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分子材料设计之防老体系

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7KB
约45页
文档ID:49280131
高分子材料设计之防老体系_第1页
1/45

第四章 橡胶的防老体系 (Antiaging)本章主要内容Ø 前言 Ø 橡胶的氧化老化及防护 Ø O3老化重点:引起老化的主要因素,常用橡胶的热氧老化现象、耐老化性顺序及防护难点: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用防老剂前言一.橡胶老化(aging)生胶或硫化胶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 导致了性能的劣化,失去了使用价值二.橡胶老化的现象C在材料表面外观上发生变化C在物理性质上发生变化C在物理机械性能上发生变化C在电性能上发生变化三.橡胶老化的原因C内在原因:由于橡胶大分子链本身存在不饱和双键C外在原因:• 物理因素:热、光、应力等; • 化学因素:氧、臭氧等 四.防老Ø 防老的含义:为延迟和阻滞橡胶老化所采取的措施称 为“老化防护”,即“防老化”Ø 措施:在胶料配方中加入防老剂Ø 对防老剂的要求:防老效果好、不挥发、不迁移、低污染、不变色,与橡胶有较高的相容性,价廉易得;Ø 防老剂分类:• 物理防老剂:如石蜡; • 化学防老剂:如胺类、酚类 五.老化分类热氧化老化 变价金属催化氧化老化氧化老化 催化氧化老化光催化氧化老化臭氧老化疲劳老化六.橡胶的热行为(指通用胶)o 200℃以下:生胶较稳定,能保持较长时间;o 200~300℃:分解,剩余固状物质;o 300℃以上:迅速分解。

但在有氧存在下,即使在室温小,橡胶材料的性能也会逐渐降低,且随着温度升高会加速橡胶的老化(性 能下降更快)∴在热氧老化中,氧是老化的基本因素(基因),而热是老化的促进因素(促因)七.参考书1.《橡胶工业手册》第二分册2.《橡胶化学与物理》3.《橡胶工艺原理》4.《高分子材料老化与防老化》 5.《橡胶工艺学》§1 橡胶的氧化老化及防护氧化老化是橡胶最重要的老化反应,因为橡胶材料主要是在空气中贮存和使用的,所以氧化反应是最基本最普 遍的一种老化现象,现已证明,橡胶中只要有﹤ ﹤ 1%的结合氧就足以使其老化,从而失去使用价值 不饱和碳链橡胶的氧化橡胶的氧化老化分 饱和碳链橡胶的氧化催化氧化一.热氧化老化(thermo oxidative aging)1.氧化现象Ø 软化:NR、IR、IIRØ 硬化:BR、SBR、NBR、CR、EPR老化后,使硫化胶的强度↓,回弹性↓,电绝缘性↓, 硬度↓↑研究氧化程度时采用:• 物理机械性能法• 吸氧(与氧作用)——吸氧曲线2.链烯烃橡胶的吸氧动力学曲线实验得出,链烯烃橡胶氧化时,整个吸氧过程的动力 学曲线和ROOH累积曲线如P.113图4-1 图中1线为吸氧曲线: Ø OA段:诱导期,吸氧较慢,是橡胶的使用期,希望越长越好。

Ø AB段:自动催化氧化期,吸氧很快 Ø BC段:终止期,吸氧又慢了 反映出自由基链反应的特点 从曲线2可见: o 吸氧过程中,ROOH有一峰值,而此峰正好与A点相对应 ,说明橡胶氧化的吸氧速度与ROOH的累积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其实质反映出自动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 auto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o 橡胶物理机械性能变化:OA段不明显;AB段变化较大; BC段已变坏o 总的来说:诱导期长好,斜率低好,终止期斜率低好 3.不饱和橡胶的氧化机理机理:为自动催化自由基连锁反应 RH——代表橡胶▲ 链引发:RH 热 R· + H· ①RH+O2 R· + HOO· ②R·为初级橡胶自由基RH+O2 ROOH ROOH RO· + ·OH ROOH RO2· + H2O RH R· + H2O ③RH R· + ROH R·为次级自由基▲ 链增长:R· + O2 RO2· ④RO2· + RH 最慢 ROOH + R· ⑤R·,RO2·,RO·▲ 链终止:R· + R· R-R ⑥R· + RO2· ROOR ⑦RO2· + RO2· 稳定分子 ⑧4.橡胶热氧化老化的裂解反应和结构化反应▼ 裂解反应:NR、IR、IIR以裂解反应为主,其老化结果是软化发粘。

