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28285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态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下页实验目的课题引入实验简介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课后作业实验内容实验目的1、了解动态法测杨氏模量的原理。2、掌握如何用外推法或近似法测量测试棒的固有频率。3、掌握判别真假共振(即:是否是测试棒共振现象)基本方法。4、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正确表示实验结果。回主页下页上页总结: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的抗拉或抗压能力。回主页下页上页所以:杨氏模量的物理意义:在外力的作用下,当物体的长度 变化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撤去外力之后,物体又能完全恢复 原状。在该限度内,物体的长度变化程度与物体内部恢复力 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注:杨氏模量就是反映该关系的物理量)课题引入杨氏模量:反映材

2、料应变(即单位长度变化量)与物体内 部应力(即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力的大小)之间关系的物理量。因此,此时材料中:应变为单位长度的变化量:应力为单位面积受到的力: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静态法(丝状)和动态法(棒状)。静态法:缺点:不能很真实地反映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对于脆性材料不能用拉伸法测量; 不能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杨氏模量。动态法:优点:能准确反映材料在微小形变时的物理性能:测得值精确稳定; 对软脆性材料都能测定; 温度范围极广(196 +2600)。动态法(共振法)静态法(拉伸法)实验简介所谓 “动态法”就是使测试棒(如铜棒、钢棒)产生弯曲振 动,并使其达到共振,通过共振测量出该种材料的杨氏

3、模 量值。回主页下页上页特殊点特殊点“动态法”通常采用悬挂法或支持法。(本次实验采用)振源接收特殊点特殊点特殊点一次谐频振动特殊点特殊点特殊点特殊点二次谐频振动回主页下页上页特殊点特殊点根据振源的振动频率在不同范围内时,其振动形式相 应的有所不同,当振源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时,其振动形式 为第一种情况(基频振动形式), 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将 逐渐过渡到第二种(1次谐频振动形式)、第三种(2次谐频振动 形式) 本实验采用基频振动形式,因为该振动形式相对简单。固有频率不至一个,而是有多个。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振 动形式,分别为基频固有频率(通常所说的固有频率),1阶 固有频率,2阶固有频率,. .基频振

4、动形式公式中表示测试棒的惯量距,主要与金属杆的几何形状有关, 其惯 量距公式为:动态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l d),试样振动的固有频率取决于它的几何形状、尺寸、质量以及它的杨氏模量。下页回主页上页圆形棒的杨氏模量:矩形棒的杨氏模量:圆管棒的杨氏模量:如果实验中测出一定温度下(如室温)测试棒的固有频率、尺寸、 质量、并知道其几何形状,就可以计算测试棒在此温度时的杨氏模量。实验原理公式中l 为金属杆的长度;m 为金属杆的质量;d 为金属棒的直径,都较容易测量,f 是金属杆的固有频率。本实验测试棒都是圆形金属棒,所以原理公式改写为:注:f 不是金属棒的共振频率,而是金属棒的固有频率。固

5、有频率是金属棒本身固有的属性,一旦金属棒做好之后,其固有 频率也同时确定。不会因外部条件改变而轻易改变。固有频率与共振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共振频率是指当驱动力振动频率非常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 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时的振动频率。(如何测量 f 成为实验的关键)(为什么不是两者相等时达到振幅最大,是因为现实情况不可能是无阻尼的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只与测试棒本身有关;共振频率不仅与测试棒本身有关,还与振动时的阻尼有关。联系:区别:(其中: )或由公式得知,阻尼越小,共振频率与固 有频率之间的将越接近。当阻尼为零时,共 振频率刚好和固有频率相等。但是现实情况是,当支撑点真的 指到节点处时,金属棒却无法

6、继续激 发测试棒振动,即使能振动亦无法接 收到振动信号(即观察不到共振现象), 最终也无法得到节点处共振频率 。节点 振源接收当支撑点指在节点位置时,测量得到的 共振频率就是我们所要的找的固有频率值。因为节点处的阻尼为零,无阻尼自由振动的 共振频率就是测试棒的固有频率。面对理论要求与现实困难的冲突,该如何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近似法和推理法。近似法:阻尼越小,共振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偏移将 越小。虽然阻尼为零的情况在现实不能存在,但尽可能减小 阻尼是可以存在的。因此只要实验中找到节点位置,然后在 节点附近测量其共振频率即可近似为固有频率。节点节点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

7、振源接收节点节点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接收接收振源接收振源推理法:如果在节点附近等间距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共 振频率,那么这些测得的共振频率将遵循某个规律,然后根 据该规律通过作图法获得节点处的共振频率(即固有频率)面对理论要求与现实困难的冲突,该如何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近似法和推理法。近似法:阻尼越小,共振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偏移将 越小。虽然阻尼为零的情况在现实不能存在,但尽可能减小 阻尼是可以存在的。因此只要实验中找到节点位置,然后再 节点附近测量其共振频率即可近似为固有频率。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测量获得基频固有频率之后,代入到 原理公式即可获得杨氏模量

8、。但是原理公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l d)在一定条件下(l d),试样振动的固有频率取决于它的几何形状、 尺寸、质量以及它的杨氏模量。现实情况不太可能达到 l d 的条件,故对原理公式需 要作些适当的修正,即原理公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修正量。T 的大小由查表获得,本实验统一近似取 T =1.008 。径长长比的d/L0.010.020.030.040.05 修正系数K1.0021.0081.0191.0331.051实验内容1正确连接线路并使处于工作状态。2正确判断真假共振(是否是测试棒的共振现象)3分别测量粗铜棒不同刻度处的共振频率。4根据不同刻度处共振现象和共振频率数据判断节点 位置。(排

9、除法)5用近似法测量该测试棒的固有频率。 (支撑点节点附近重复测量6次,注意每测1次转动测试棒1次)6改变试样,分别测量细铜棒和细钢棒的固有频率。回主页下页上页注意事项1因换能器为厚度约为0.10.3mm的压电晶体,用胶粘 在0.1mm左右的黄铜片上构成,故极其脆弱,放置测试棒时一 定要轻拿轻放,不能用力,也不能敲打。2调节支撑点保证测试棒在竖直方向上振动。3信号源换能器(放大器)示波器均应共“地”。回主页下页上页数据处理1因为多次测量频率值,故计算A类不确定度。因为 仪器本身有系统误差,故计算B类不确定度。2正确表示固有频率值。3因为l,d,m,f都有误差,故计算E的间接误差。4正确表示杨氏模量值回主页下页上页课后作业1讨论测量时为何将支撑点放在测试棒的节点附近?2讨论如何判断是否是铜棒发生了共振?回主页上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