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301703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 3 边城边城导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过程与方法: 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 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 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分

2、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学法指导】 方法:从文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来研究品味小说的语言美。 步骤:自己找到文中的写景的语句动手分析它的好处语言美在何处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 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 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回到

3、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 年病逝于北京。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 ,完成一系列代表作, 如边城 、 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 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 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 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 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 健

4、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二、 边城 (1)原型简介 因为沈从文是凤凰人,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边城就是湖南凤凰,其实不 然。看边城的第一句:“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便有一溪” ,很明显,沈从文所写的“边城” 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图就会发现,整个凤凰县境内并没有“茶峒”这个地方。当你把 视线转移到凤凰县北部的花垣县,在湖南、四川辖市雾都(也就是现在的重庆) 、贵州的交 界处,就会发现“边城”在此。也就是说, “边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不过 2008 年这个镇已经改名为“边城镇”

5、,在之前出版的地图上仍标为“茶峒”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创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 1934 年 4 月 19 日,是作者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 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 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 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 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3)内容精要 在川

6、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 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 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 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 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 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

7、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 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三年前的事,做哥哥的 也着实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 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兄 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 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 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 本以为是大老唱的,大老讲实情讲出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大老坐下水船出了事, 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

8、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 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 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 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 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 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 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 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4)思想内容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

9、”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 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 出湘西人民在“自然” “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 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 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 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 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 种宁静的生活若

10、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 。在 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正因为这“爱”才使得 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 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 (5)文化内涵 作者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 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作者描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

11、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 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 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 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作者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 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 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 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涎( ) 船舷( ) 角隅( ) 火镰( ) 埋( )怨 结( )子 违悖( ) 黑黝黝( ) 奉赠( ) 爱憎

12、( ) 喁喁( ) 放肆( ) 挪移( ) 规矩( ) 眸子( ) 羞惭( ) 孤雏( ) 受酬( ) 莞( )尔 焖( )菜 竹篁( ) 胡诌( ) 茶峒( ) 傩( )送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4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 角是谁?5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展现出来的? 翠翠: 祖父: 天保: 傩送: 顺顺: 三、合作探究 1、 边城这么美,人也这么善良,关系这么和谐,那作者为什么一

13、边在赞美歌颂,却又 一面要把它写成悲剧呢?2、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名字起为边城呢?(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来分析) 【基础达标基础达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违悖(bi) 黑黝黝(yu) 奉赠(zng) B爱憎(zng) 喁喁(y) 放肆(s) C挪移(no) 规矩(j) 眸子(m) D羞惭(chn) 孤雏(ch) 受酬(chu) 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蚩尤 嗤笑 妍媸 嗤之以鼻 B艾蒿 篙子 缟素 稿木死灰 C庭院 游艇 挺拔 铤而走险

14、 D温柔 杂糅 蹂躏 矫揉造作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4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 ) 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 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5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格处缺少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翠翠抱膝坐 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 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 或吁一口气 吁着这种气, 却 把那种东西挪开。 A于 关于 将 不过 无从 B在 关于 才 可是 无从 C于 至于 才 不过 无以 D在 至于 将 可是 无以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 的“湘西小说” 。 B 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