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7940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 1第七章第七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2 2 病虫害及其防治,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及其防治,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 最为薄弱和关键的环节。药用植物种类繁最为薄弱和关键的环节。药用植物种类繁 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以及栽培生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以及栽培生 产中的粗放管理,导致长期以来病虫害及产中的粗放管理,导致长期以来病虫害及 其防治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影响药用植物其防治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影响药用植物 产量和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产量和中药

2、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 强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管理,重视病虫害的强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管理,重视病虫害的 有效防治,是保证药用植物优质、稳产、有效防治,是保证药用植物优质、稳产、 高效的关键措施。高效的关键措施。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3 3第一节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病害药用植物的病害 在药用植物栽培生产或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在药用植物栽培生产或中药材贮藏过程中 ,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 影响,正常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和干扰,从影响,正常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和干扰,从 生理机能到形态构造上发生一系列反常的生理机能到形态构造上发生一系

3、列反常的 病变现象,称为病害。药用植物病害与其病变现象,称为病害。药用植物病害与其 他作物病害在病原病因、症状特点、发生他作物病害在病原病因、症状特点、发生 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上基本相同。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上基本相同。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4 4一、一、 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 药用植物染病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在外部药用植物染病后,内部生理活动和在外部 形态上表现出来的病变现象称症状,症状形态上表现出来的病变现象称症状,症状 包括病状和病症。药用植物染病后所表现包括病状和病症。药用植物染病后所表现 出的反常状态叫病状,病原物在药用植物出的反

4、常状态叫病状,病原物在药用植物 发病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结构为病症。非发病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结构为病症。非 侵染性病害通常没有病症。一般来说,病侵染性病害通常没有病症。一般来说,病 状较易被发现,而病症要在病害发展到某状较易被发现,而病症要在病害发展到某 一阶段才能表现出来。药用植物的各种病一阶段才能表现出来。药用植物的各种病 害都有其一定的症状和发病特点。害都有其一定的症状和发病特点。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5 5 1 1 变色变色 变色是药用植物染病部位细胞内色素变色是药用植物染病部位细胞内色素 发生变化,表现出植物体全部或局部褪绿、变黄发生变化,表现出植物

5、体全部或局部褪绿、变黄 、变紫等。变色主要是由于营养失调或某些病原、变紫等。变色主要是由于营养失调或某些病原 物侵染所致。物侵染所致。 2 2 斑点斑点 斑点是药用植物染病后造成局部细胞斑点是药用植物染病后造成局部细胞 组织坏死,局部形成一定颜色、形状以及纹理的组织坏死,局部形成一定颜色、形状以及纹理的 病斑,多发生在茎、叶、果实或种子等器官的染病斑,多发生在茎、叶、果实或种子等器官的染 病部位,有些病斑到后期脱落形成穿孔。如人参病部位,有些病斑到后期脱落形成穿孔。如人参 黑斑病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黑斑病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 规则形、稍有轮纹的病斑。规则形、稍有

6、轮纹的病斑。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6 6 3 3 腐烂腐烂 腐烂多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药用腐烂多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药用 植物各器官发生的腐烂坏死现象。可分为植物各器官发生的腐烂坏死现象。可分为 干腐、湿腐、软腐、根腐及茎基腐等。干干腐、湿腐、软腐、根腐及茎基腐等。干 腐通常无异味,湿腐常在病变部位产生特腐通常无异味,湿腐常在病变部位产生特 殊的酸、臭味。有些幼苗常因茎基干腐而殊的酸、臭味。有些幼苗常因茎基干腐而 造成造成“ “立枯病立枯病“ “,有些因茎基四周腐烂缢缩造,有些因茎基四周腐烂缢缩造 成成“ “猝倒猝倒“ “。如白术立枯病导致幼苗茎基部出。如白术立枯病导

7、致幼苗茎基部出 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茎部坏死收缩,地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茎部坏死收缩,地 上部分萎蔫,最后幼苗倒伏死亡。上部分萎蔫,最后幼苗倒伏死亡。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7 7 4 4 萎蔫萎蔫 萎蔫除部分生理原因外,多由萎蔫除部分生理原因外,多由 真菌,少数由细菌或线虫寄生所致,典型真菌,少数由细菌或线虫寄生所致,典型 的萎蔫是由于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受病害的萎蔫是由于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受病害 侵染后输导组织被大量菌体堵塞,使地上侵染后输导组织被大量菌体堵塞,使地上 部分缺水而表现出全株或局部不可恢复的部分缺水而表现出全株或局部不可恢复的 永久萎蔫。如红花枯

8、萎病、毛花洋地黄枯永久萎蔫。如红花枯萎病、毛花洋地黄枯 萎病等。萎病等。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8 8 5 5 畸形畸形 畸形是药用植物受病原物寄生的刺激畸形是药用植物受病原物寄生的刺激 ,局部引起生长异常的现象。其中使细胞异常分,局部引起生长异常的现象。其中使细胞异常分 裂、生长过度者称增生型或刺激型,表现为病部裂、生长过度者称增生型或刺激型,表现为病部 呈现肿瘤、疮痂等,如地黄根线虫病使其根块停呈现肿瘤、疮痂等,如地黄根线虫病使其根块停 止膨大、须根增多,变形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止膨大、须根增多,变形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 导致病株叶枯黄或落叶。有的使病株生

