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273534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的味道年的味道家乡春节习俗家乡春节习俗按老家的风俗过完农历正月十七年就算彻底过完了,这年马上就要过完了,可是没有感觉到年的味道。记得小时候过年,扫房子:母亲会在头上顶一件旧衣服,拿着拿扫帚把房子的四周都扫一遍,在墙角还有小的蜘蛛网。我会在家里的大水盆里压上一盆水,然后把客厅的塑料花放进去好好的清洗一下,还有那个经常被别家借去的带有红双喜的茶盘,据说是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候买的,是搪瓷的,很漂亮。赶年集:街上很热闹,不算宽的街道上挤满了人,各自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街道上到处是卖春联和鞭炮的,一片喜气的红色,还有很多卖鱼的,都是极其新鲜的鱼,走在街上,老远都能闻见干菜店里花椒大料的味道,有人闻不惯

2、,但我很享受这种味道。过完小年后的某一天,我们会被大人带着去买新衣服,虽然都是廉价不知名的牌子,但真的很开心。那时候我们一直盼着到中午,因为这样可以在街上吃一顿饭,米线、炝锅面之类的,现在这些东西是经常吃的,但再感受不到当初的滋味了。过油:赶了几天的集,该买的东西齐备了,到二十九那天,大部分的家庭就开始过油了,炸丸子、炸酥肉、炸莲夹、炸排骨、炸鸡子、炸麻叶(面里放上芝麻和好,擀成薄片,放油里炸).,如果邻里有炸其他新鲜玩意儿的,会端一点给大家尝尝。我们家里总是母亲烧火,父亲在锅台前炸,我们干什么呢?不会闲着的,烧火的柴不够了,我们去楼梯下的储藏室里再装一筐,把从地里刨出来的葱、芫荽、蒜苗、青菜

3、都择出来,放在大盆里洗干净,等到过年的时候随用随取。灶火里(方言,我们叫厨房为“灶火” )不断飘出香味,我们的鼻子很灵,眼睛也时不时地瞄着父亲的手,当他把笊篱中的东西放到竹筐里的时候,我们就喜笑颜开的跑到厨房,母亲这时候会说:“吃吧,刚出锅的” ,父亲则有些严厉的说:“嘴都没闲着,吃放时候再吃吧!”我们才不管那么多,母亲的话音未落,我们已经把手伸进了竹筐里。当然了,父亲不是不让我们吃,他只是怕我们消化不良,过不好年,很多时候他也会说:“来,妮儿尝尝,看咸甜咋样!” (老家说盐放少了不叫“淡” ,而是说成“甜” )买肉、收拾饺子馅: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吃饺子是春节的风俗,到三十那天,我们就开始包饺

4、子了,母亲和面,父亲调馅儿,我的父亲在我们村里很会做饭,小时候很佩服他能用鼻子闻出来馅儿的咸甜,到下午,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父亲很少参与到这一项上来,一般都是我和母亲包。包饺子时,有些人家会在饺子里包上钱币,我总是把个别的饺子里全包成肉,觉得谁吃到了会很幸运。 (当然了,我特别喜欢自己能吃到,哈哈.)除夕熬年就不再说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十晚上客厅里不开灯,条几(家具的一种)上放上两根粗粗的红蜡烛,很美丽.大年初一:这一天所有人都不干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男的去搓麻将,女的也不会说什么,因为是大年初一,大家都讲究和气为贵,后来妇女们也有搓麻将的了,这事就变得再平常不过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村里

5、乱窜,有放小炮的,有追逐打闹的,我最喜欢的事是可以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去代销点买东西,那感觉真是惬意.初二:这天我们是一定要去外婆家的,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母亲骑着一辆自行车前边坐着弟弟,后边坐着我,车的旁边带着回娘家的礼品。外公会给我们十元钱的压岁钱,那时候十元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巨款了,大部分的亲戚给的是五元或者两元钱。说起外公,我很想他,他很亲我们,到后来大家慢慢变得富裕了,有人开始给五十了,但外公虽然还是给我们表姐妹几个每人十元,我们依然觉得那是最多的钱。到后来我长大了没人再给了,但外公还是依旧,直到他辞世初三、四、五、六这几天就是大家相互走亲戚了。平时很少走动的亲戚也会在这几天找时间走走,叙

