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康复-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330480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脑血管病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脑血管病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脑血管病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脑血管病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康复-(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的功能障碍脑卒中的功能障碍 与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临床表现运动功能障碍 语言与吞咽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障碍 心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肌力 肌张力 异常运动包括连带运动、联合反应、 异常的姿势反射 不自主运动如偏身舞蹈病及手足徐动 症、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共济 失调 步态异常肌力肌力属于中枢性瘫痪属于中枢性瘫痪 皮质与皮质下大脑中动脉病变。上肢瘫痪明 显,远端为著。顶叶损伤可引起本体感觉障碍 ,右侧损伤时常伴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 。 内囊豆纹动脉病变。典型症状是三偏征,即 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及对侧同向偏盲。偏瘫较 完全。 脑干病变交叉性瘫痪,即同侧肢

2、体瘫痪合并 对侧颅神经损伤。周围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量变) (质变)0 驰缓1 痉挛2 联带运动3 部分分离运动4 分离运动5 正常肌张力肌张力本质是一种位相性牵张反射亢进。 中枢神经损伤,来自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 ,使脊髓水平的牵张反射增强,出现痉挛 。痉挛时的异常肢位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前臂内收 腕关节屈曲 掌指关节屈曲下肢:髋、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内翻、跖屈连带运动上肢 屈肌 伸肌 肩胛带 上举后伸 前方突出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 伸展 前臂 旋后 旋前 腕关节 掌屈 背屈 手指 屈曲、内收 伸展下肢屈肌 伸肌 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

3、、内收、内旋 膝关节 屈曲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 足趾 伸展(背屈) 屈曲(跖屈)联合反应对侧 同侧 上肢 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下肢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 健肢内收 外展 患肢内收外展姿势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抓握反射异常步态异常步态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o 力量减弱或主动肌收缩不能达到足够的 强度 o 肌肉活动的时间和时程发生错误 o 痉挛和肌肉机械性状的变化导致肌肉的 延展性异常平衡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 人体正常的平衡功能包含着两个含义

4、:一是身 体重心分布合理、对称,并且无论在静态、自 动态或他动态下都能保持着这种合理的对称分 布;二是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它反映身体在维 持平衡过程中重心变化的幅度 平衡功能的维持,除了需要人体结构组成的完 整对称外,还取决于:正常的肌张力、适当的 感觉输入、大脑的整合、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 、骨骼肌系统特点特点 姿势不对称脑血管病患者的重心往往偏向一侧,如大 脑半球、丘脑、基底节受损的患者重心偏向健 侧;部分顶叶受损的患者重心偏向患侧。这导 致患者坐立不稳,身体倾斜。步行困难重心由健侧向患侧转移受限患肢负重能力差身体摇晃不稳患侧负重时摇晃范围大,小 脑疾病患者尤为突出脑卒中的继发障碍脑卒中的继发

5、障碍肩手综合征肩痛及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挛缩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质疏松症 直立性低血压 二便障碍肩肩手综合征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 神经性营养障碍,是指脑血管病患者在恢 复期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患侧肩关节疼 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到限制。绝大多 数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期间。 发生机制:颈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学说 肩手泵功能障碍学说腕关节异常屈曲 腕关节过度伸展静脉输液患手外伤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多发生于布氏分期、期肌张力弛缓阶段 发病机制:解剖结构的不稳定性肩关节 固定机构作用的丧失患肢自身重力的牵拉 作用不恰当的护理 临床表现: 肩胛带下沉伴方肩畸形翼 状肩胛从后面看,

6、肩胛骨靠近脊柱,肩胛 下角内收明显并且比另一侧低。 冈上肌、 冈下肌及三角肌的后部明显萎缩。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手 手指能在全ROM内完成 协调的屈伸的时间手功能恢复程度发病当天就能完成几乎可以全部恢复为实用手发病后1个月内完成多为实用手,少为辅助手发病后1-3个月内完成少为辅助手,多为残疾手发病后3个月仍不能完成 多为残疾手上肢发病时 分级6个月后各布氏分级所占的%-30.1849.055.665.669.45012.912.919.3554.850006.7593.7500001000000100下肢发病时 分级6个月后各布氏分级所占的%-27.2734.0920.45

7、4.5413.65017.9424.3210.8146.930007.1492.8600001000000100步行发病初期仰卧位可完成 的试验将来步行恢复的可能性独立 步行辅助 步行可以 步行不能 步行1.空中屈伸膝60- 7020- 3090102.主动直腿抬高44- 5535- 4590103.保持立膝25- 3555- 6590104.上述均不能进行33336033临床评价临床评价运动功能评价,如关节活动度、感觉、反射 、肌力、肌张力等 平衡功能评价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 步态分析 语言交流能力、构音障碍及吞咽功能方面的 评价 职业能力评估 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BrunnstormBr

8、unnstorm运动运动 功能评价功能评价驰缓阶段驰缓阶段 痉挛阶段痉挛阶段滞空现象消失 腱反射亢进腱反射消失或降低 肌张力升高肌张力降低 出现联合反应 联带运动阶段联带运动阶段腱反射亢进肌张力达最高峰上、下肢出现联带运动、手指能充分联合屈曲部分分离运动阶段部分分离运动阶段上肢上肢 1.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2.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3.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 手手 1.手指稍能伸,但达不到全关节活动范围2.拇指能侧捏 下肢下肢 1.坐位,膝屈曲90度时可将脚向后滑行2.坐位,足跟着地,足能背屈分离运动阶段分离运动阶段上肢上肢 1.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2.肩关节屈曲,肘关节旋前3.肘关节伸展、

