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28301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的原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师德培训学习体会回归道德教育回归道德教育 的原点的原点一直觉得学校德育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尽管我们老师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似乎口头上人人重视,实践中的低效性又饱受指责。德育工作归纳起来两个字,就是烦和难。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题。我们的德育管的太多,而研究的太少,所以总是热热闹闹,零敲碎打却成效不大。德育不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明天诚信教育,过几天,还要礼仪教育、青春期教育等等。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德育,就可以把这些相对独立的,刚性的教育融合在一个德育的文化气场中。那么

2、德育的原点和基础是什么呢?洗尽铅华,任小艾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真理道德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一个习惯教育。培养怎样的习惯为孩子一生奠基呢?任小艾老师也用简单的三句话来概括:一、做人的教育终生自律的习惯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话

3、就挂在松下总裁的办公室中,成为他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见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如果缺失的话,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这个民族就垮了。在我们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怎样用传统的道德文化来培养孩子,养成终生自律的习惯值得我们思考。马加爵之类的例子是活生生的警示牌。二、学习习惯终生自学的习惯。教学不等于讲学,现在的学习都是教师讲学生学。老师不讲,学生就不学了。任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记者,非常推崇魏书生和孙维刚老师,认为没听过他们的课是一种遗憾。因为“我们老师上课,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现在魏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 ”这就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培养孩子终身自觉地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三、

4、生活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的孩子今天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问题日益凸显。像一位福建的母亲乘着飞机到青岛给儿子送馄饨,为儿子洗了 30 双脏袜子的事例决不是个别。一个生活能力为零的孩子,将来怎么承担国家的责任。当然这中间有社会的因素,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任老师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透过层层迷雾,拨开道德教育烦驳的面纱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就是为了孩子,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能明确培养目标,重新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就会明白学习质量固然重要,但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教书育人,宜皆以德育为先。我们就会有新

5、的评价标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栋梁,就得有人是砖,有人是草。只要他是健康的草,只要他是有用的砖,人生就不算虚度了。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知道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孩子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不必让他们整天围着课本作业转,体验到学习与发现的快乐。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会关心他们的生理生活规律,尤其是心理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和个性,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全面发展他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我们就可以从寻找人的成长规律中寻找到教育的规律,让德育真正闪耀人性之光。一直觉得学校德育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尽管我们老师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

6、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似乎口头上人人重视,实践中的低效性又饱受指责。德育工作归纳起来两个字,就是烦和难。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题。我们的德育管的太多,而研究的太少,所以总是热热闹闹,零敲碎打却成效不大。德育不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明天诚信教育,过几天,还要礼仪教育、青春期教育等等。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德育,就可以把这些相对独立的,刚性的教育融合在一个德育的文化气场中。那么德育的原点和基础是什么呢?洗尽铅华,任小艾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真理道德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一个习惯教育。培养怎样的习惯为孩子一

7、生奠基呢?任小艾老师也用简单的三句话来概括:一、做人的教育终生自律的习惯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话就挂在松下总裁的办公室中,成为他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见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如果缺失的话,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这个民族就垮了。在我们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

8、国度,怎样用传统的道德文化来培养孩子,养成终生自律的习惯值得我们思考。马加爵之类的例子是活生生的警示牌。二、学习习惯终生自学的习惯。教学不等于讲学,现在的学习都是教师讲学生学。老师不讲,学生就不学了。任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记者,非常推崇魏书生和孙维刚老师,认为没听过他们的课是一种遗憾。因为“我们老师上课,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现在魏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 ”这就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培养孩子终身自觉地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三、生活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的孩子今天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问题日益凸显。像一位福建的母亲乘着飞机到青岛给儿子送馄饨,为儿子洗了 30 双

9、脏袜子的事例决不是个别。一个生活能力为零的孩子,将来怎么承担国家的责任。当然这中间有社会的因素,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任老师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透过层层迷雾,拨开道德教育烦驳的面纱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就是为了孩子,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能明确培养目标,重新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就会明白学习质量固然重要,但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教书育人,宜皆以德育为先。我们就会有新的评价标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栋梁,就得有人是砖,有人是草。只要他是健康的草,只要他是有用的砖,人生就不算虚度了。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知

10、道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孩子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不必让他们整天围着课本作业转,体验到学习与发现的快乐。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会关心他们的生理生活规律,尤其是心理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和个性,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全面发展他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我们就可以从寻找人的成长规律中寻找到教育的规律,让德育真正闪耀人性之光。一直觉得学校德育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尽管我们老师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似乎口头上人人重视,实践中的低效性又饱受指责。德育工作归纳起来两个字,就是烦和难。究其原因,我认为一

11、个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题。我们的德育管的太多,而研究的太少,所以总是热热闹闹,零敲碎打却成效不大。德育不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明天诚信教育,过几天,还要礼仪教育、青春期教育等等。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从人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德育,就可以把这些相对独立的,刚性的教育融合在一个德育的文化气场中。那么德育的原点和基础是什么呢?洗尽铅华,任小艾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真理道德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一个习惯教育。培养怎样的习惯为孩子一生奠基呢?任小艾老师也用简单的三句话来概括:一、做人的教育终生自律的习惯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12、”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话就挂在松下总裁的办公室中,成为他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见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如果缺失的话,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这个民族就垮了。在我们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怎样用传统的道德文化来培养孩子,养成终生自律的习惯值得我们思考。马加爵之类的例子是活生生的警示牌。二、学习习惯终生自学的习惯。教学不等

13、于讲学,现在的学习都是教师讲学生学。老师不讲,学生就不学了。任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记者,非常推崇魏书生和孙维刚老师,认为没听过他们的课是一种遗憾。因为“我们老师上课,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现在魏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 ”这就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培养孩子终身自觉地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三、生活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的孩子今天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问题日益凸显。像一位福建的母亲乘着飞机到青岛给儿子送馄饨,为儿子洗了 30 双脏袜子的事例决不是个别。一个生活能力为零的孩子,将来怎么承担国家的责任。当然这中间有社会的因素,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有这方面的教育意识。任老

14、师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透过层层迷雾,拨开道德教育烦驳的面纱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就是为了孩子,塑造他们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能明确培养目标,重新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就会明白学习质量固然重要,但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教书育人,宜皆以德育为先。我们就会有新的评价标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栋梁,就得有人是砖,有人是草。只要他是健康的草,只要他是有用的砖,人生就不算虚度了。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知道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孩子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不必让他们整天围着课本作业转,体验到学习与发现的快乐。从德育的原点出发,我们就会关心他们的生理生活规律,尤其是心理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和个性,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全面发展他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我们就可以从寻找人的成长规律中寻找到教育的规律,让德育真正闪耀人性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