6、叙旧,相互之间带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大家都有一种礼轻人意重的情分在里面。初一到初五什么活都不干,初六是大开市,一挂鞭炮后,大家该干活的干活,该出车的出车,说的是到十五年才结束,但辛勤的农民已经开始一年的劳作了。.如今又是一年,可是在这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我找不到年的踪迹,感受不到年的味道,体会不到那种传统中带有淳朴气息的节日气氛,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吗?难到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吗?不得不感叹有些东西确实已经渐行渐远,成为我们忘却不了的回忆.按老家的风俗过完农历正月十七年就算彻底过完了,这年马上就要过完了,可是没有感觉到年的味道。记得小时候过年,扫房子:母亲会在头上

7、顶一件旧衣服,拿着拿扫帚把房子的四周都扫一遍,在墙角还有小的蜘蛛网。我会在家里的大水盆里压上一盆水,然后把客厅的塑料花放进去好好的清洗一下,还有那个经常被别家借去的带有红双喜的茶盘,据说是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候买的,是搪瓷的,很漂亮。赶年集:街上很热闹,不算宽的街道上挤满了人,各自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街道上到处是卖春联和鞭炮的,一片喜气的红色,还有很多卖鱼的,都是极其新鲜的鱼,走在街上,老远都能闻见干菜店里花椒大料的味道,有人闻不惯,但我很享受这种味道。过完小年后的某一天,我们会被大人带着去买新衣服,虽然都是廉价不知名的牌子,但真的很开心。那时候我们一直盼着到中午,因为这样可以在街上吃一顿饭,米

8、线、炝锅面之类的,现在这些东西是经常吃的,但再感受不到当初的滋味了。过油:赶了几天的集,该买的东西齐备了,到二十九那天,大部分的家庭就开始过油了,炸丸子、炸酥肉、炸莲夹、炸排骨、炸鸡子、炸麻叶(面里放上芝麻和好,擀成薄片,放油里炸).,如果邻里有炸其他新鲜玩意儿的,会端一点给大家尝尝。我们家里总是母亲烧火,父亲在锅台前炸,我们干什么呢?不会闲着的,烧火的柴不够了,我们去楼梯下的储藏室里再装一筐,把从地里刨出来的葱、芫荽、蒜苗、青菜都择出来,放在大盆里洗干净,等到过年的时候随用随取。灶火里(方言,我们叫厨房为“灶火” )不断飘出香味,我们的鼻子很灵,眼睛也时不时地瞄着父亲的手,当他把笊篱中的东西

9、放到竹筐里的时候,我们就喜笑颜开的跑到厨房,母亲这时候会说:“吃吧,刚出锅的” ,父亲则有些严厉的说:“嘴都没闲着,吃放时候再吃吧!”我们才不管那么多,母亲的话音未落,我们已经把手伸进了竹筐里。当然了,父亲不是不让我们吃,他只是怕我们消化不良,过不好年,很多时候他也会说:“来,妮儿尝尝,看咸甜咋样!” (老家说盐放少了不叫“淡” ,而是说成“甜” )买肉、收拾饺子馅: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吃饺子是春节的风俗,到三十那天,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母亲和面,父亲调馅儿,我的父亲在我们村里很会做饭,小时候很佩服他能用鼻子闻出来馅儿的咸甜,到下午,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父亲很少参与到这一项上来,一般都是我和母亲

10、包。包饺子时,有些人家会在饺子里包上钱币,我总是把个别的饺子里全包成肉,觉得谁吃到了会很幸运。 (当然了,我特别喜欢自己能吃到,哈哈.)除夕熬年就不再说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十晚上客厅里不开灯,条几(家具的一种)上放上两根粗粗的红蜡烛,很美丽.大年初一:这一天所有人都不干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男的去搓麻将,女的也不会说什么,因为是大年初一,大家都讲究和气为贵,后来妇女们也有搓麻将的了,这事就变得再平常不过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村里乱窜,有放小炮的,有追逐打闹的,我最喜欢的事是可以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去代销点买东西,那感觉真是惬意.初二:这天我们是一定要去外婆家的,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母亲骑着一辆自行

11、车前边坐着弟弟,后边坐着我,车的旁边带着回娘家的礼品。外公会给我们十元钱的压岁钱,那时候十元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巨款了,大部分的亲戚给的是五元或者两元钱。说起外公,我很想他,他很亲我们,到后来大家慢慢变得富裕了,有人开始给五十了,但外公虽然还是给我们表姐妹几个每人十元,我们依然觉得那是最多的钱。到后来我长大了没人再给了,但外公还是依旧,直到他辞世初三、四、五、六这几天就是大家相互走亲戚了。平时很少走动的亲戚也会在这几天找时间走走,叙叙旧,相互之间带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大家都有一种礼轻人意重的情分在里面。初一到初五什么活都不干,初六是大开市,一挂鞭炮后,大家该干活的干活,该出车的出车