CH3 CH3~CH2-C=CH-CH2~ 脱α-H ~CH2-C=CH-C·H~CH3 CH3双键移位 ~CH2-C·-CH=CH~ O2 ~CH2-C-CH=CH~ OO·CH3 CH3~CH2-C——CH-CH2-CH2- C-CH=CH~OO· O OCH3 CH3夺取RH上的H ~CH2—C—CH-CH2-CH2—C—CH=CH~O O OOHCH3 CH3~CH2—C + CH—CH2—CH2—C+CH2O+HOOC~O O OO2 O2CHCOOH+CO2 HCOOH▼ 结构化反应:丁二烯类SR,如BR、SBR、NBR、CR等,以交联反应(结构化)为主,结果使表面硬化以BR为例: R~CH2-CH=CH-CH2~ +R· 双键加成 ~CH2-C·H-CH-CH2~R RRH ~CH2-CH-CH-CH2~ nRH ~CH2-CH-CH-CH2~R· (CH2-CH-CH-CH2)n-1~CH2-C·H-CH-CH2~讨论:o 为什么NR以裂解反应为主,而BR以结构化反应为主?NR· CH3~CH2-C·-CH=CH~ 稳定, ∴自由基终止反应慢,能与氧反应形成环化物再裂解。

BR· ~ CH2-C·-CH=CH~ 活泼,∴反应活性高,反应快,自由基自身终止而形成结构化交联产物 o 温度的影响:T↑,有利于裂解反应;T↓,有利于结构化反应例:NR:当T﹥ ﹥ 70℃,易发生裂解反应,胶料软化发粘;T﹤ ﹤ 70℃,易发生结构化反应,胶料定伸强度增加5.橡胶结构对热氧老化的影响★ 主链结构o 不饱和碳主链橡胶(即链烯烃橡胶)⊕ NR和IR:氧化速度快,氧化后主要是分子链裂解,并产生含醛、酮、水等低分子化合物,使制品表面发粘,氧还可继续 扩散氧化⊕ BR:主要发生交联反应,使表面交联密度增大,产生一层硬薄膜,阻止氧进一步渗透,降低吸氧速度⊕ SBR:分子结构中有聚丁二烯链段,故氧化特性与BR相仿 ,其耐老化性比BR好⊕ NBR:分子结构中有聚丁二烯链段,故氧化特性与BR相仿⊕ IIR:低不饱和度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氧化作用⊕ CR:其热氧老化性小于NBR o 饱和碳链橡胶﹡ ﹡ 首先借助热振动使分子链的化学键断裂产生自由基,再引发氧化反应,氧化能力弱;﹡ ﹡ 没有明显的自动催化氧化作用,因只有在高温下才能产 生自由基,而在高温下ROOH很快分解,故不能充分发挥自动催化氧化作用。

