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概念的发展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49290434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概念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概念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概念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概念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概念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概念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概念的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概念的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 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水果(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概念的质,所反映事物的本质 特征(如脊椎动物内涵是有生命和有 脊椎)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如 脊椎动物包括鸟、鱼、蛇、虎等) 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二)概念的等级和层次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和概括的范 围,从而形成了概念的等级。如“金丝雀” 、“鸟”、“动物”,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 上。 概念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但概念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概念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词表达不同的概念:(三)概念和词二、概念的种类按所

2、包含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1)具体概念:事物指认属性、感知属性形成的概念(2)抽象概念: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例如:把苹果、球、香蕉、口琴等呈现给小孩,要求他们进行分类。小孩如果将苹果、球归一类,将香蕉和口琴归为另一类,则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分类的,这样形成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反之是抽象概念。v 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v 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1、大多通过实例的方式获得。让2岁的孩子看白兔、黄兔、灰兔等。问:这些兔子一样吗? 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 让幼儿找出了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等特征。幼儿知道了“兔子”这一概念,这个概念已舍弃了具体兔子的个性

3、(白、黑、黄、灰等)。 三、幼儿掌握概念的方式v 用同样的方法帮助认识了“狗”,“猫”。帮助幼儿从“兔子”、“狗”、“猫”中抽象出更为一般的 概念“动物”。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通过实例学习的结果。2、个别通过语言理解获得v 1、什么是小鸟?身上长着羽毛,在天中飞的动物。v 2、什么是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v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 式进行。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 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四、幼儿概括的三种水平v动作概括水平 v形象概括水平 v本质抽象概括的水平五、幼儿掌握

4、概念的特点v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始向 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 基本特点: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 象概念发展2、儿童对抽象概念的掌握离不开具体形 象和活动的支持。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 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研究结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 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树”是基本概念,“ 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 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v3、儿童最先掌握基本概念,依次出发 ,上行或下行掌握上级概念或下级概 念。【案例分析】老

5、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 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回到班上,老师问 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的, 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老师又告诉 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 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 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 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如何看待幼儿对“动物”这一 概念的理解?v4、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 念困难。p六.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 展过程。数概念的掌握是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 各种对象中抽出,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为标 志的。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 ) (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