12、,说的是到十五年才结束,但辛勤的农民已经开始一年的劳作了。.如今又是一年,可是在这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我找不到年的踪迹,感受不到年的味道,体会不到那种传统中带有淳朴气息的节日气氛,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吗?难到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吗?不得不感叹有些东西确实已经渐行渐远,成为我们忘却不了的回忆.按老家的风俗过完农历正月十七年就算彻底过完了,这年马上就要过完了,可是没有感觉到年的味道。记得小时候过年,扫房子:母亲会在头上顶一件旧衣服,拿着拿扫帚把房子的四周都扫一遍,在墙角还有小的蜘蛛网。我会在家里的大水盆里压上一盆水,然后把客厅的塑料花放进去好好的清洗一下,还有那个经常被别家借去的带

13、有红双喜的茶盘,据说是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候买的,是搪瓷的,很漂亮。赶年集:街上很热闹,不算宽的街道上挤满了人,各自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街道上到处是卖春联和鞭炮的,一片喜气的红色,还有很多卖鱼的,都是极其新鲜的鱼,走在街上,老远都能闻见干菜店里花椒大料的味道,有人闻不惯,但我很享受这种味道。过完小年后的某一天,我们会被大人带着去买新衣服,虽然都是廉价不知名的牌子,但真的很开心。那时候我们一直盼着到中午,因为这样可以在街上吃一顿饭,米线、炝锅面之类的,现在这些东西是经常吃的,但再感受不到当初的滋味了。过油:赶了几天的集,该买的东西齐备了,到二十九那天,大部分的家庭就开始过油了,炸丸子、炸酥肉、炸莲

14、夹、炸排骨、炸鸡子、炸麻叶(面里放上芝麻和好,擀成薄片,放油里炸).,如果邻里有炸其他新鲜玩意儿的,会端一点给大家尝尝。我们家里总是母亲烧火,父亲在锅台前炸,我们干什么呢?不会闲着的,烧火的柴不够了,我们去楼梯下的储藏室里再装一筐,把从地里刨出来的葱、芫荽、蒜苗、青菜都择出来,放在大盆里洗干净,等到过年的时候随用随取。灶火里(方言,我们叫厨房为“灶火” )不断飘出香味,我们的鼻子很灵,眼睛也时不时地瞄着父亲的手,当他把笊篱中的东西放到竹筐里的时候,我们就喜笑颜开的跑到厨房,母亲这时候会说:“吃吧,刚出锅的” ,父亲则有些严厉的说:“嘴都没闲着,吃放时候再吃吧!”我们才不管那么多,母亲的话音未落

15、,我们已经把手伸进了竹筐里。当然了,父亲不是不让我们吃,他只是怕我们消化不良,过不好年,很多时候他也会说:“来,妮儿尝尝,看咸甜咋样!” (老家说盐放少了不叫“淡” ,而是说成“甜” )买肉、收拾饺子馅: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吃饺子是春节的风俗,到三十那天,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母亲和面,父亲调馅儿,我的父亲在我们村里很会做饭,小时候很佩服他能用鼻子闻出来馅儿的咸甜,到下午,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父亲很少参与到这一项上来,一般都是我和母亲包。包饺子时,有些人家会在饺子里包上钱币,我总是把个别的饺子里全包成肉,觉得谁吃到了会很幸运。 (当然了,我特别喜欢自己能吃到,哈哈.)除夕熬年就不再说了,印象最深刻

16、的是,三十晚上客厅里不开灯,条几(家具的一种)上放上两根粗粗的红蜡烛,很美丽.大年初一:这一天所有人都不干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男的去搓麻将,女的也不会说什么,因为是大年初一,大家都讲究和气为贵,后来妇女们也有搓麻将的了,这事就变得再平常不过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村里乱窜,有放小炮的,有追逐打闹的,我最喜欢的事是可以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去代销点买东西,那感觉真是惬意.初二:这天我们是一定要去外婆家的,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母亲骑着一辆自行车前边坐着弟弟,后边坐着我,车的旁边带着回娘家的礼品。外公会给我们十元钱的压岁钱,那时候十元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巨款了,大部分的亲戚给的是五元或者两元钱。说起外公,我很想他,他很亲我们,到后来大家慢慢变得富裕了,有人开始给五十了,但外公虽然还是给我们表姐妹几个每人十元,我们依然觉得那是最多的钱。到后来我长大了没人再给了,但外公还是依旧,直到他辞世初三、四、五、六这几天就是大家相互走亲戚了。平时很少走动的亲戚也会在这几天找时间走走,叙叙旧,相互之间带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大家都有一种礼轻人意重的情分在里面。初一到初五什么活都不干,初六是大开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