模式在大城市规划中也有一定使用价值,可以用于新商 业中心的布点,或规划零售商业的布局。 但这个模式也受到一些批评。 如理论基础薄弱,基本是一个平衡的模式;不能预测动态

9、变化, 只考虑相互作用供应一方,即只考虑消费者对商业中心规 模和便捷性的反作用,而对需求一方,如消费者的感应和 特征都被忽视了等等。因此模式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这个模式仅适用于分析同一层次的商业中心的市场区域和 预测其营业额,不适用于呈带状的商业网点和面向全市的 专门化商业区域,因为这两种非中心形态分布的城市商业 ,其服务对象既包括全城居民,也包括城市居民以外的游 客和郊外居民。1414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 一 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1、邻里(Neighbourhood) 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

10、只需要步行 即可完成,比需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 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2、社区(Community) 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 活共同体。 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类似植物群落。社区人 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体,有明显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社区由邻里构成,但具有比邻里更复杂的动态特征与空间特 征。1515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3、社会区(Social Area) 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 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生活在不同社会区的

11、人 具有不同的特性、观念和行为。反映在空间上,社会 区是由数个社区构成的更大范围的城市均质地域。 社会区不同于城市本身有比较明显的空间范围,也不 同于多数邻里和社区有固定的地物界线,社会区的边 界比较模糊,不易辨认。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1616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4、社会空间(Social Space) 社会学所指的社会空间, 一是英美社会学界的所谓基层社会(Substrate Society),以涂尔干为代表,指的是社会分化, 包括社会地位、宗教和种族的变化; 一是法国社会学界有关邻里和人与人的交往的研 究,以劳韦(C.D.La

12、uwe)为代表。 地理学所指的社会空间, 近似劳韦的观点,不过有明显的地域意义,最小 单位为家庭,较大的为邻里(街坊)、社区,最 大的为城市区域甚至国家。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 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 ,而以社会区为主。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1717一一 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1818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最早研究城市内社会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史域奇(E. Shevky)、 威廉斯(M. Williams)和贝尔(W. Bell)。他们于20 世纪40 年代 末和50 年代初分析了洛杉

13、矶和旧金山的社会区,总结出社会区的主 要形成因素和分析指数。 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史域奇和贝尔认为,随着工业社会规模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的 深入,城市社会出现了三种趋向,导致了社会区的形成。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1919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变化。 表现为劳动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变化,如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减 弱,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增强。 功能分化。 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使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 、生活方式、消费类型、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产生进一步的分 化。工业化促使城市妇女就业增多,大家庭逐步被核心家庭 所代替。 社会组

14、织复杂化。 表现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如人们的流动性加快,年龄和性别 分布状况改变。移民涌入城市,并且同种族或同乡的移民聚 居在一起,对其他种族或异乡人则有排斥倾向,种族隔离加 重。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2020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史域奇和贝尔将这三种趋向 转换成三个概念: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化(家庭状况) 隔离(种族状况)。 这三个概念是形成社会区的 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异呈扇 形; 家庭状况多体现为同心环结构 ; 种族状况一般呈分散的群组分 布。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2121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1.形成

15、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社会空间差异性是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差异性的表现。 社会越是现代化,城市里的人们按经济、家庭、种族 的分化就越强烈,社会区差异就越大。 也就是说,社会空间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社会内 部矛盾的反映,是城市经济发展同城市其它方面发展 不相协调的产物。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2222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2.社会区分析指数 史域奇和贝尔用三组社会描述变量分别表示“社 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三个概念, 并将这三个组变量组合成三个复合指数。 表示社会经济状况的复合指数为职业(体力劳动者比 例)、教育(受教育不到九年的成年人比例); 表示家庭状况的复合指数为生育率、就业妇女(妇女 劳动力的比例)、单身居住者(单身居住者的比例) ; 表示种族状况的复合指数为种族群(少数民族群体的 比例)。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2323二、社会区分析二、社会区分析 史域奇和贝尔的社会区分析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 : 社会区分析没有理论支持; 社会区分析没有解释社会分化怎样决定城市空间结 构。 由于这些不足,社会区分析方法逐渐萎缩。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2424三、因子生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