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0247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之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欢迎加入七彩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教学内容12.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材版本教学课时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3.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教学重点1. 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教学准备修注栏第二课时一一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总结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二问题研讨二问题研讨 1.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

2、的说和做”? 明确: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明确:“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指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如诗篇红烛死水等,是一个诗人。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

3、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闻一多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潜心治学的精神。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明确:“开一剂救济的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是他潜心古代典籍的动力和目的。 七彩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欢迎加入七彩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5.“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明确:“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用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6“深

4、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加点字应如何理解? 明确:“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买相承。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明确:“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8.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

5、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9.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在班上交流。 三小结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四作业四作业1) 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七彩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欢迎加入七彩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