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9811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 3 课 桃花心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 体会。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桃花心木那图片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 学步 骤共性教案

2、 个性设计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 20 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

3、,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 ,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四、作业设计第二课时教 学步 骤 共性教案 个性设计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

4、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默读课文第 4 到第 10 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 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

5、“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 1213 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

6、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6 “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 14 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 理

7、解要点如下:树木的“不确定” ,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 ,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

8、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 ,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 ,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 ,我会想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 ,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 ;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 ;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四、作业设计:板书设计3桃花心木 种树人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