9、上举 手手 1.手指全范围伸展2.拇指伸展位外展 下肢下肢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2.立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正常阶段正常阶段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正常 精细活动正常Ashworth痉挛量表0级:无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 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级:肌张力稍增高,被动活动患肢到终末端 时有轻微阻力。 2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活动患肢,在大 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 3级:肌张力中度增高,被动活动患肢在整个 ROM均有阻力,活动较困难。 4级:肌张力高度增高,患肢僵硬,阻力很大 ,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 治 疗中风后能康复吗? 需要多少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脑

10、血管病的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 一般来说,脑梗塞在发病后3天、脑出血 在发病后57天就应采取康复治疗。最 近,北美地区提出超早期康复治疗,即 在发病第1天就开始康复与临床药物治疗 同步进行,这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 展方向。通过康复训练,约70-80%病 人可以独立活动,65-70%日常生活 活动可以自理,只有10%的病人留有 严重残疾。中风后能部分痊愈的病人 较为普遍,完全康复的人较少。康复治疗疗效,主要取决于患 者脑部受损部位、程度及是否接受 物理康复治疗的情况。并非所有患 者的康复进程都是一样的。康复进程并不以出院为终点 ,很多患者发现,持续功能锻炼 ,会有进一步恢复。康复治疗的目的v防治

11、并发症 v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 vADL自理、回归家庭、社会及工作 v降低死亡率、提高出院率、减少治疗费 用物理治疗师的作用q提供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制定的治疗。 q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护理、运动方法 。 q预防或减低并发症。 q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康复治疗的原则 早期性:在急性期生命特征稳定就立即开 始,先被动,后主动. 全面性:肢体各个关节,各种肌肉功能都 要运动到. 适量性: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进利.要在病 人体力能接受范围.早期康复措施康复护理 物理疗法(PT) 作业疗法(OT) 言语疗法(ST) 心理疗法 矫形器、支具的使用 理疗、水疗运动功能障碍运动疗法(运动疗法(PTP

12、T)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肌力训练包括健侧、患侧肢体 神经生理学方法Brunnstrom法、Bobath 法、 Rood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法)、运动再学习方法等等 站立及患侧负重训练 步态训练作业疗法(作业疗法(OTOT)、)、 ADLADL训练训练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低频电刺激 、生物反馈、 脑电磁疗法、 激光疗法、冷疗、蜡疗等等 器械运动训练器械运动训练股四头肌椅、站立床、踏车、跑台等等矫形器、支具的使用矫形器、支具的使用影响运动模式三因素o痉挛 o代偿运动 o联合反应Bobath疗法 常用技术1、控制运动的关键点(KP),对痉挛的部分采用反射抑制模式(RIP)进行抑制。2、

13、痉挛被控制后,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太用力的和不引起痉挛的关节运动3、通过平衡、翻正或防护反应引出运动 4、肢体负重并在负重的肢体上取得平衡 5、控住和放置以训练对运动的控制, 6、最后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逐步向正常运动过渡。Bobath治疗原则评价与治疗相结合 对痉挛的处理 增强姿势控制能力 破坏全身性动作范型 避免联合反应Bobath训练方法被动 辅助 辅助 主动 主动 运动 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 运动 运动介助量大 介助量小 姿势控制 随意运动正确运动模式 禁止过力的动作肌肉痉挛只有当痉挛妨碍了一定程度的功能、体 位摆放、生活照顾时才考虑治疗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采

14、取减轻痉挛的 措施,可延缓挛缩的发生,加强康复效 果 轻度的痉挛通过联合应用PT、OT训练、 夹板、矫形器和口服药物等疗法得到有 效治疗PT、OT训练反射性抑制体位的摆放 对痉挛的抑制 被动牵拉 诱发分离运动出现或充分 皮肤感觉刺激 关节负重训练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 NMES、 FES ,可作用于 痉挛肌及拮抗肌 生物反馈疗法 冰疗法作用于主动肌及拮抗肌热疗法 水疗法感觉障碍的康复浅感觉障碍浅感觉障碍用毛刷刺激掌心、足底、电动刷子刷拂、用粗糙 毛巾摩擦皮肤表面,增强感觉输入 深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关节负重训练、牵张肌腱,挤压、定位放置和控 制、Frenkel法皮层复合感觉障碍皮层复合感觉障碍闭目辨

15、识物品、识别物品质地、识别日常生活用 品肩-手综合征早期应注意患者上肢及手的正确摆放,活动时注 意腕关节的保护,避免腕关节处于过度掌屈位, 影响手部静脉回流造成水肿 被动及主动关节活动 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 冰水浸泡法:冰水比为2:1。 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先温水(40度,10分钟 ),再冷水(10度,20分钟) 皮质激素类口服治疗:强地松30mgQd,5-7天 后,逐渐递减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肩胛骨的主动运动训练 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肌力训练,尤其 是岗上肌 无痛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度 的训练 低频电刺激、针灸等康复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卧床期 离床期 步行期卧床期良肢位的摆放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 翻身、卧坐位转移 桥式运动 早期坐位训练离床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