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9403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跨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精品园区、育特色产业、促规模集群威县向新型工业县转型跨越近年来,威县坚持以工业突破、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确定了“ 建精品园区、育特色产业、促规模集群” 的工业突破思路,闯 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县的转型发展、加速崛起之路。2013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21.6%,是2009年的2.5倍;连续三年每年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增长个数邢台市第一。伴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继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后,2013年突破4亿元,以2009年为基数,四年年均增速44%。全力大招商招大商。威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

2、号”工程,坚持主要领导抓、抓主要领导,一月一调度、每季一考评,年度考核百分制中占到70分;四大班子成员、乡局一把手,每半年集中观摩一次,现场点评打分,后进的当场“亮相” 。对投资客商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县性重大会议均请贡献大的客商坐主席台前排,营造“创业有功、招商光荣” 的浓厚氛围。坚持“ 用干部推 动招商、以项目考评 干部” ,把干部推向招商一线,发挥主力军作用。每年招商引资奖励都在400万元以上,提拔重用干部中招商引资突出贡献的占到65%。大力度推进高层招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交替在外招商,乡局“ 一把手” 定期集中招商。同 时,创造性出台 招商引资工作流程,细化为捕捉信息、对接洽谈

3、等6阶段、23个环节,促进招商科学化、规范化。在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传统方式基础上,积极实施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国别产业园招商等高端方式,成立三个招商联络处、五个产业招商分局;与30多家外地商会协会、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聘请120多名商业精英为招商顾问,实现窗口前移、触角延伸,近年来引进项目512个,其中亿元以上60个。全县先后实施省重点项目21个、市重点43个。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威县每年筛选50家重点企业,实行政策、资金、技改等“ 六倾斜” 特殊政策,推 进“扩能增效”;每年确定40家重点企业,瞄准国内或同行业高端开展深度对标。坚持“改造老的、 发 展新的、培育好的 ”,以

4、“3+2(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通用航空、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 为重点,聘请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重点大学专家教授,分别制定了各产业三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五年中期发展规划、十年长期发展规划。立足劳动力充裕、交通便捷优势,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企业达到36家;立足传统优势,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企业达到170家;立足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企业达到182家。通用航空和新型建材两大新兴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乡镇开展“五个一(一个主导种植品种、一个主 导养殖品种、一个产业龙头组织、一个创辅工业园区、一个规模贸易市

5、场)”,各村开展“ 三个一(确立一个主导种植或养殖产业,培育一批创业示范者,组织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活动,出台公职人员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开展“一名科级干部帮扶一个创业实体,两名一般干部帮扶一个创业实体”活动,加快全民创业。完善平台聚引力。威县坚持“做强做大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县城经济,做强做大县城经济首先必须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从无到有建成1个省级2个市级 工业区,形成“ 三区(经济开发区、汽车配件产业聚集区、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鼎立”格局。省 级经济开 发区,入选2013年“河北骄傲代表河北的100张名片” ,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举全县之力搞好,完成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巨腾商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建成6纵12横园区道路68公里,“十一通一平” 面 积达到 20平方公里。并将 11个村划归开发区托管,增强了管理服务能力。强力推进“园中园” 建 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块状经济、循环经济,实施了欧德(国际)汽车、深圳(国际)电子、韩国电子、杭萧工业园等“园中园” 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园列入全省“十二五 ”重点发展园区。 对入驻园区的每个项目都认真开展产业政策、投资强度、纳税贡献、环境影响、节能降耗、社会效益“六项评估” ,严把项 目关口,不符合要求坚决谢绝,宁留空白、不留遗憾。(曹莺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