因此一般而言,饱和碳链橡胶比不饱和碳链橡胶耐热氧化,即老化性好o 杂链橡胶具有链反应特征,有诱导过程;自动催化氧化作用很不明显一般而言,元素有机高分子对氧极稳定,只有在剧烈条件下才缓慢氧化例:Q中Si-O键能大,故热氧化作用不易进行,耐老化性好★ 取代基结构o 极性大小一般来说,取代基的极性大,分子间作用力大,不易氧化o 电子效应因为氧化反应是失去电子的效应,所以橡胶中若含有供电基团(斥电子基团),就易发生热氧化反应o 位阻效应热氧稳定性随取代基体积的增大而提高★ 交联结构(硫化胶)o S硫化体系的硫化胶对氧化反应有一定的阻滞作用o 交联密度大的硫化胶,热氧稳定性好o 交联密度低的硫化胶,主要看交联键的类型a. 低硫键(单硫键、双硫键),由于键能大,不易断链,故耐氧化作用好;b. 多硫键的键能小,易断链形成自由基,故易氧化二.橡胶氧化的防护1.抗氧剂的作用和分类◆ 作用Ø 延长氧化引发诱导期,即:不生成R·或夺走O2,消除氧的因素——称“堵在前”措施Ø 抑制自动催化氧化过程,即:不让RO2·发生反应或破坏 ROOH——称“止在后”措施◆ 分类Ø 终止链反应型抗氧剂——起“堵在前”的作用。

Ø 破坏氢化过氧化物型抗氧剂——起“止在后” 的作用 ◆ 用量最佳用量(或临界用量)——在减慢吸氧速度前提下的最少用量单用:2phr;并用:3 phr2.抗氧剂的反应机理● 终止链型的抗氧机理此类防老剂都具有不稳定的氢原子,当参与氧化反 应时,易脱出H,与ROO· 或R· 结合而稳定,阻止了这些自由基的引发反应即:这类抗氧剂具有先于橡胶烃 捕捉O2或自由基的能力▼反应机理AH + O2 A· + H O2·AH + R O2· A· + ROOHA· + R O2· ROOAA· + R O· ROA 稳定分子A· + R· RAA· + A· AA▼对抗氧剂的结构要求Ø 要求抗氧剂的结构中含有活泼氢,且A-H键能﹤ ﹤ R-H的键 能,这样AH就能先于RH与O2、R O2·发生反应Ø 脱H后所生成的A·的活性要小些,使它仅能捕捉自由基,而不能引发橡胶的氧化反应Ø 用量:不能太多,只能采用最佳用量∵用量过多的话,抗氧剂本身被氧化成活性自由基,引发RH的氧化反应,即AH + O2 H O2· + A· O2 A O2· ▼抗氧剂——胺类和酚类类别 商品名称 化学名称 防A 苯基-α-萘胺胺 防D 苯基-β-萘胺防RD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类 防4010 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防4010NA 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酚 防264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类 防DOD 4,4′-二羟基联苯o 防老效果a. 胺类防老剂防老效果比酚类好,但胺类有污染变色性,有毒性,酚类基本无毒、无污染。

胺类防老效果好的原因是:—NH、—OHb.不论是胺类还是酚类,引入推电子基团使N-H、O-H的离子性强,利于均裂,脱氢容易,防老效果好c.引入空阻大的基团有利● 破坏ROOH型防老剂的抗氧作用 ▼常用的防老剂:一般为含硫(磷)的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类、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亚磷酸酯类商品名称 化学名称 防MB 2-硫醇基苯并咪唑防NBC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防TNP 3-壬基苯氧基亚磷酸酯▼作用机理o 硫醇类作用机理2R'SH + ROOH ROH + R'SS R'+ H2OOR'SS R'+ 2ROOH R' S S R'+ 2ROH OO R'SR'+ SO2R'SR'+ ROOH R'SR'+ ROHO OR'SR'+ ROOH R'S R'+ ROHOo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的防老机理S S O S(R2N-C-S)2Me ROOH (R2N-C-S-Me-S-C-NR2)OS O O SROOH R2N-C-S-Me-S-C-NR2O OS SMeSO4 + R2N-C-S-C-NR2o 含P化合物的防老机理R3 ' P + ROOH R3 ' PO + ROH或 (R 'O )3 + ROOH (R 'O )3 PO + ROH3.防老剂的并用Ø 加和效应(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