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教学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3007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因素》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因素》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因素》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因素》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因素》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因素》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因素教学案例昌黎六中 牛秀荣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形态的植物,并描述其特点,以仙人掌为例:茎肉质、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刺,表面有蜡质。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植物形态差异原因:沙漠干旱的环境影响了仙人掌的形态和生理,使不耐旱的生物无法生存,也就是水不仅影响到植物形态和生理,还影响到了植物的分布。继续展示温度对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光对植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会发现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由此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无论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受到各种因素(如沙漠中的水,水中的光照情况等)的影响。师生共同归纳出生态因素的概念,并分析得

2、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那么,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大大增强,给予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生物现象的能力,将学生已有的生活感悟转化为科学的生物学观点.接下来,并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就具体的非因素进行探究学习。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图片展示:某海湾不同深度水域的环境对比引导学生观察:200 米以上的海底生机昂然;200 米以下的水域,阴暗凄惨。为什么海底世界会出现 200 米间的环境差异?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书本的中光对植物影响的部分。学生经过阅读思考,了解光的强度能对植物的分布造成影响,一般能做出以下回答: 200 米以下的水域,光无法穿透

3、到达,藻类植物无法生长。以此引导学生继续举例光对植物的影响:首先,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的开花时期有影响。有些植物开花需较长时间的日照,只在春末夏初开花( 师生举例,杜鹃、金银花、蔷薇);有些植物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在秋季开花,如“我花开后百花开”的菊科植物;还有些植物对日照时间的长短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不同季节开花,如月季。其次,在陆地上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阳生植物,如常见的水果、蔬菜、农作物;有的则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 阴生植物,如人参、三七等。相关内容总结完成以后,教师设置一道解图题:曲线 A、B 代表了两种不同光需求的植物,试分析曲线 A、B 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植

4、物,并比较两类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需求的不用之处?通过解图题,使学生回顾有关植物新陈代谢的内容,加强了生物学科内知识的横向联系,并使学生马上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题实践。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解题过程,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那么,在光对植物影响的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生物现象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情境问题。提示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利用他学科知识解释生物现象,使学生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光对动物又有哪些影响呢?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典型的生物示例来进行分析: 教师展示媒体资料,并详细描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激发学生思维。貂、鼬的繁殖 ,了解光照周期对动物繁殖的影响。雷鸟、雪兔

5、换羽、换毛。了解光照长短对动物体色的影响。蛾类的趋光性 ,了解部分动物对光的敏感强度,以及黑光灯的利用。从一系列媒体资料的观察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光对动物的具体影响。相关知识内容介绍完毕以后,教师设置讨论:人类受到光的影响,具体有哪些表现?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将已经理解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光照周期对人类睡眠的影响(日升而做,日落而息) ;光照强度对人类饮食习惯的影响(四川、湖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少见阳光,辣椒有祛风去湿、发汗驱寒之效,因此当地居民都喜欢吃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光照对人类形态特征的影响(肤色)教师提

6、示:光照不仅限于阳光,还来自许多人类制造的工具。它们对生物有那些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中光污染的思考。那么,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师精简的讲授与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的积极思考讨论,以此培养学生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并树立环境意识。并且将有关环境、健康等问题纳入学生视野,使他们从中不仅接受了知识的学习,而且同时接受了价值教育。3、课堂小结、构建网络完成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4、综合扩展、实践应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为学生准备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 6 块,每块马铃薯上都要有芽眼。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光、温度和水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种植马铃薯块的花盆 环境条件 第六天 第九天 第十二天 第十五天1 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号室温,黑暗中,适量浇水3 号 在冰箱内, 适量浇水 4 号室温,光照较暗,适量浇水5 号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6 号室温,光照充足,不浇水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他们揭示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生态因素教学案例昌黎六中 牛秀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