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32319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训练与检测(四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 3 分,共计 51 分。12006 年 7 月 5 日人民网载文强调,农村村干部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清工作方向,工作要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把眼光盯在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上。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22006 年 4 月 28 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代,阶级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利益冲突的对立性,也有利益一致的同一性或和谐性。这体现了( )A世界上的事物包含着

2、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B斗争性就是矛盾双方的利害冲突C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而不是全部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3当新兴阶级夺取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革命,或对自己建立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主动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A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矛盾B旧的生产关系与其上层建筑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42006 年 4 月 28 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对抗性矛盾和处于对抗性阶段的矛盾,必须靠毫不妥协的斗争,靠一方消灭另一方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强制恢复同一性,使矛盾向非对抗

3、性转化;非对抗性矛盾的双方虽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也必须靠不断的斗争或抗争来提高矛盾的同一性,达到稳定或解决矛盾的目的。这主要表明( )A没有矛盾斗争性的一面事物就不能发展B没有矛盾同一性的一面事物就不能发展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并非都是同时存在的52006 年 3 月 21 日新华网报道,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矛盾存在。合作医疗从表面上看,是临时摆脱了看病难的矛盾。从事实上看,矛盾又转到了医疗难上。这启事我们( )矛盾具有斗争性 处处有矛盾 必须正视矛盾 矛盾决定发展A B C D62006 年 5 月 18 日光明网载文指出,既要认识和把

4、握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意分析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不断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勇于站在企业改革的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既要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意分析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这主要是因为( )A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B解放思想就是分析矛盾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72006 年 4 月 27 日青海日报载文指出,我们的思想真的不需要再解放了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克服自满情绪,防止走形式,使我省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真正深入下去,真正取得实效,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

5、魂,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标准和要求,在“行”上用功, “小”上切人, “具体”上着力。上述做法中主要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是( )A克服自满情绪 B在“行”上用功 C在“小”上切人 D在“具体”上着力8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第一要务,和谐稳定成为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发展成为第一要务( )是由阶级矛盾的变化决定的 是由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的是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A B C D9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诸多矛盾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要善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主要矛盾中善

6、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不可分割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02006 年 3 月 19 日中国广播网载文说,科学发展观也要求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A既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又有坚持实践的观点C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两点论D既要反对“一点论” ,又要反对单打一的

7、思想和工作方法11毛泽东同志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作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认为事物内部包含的矛盾特殊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对于解决矛盾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A是两点论的哲学依据 B是矛盾特殊性的原因C是消除矛盾的根本方法D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22006 年 6 月 27 日光明网载文强调,在入党的结构和比例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 ,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因为( )A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B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事物之间毫无共性可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32006 年 4 月 28

8、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人类社会的和谐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和谐社会,不要把和谐社会绝对化、理想化。所谓和谐社会是相对于不稳定或动乱社会而言的,是相对和谐、相对稳定的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社会。这是因为( )没有矛盾的对立性也就没有了统一与和谐 没有矛盾斗争性的一面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A B C D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142006 年 6 月 23 日企业文明月刊载文指出,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形而上学理解,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左右摇摆、走极端,或者使矛盾激化起来,或者将矛盾掩盖起来,最终都会扭曲事

9、物健康成长的真实联系,瓦解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使之走向病态或衰亡。从哲学上看,上述经营管理者受批评是因为他们( )都不能正确处理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都不敢正视矛盾都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其做法都阻碍了客观事物的发展A B C D152006 年 4 月 28 日中国证券网载文说,如果在“十一五”时期我们继续浪费中国特色,不能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和谐社会迢迢无期,等待我们的将是不断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这一认识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联系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如果不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 矛盾的同一性存在于斗争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A B C D16根据

10、列宁的时代观,把握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这样三条:一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时代主题;二是基于主要矛盾运动规律而形成的时代发展趋势;三是在这个时代居于领导地位的阶级的特征及其历史使命。上述时代观的哲学依据有(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A B C D172006 年 6 月陕西省农发行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行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对粮价和贷款不规定上下限,按“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的原则”提供收购信贷资金。该行这样做体现的哲学道

11、理有(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离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A B C D三、简答题 182006 年 7 月 12 日中粮集团发表的文章说,我们既要讲矛盾的普遍性,更要讲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用矛盾的普遍性掩盖矛盾的特殊性。作为我们中粮来讲,无论是集团自身,还是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必须辩证地去分析具体问题,特别是细分自己的行业、战略、流程,使之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问题。(1)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的什么道理?(2)中粮集团为什么强调不能用矛盾普遍性掩盖矛盾的特殊性?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四、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9

12、背景材料: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人类思想史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一种是斗争思维,即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另一种是和谐思维,即认为矛盾双方的统一、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动力。辨题: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则不是。五、论述题 202006 年 6 月 16 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载文指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能单打一只抓经济,甚至要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这样经济和社会都发展不起来。只有紧紧抓住中心,坚持全面发展,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协同性、和谐性。(1)上述“两论”

13、的哲学依据是什么?(2)简要说明上述“两论”的基本内涵。(3)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坚持“两论” 相统一。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开创未来训练与检测(四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4 分。)1C。 2A。B 混淆了矛盾与具体矛盾,C 不为材料所反映,D 本身错误。3C。AB 本身错误, D 与材料不符。4A。B 不是材料表明的主要道理, CD 错误。5B。 6C。AB 本身不科学,D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7D。在“具体”上着力是以矛盾特殊性为依据的,故选 D。8D。错误。倒因为果。9A。BC 不是原因,D 混淆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14、10C。 11D。C 说法错误。12D。 13A。 14B。BC 不是材料中两种不同做法的共同错误。15D。C 本身错误,D 不合题干。16A。领导阶级即统治阶级在社会矛盾中处于主要方面,因此不要漏选 C。17C。C 观点与材料相左。三、简答题(9 分)18(1)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原理。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4 分)(2)认识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如果用矛盾普遍性掩盖特殊性,看不到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这意味着,如果用矛盾普遍性掩盖特殊性,就会阻碍中粮集团具体分析自己的行业、战略、流程等经营管理中面临的现实的具体问题,阻碍每一个业务单元具体分析业务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和要素,使其工作失去针对性,陷入盲目性。(5 分)19(1)无论是矛盾斗争性还是同一性,都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2 分)(2)斗争性与同一性是任何矛盾都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