9、长发育受导致病株叶枯黄或落叶。有的使病株生长发育受 到抑制称矮缩型或抑制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卷到抑制称矮缩型或抑制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卷 叶、缩叶、扭曲等,如百合病毒病导致病株叶片叶、缩叶、扭曲等,如百合病毒病导致病株叶片 卷曲、病斑坏死、植株矮化、急性落叶,严重者卷曲、病斑坏死、植株矮化、急性落叶,严重者 病株枯萎死亡。病株枯萎死亡。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9 9二、二、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 ( (一一) ) 非侵染性病原非侵染性病原 ( (二二) ) 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01

10、0按照病因不同,可以分为:按照病因不同,可以分为: 药用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药用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 传性病害或生理病害。传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 :大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或冻害;大气:大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或冻害;大气 物理现象造成的伤害,如风、雨、雷电、雹害等物理现象造成的伤害,如风、雨、雷电、雹害等 ;大气与土壤水分和湿度的过多与过少,如旱、;大气与土壤水分和湿度的过多与过少,如旱、 涝灾害;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如涝灾害;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如 密度过大、播种过早或过迟、杂草过多等造

11、成苗密度过大、播种过早或过迟、杂草过多等造成苗 瘦发黄,矮化及不结实等各种病态。瘦发黄,矮化及不结实等各种病态。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 恶化所致病害:肥料元素供应过多或不足,如营恶化所致病害:肥料元素供应过多或不足,如营 养失调症或缺素症;养失调症或缺素症;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111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环境因素主要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环境因素主要 有以下方面:有以下方面: 1 1 温度温度 2 2 湿度湿度 3 3 光照光照 4 4 土壤和空气的成分土壤和空气的成分 5 5 药害药害 6 6 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

12、遗传性病害。遗传性病害。 7 7 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212( (二二) ) 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 药用植物的侵染性病原是病原生物。目前药用植物的侵染性病原是病原生物。目前 已知的药用植物病原生物有真菌、细菌、已知的药用植物病原生物有真菌、细菌、 病毒、类菌原体、寄生性线虫及寄生性种病毒、类菌原体、寄生性线虫及寄生性种 子植物等。子植物等。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3131 1 病原真菌病原真菌 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病害绝大部分是由真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病害绝大部分

13、是由真 菌引起的。致病真菌的种类繁多,在药用菌引起的。致病真菌的种类繁多,在药用 植物栽培中,能引起多种严重病害,真菌植物栽培中,能引起多种严重病害,真菌 病害的症状多为枯萎、坏死、斑点、腐烂病害的症状多为枯萎、坏死、斑点、腐烂 、畸形及瘤肿等。较为常见的致病真菌种、畸形及瘤肿等。较为常见的致病真菌种 类及其致病特点是:类及其致病特点是: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414 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Masti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Zygomycotina) 担子菌亚门担子菌亚门(B

14、asidiomycotina)(Basidi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Asc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Deuteromycotina) 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5152 2 病原细菌病原细菌 药用植物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性都不如真菌和药用植物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性都不如真菌和 病毒病害,细菌性病害多为急性坏死病,呈现腐病毒病害,细菌性病害多为急性坏死病,呈现腐 烂、斑点、枯焦、萎蔫等症状。在潮湿情况下常烂、斑点、枯焦、萎蔫等症状。在潮湿情况下常 从病部溢出黏液从病

15、部溢出黏液( (菌脓菌脓) ),细菌性腐烂常散发出特,细菌性腐烂常散发出特 殊的腐败臭味。其中假单胞杆菌多引起药用植物殊的腐败臭味。其中假单胞杆菌多引起药用植物 叶枯和腐烂,如人参细菌性烂根、白术枯萎病;叶枯和腐烂,如人参细菌性烂根、白术枯萎病; 野杆菌多引起瘤肿和根畸形;欧氏杆菌引起植物野杆菌多引起瘤肿和根畸形;欧氏杆菌引起植物 萎蔫、软腐和叶片坏死等,如浙贝母、人参、天萎蔫、软腐和叶片坏死等,如浙贝母、人参、天 麻等软腐病等都是生产上的较难解决的问题。麻等软腐病等都是生产上的较难解决的问题。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第七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616 3 3 病原病毒、类菌原体病原病毒

16、、类菌原体 目前,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发生相当普遍,寄生性目前,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发生相当普遍,寄生性 强、致病力大、传染性高,能改变寄主的正常代强、致病力大、传染性高,能改变寄主的正常代 谢途径,是寄主细胞内合成的核蛋白变为病毒的谢途径,是寄主细胞内合成的核蛋白变为病毒的 核蛋白,所以受害植株一般在全株表现出系统性核蛋白,所以受害植株一般在全株表现出系统性 的病变。病毒性病害的常见症状有花叶、黄化、的病变。病毒性病害的常见症状有花叶、黄化、 卷叶、缩顶、丛枝矮化、畸形等。例如,北沙参卷叶、缩顶、丛枝矮化、畸形等。例如,北沙参 、白术、桔梗、太子参、白花曼陀罗和八角莲的、白术、桔梗、太子参、白花曼陀罗和八角莲的 花叶病;独角莲、黄花败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