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87017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离焦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小班的分小班的分 离焦虑离焦虑观察对象:(化名)茜茜 小林 小华 年龄:3 岁 班级:小班案例背景: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观察一:茜茜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一步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奶奶,奶奶” 。每当茜茜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奶奶” 。只见茜茜紧紧的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愿放手。奶奶忙哄着芊芊, “好,抱抱你就进去” 。看来,都难舍难分。观察二:小林是每天早早来园,外婆先带着在园里四处玩

2、玩。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 “郑老师,早上好!我来了” 。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了呢。可一到吃饭时间,听到其他孩子哭,小林也跟着哭了, “老师,我要外婆。呜呜老师,你喂我” 。午休时间一到,小林又开始了。 “老师,你打电话给我外婆好不?我要外婆,我不睡觉” 。观察三小华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爸爸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小华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分析1、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的便器与家里的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

3、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2、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道”的刻板形象,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增加了幼儿的恐惧心理。3、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入园前期,大多数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代办。这些“小皇帝” 、 “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家长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幼儿交流,

4、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缓慢,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依依不舍,更有甚者与幼儿一起哭。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 ”家长还把老师比做“大老虎” ,小朋友听后就诱发他紧张、犹豫的心理。4、幼儿自身因素造成。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例:午睡时,不能自己脱衣服;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这时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特别是自身性格内向的幼儿,更是不喜欢接近教师和小朋友,由此就会沉默寡言,社会性焦虑比较强烈观察对象:(化名)茜茜 小林 小华 年龄:3 岁 班级:小班案例背景: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往往会出现

5、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观察一:茜茜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一步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奶奶,奶奶” 。每当茜茜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奶奶” 。只见茜茜紧紧的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愿放手。奶奶忙哄着芊芊, “好,抱抱你就进去” 。看来,都难舍难分。观察二:小林是每天早早来园,外婆先带着在园里四处玩玩。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 “郑老师,早上好!我来了” 。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了呢。可一到吃饭时间,听到其他孩子哭,小林也跟着哭了, “老师,我要外婆。呜呜老师,你喂我” 。午休时间

6、一到,小林又开始了。 “老师,你打电话给我外婆好不?我要外婆,我不睡觉” 。观察三小华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爸爸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小华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分析1、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的便器与家里的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2、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一系列消极

7、的情绪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道”的刻板形象,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增加了幼儿的恐惧心理。3、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入园前期,大多数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代办。这些“小皇帝” 、 “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家长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幼儿交流,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缓慢,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依依不舍,更有甚者与幼儿一起哭。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 ”家长还把老师比

8、做“大老虎” ,小朋友听后就诱发他紧张、犹豫的心理。4、幼儿自身因素造成。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例:午睡时,不能自己脱衣服;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这时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特别是自身性格内向的幼儿,更是不喜欢接近教师和小朋友,由此就会沉默寡言,社会性焦虑比较强烈观察对象:(化名)茜茜 小林 小华 年龄:3 岁 班级:小班案例背景: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观察一:茜茜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一步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奶奶,奶奶” 。每

9、当茜茜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奶奶” 。只见茜茜紧紧的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愿放手。奶奶忙哄着芊芊, “好,抱抱你就进去” 。看来,都难舍难分。观察二:小林是每天早早来园,外婆先带着在园里四处玩玩。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 “郑老师,早上好!我来了” 。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了呢。可一到吃饭时间,听到其他孩子哭,小林也跟着哭了, “老师,我要外婆。呜呜老师,你喂我” 。午休时间一到,小林又开始了。 “老师,你打电话给我外婆好不?我要外婆,我不睡觉” 。观察三小华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爸爸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小

10、华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分析1、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的便器与家里的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2、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道”的刻板形象,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增加了幼儿的恐惧心理。3、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入园前期,大多数孩子在家吃饭、整

11、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代办。这些“小皇帝” 、 “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家长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幼儿交流,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缓慢,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依依不舍,更有甚者与幼儿一起哭。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 ”家长还把老师比做“大老虎” ,小朋友听后就诱发他紧张、犹豫的心理。4、幼儿自身因素造成。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例:午睡时,不能自己脱衣服;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这时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特别是自身性格内向的幼儿,更是不喜欢接近教师和小朋友,由此就会沉默寡言,社会性焦虑比较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