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7051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如何处理输血既要求安全(血型不合时会发生输血反应)又要有效(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后输入的红细胞会被破坏) 。一百多年以前,动物与人之间输血,人与人之间随机输血,导致三分之一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使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如何安全输血。 一、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输血反应通常是由血型不合而造成的,有以下四种表现:(1)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 30 分钟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 ,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升高。多由 ABO 以外血型不合引起的, Rh 血型尤其最

2、为常见,严重者 2 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3)单纯表现为输血无效型。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并未感到不良反应,但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次日开始下降,这种病例属于迟发性溶血性反应,见于 ABO 以外,以 kidd、Duffy 等血型不合所致。(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这是由于供、受者 HLA 不合,输血后供者血成分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视受者为“异已” ,产生抗体“排斥异已”,实质上与骨髓移植后发生的 GVHD 机理相同。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死亡。由于发病缓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来解释

3、,极容易漏诊。二、输血反应的诊断发生输血反应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2、采病人血及血袋剩余血送血库检测分析;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4、抢救病人;(2)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进行分析:1、复核用血申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2、复核患者 ABO 血型;3、复核输血前留下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 ABO 血型; 4、进行交叉配血;5、进行 Rh 血型检定;三、临床医生对出现输血反应的诊断思路 1、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寒战、高热、心慌等临床表现应注意是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考虑是否是 ABO 血型不合引起。

4、2、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达不到预期值时,应分析患者体内血的去向,要注意是否有内出血或胃肠道隐性失血(外伤失血除外) 。3、输血后 2 周内患者血红蛋白“不符合规律”的降低,要警惕迟发性输血反应。患者多为反复输血或有妊娠史者,应考虑 GVHD。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处理时间2010-12-5 15:54 【大 中 小】【 我要纠错】输血既要求安全(血型不合时会发生输血反应)又要有效(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后输入的红细胞会被破坏)。一百多年以前,动物与人之间输血,人与人之间随机输血,导致三分之一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使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如何安全输血。一、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输血反应通常是由血型不合而造成的,

5、有以下四种表现:(1)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 30 分钟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 ,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升高。多由 ABO 以外血型不合引起的,Rh 血型尤其最为常见,严重者 2 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3)单纯表现为输血无效型。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并未感到不良反应,但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次日开始下降。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这种病例属于迟发性溶血性反应,见于 ABO 以外,以 kidd、Duffy 等血型不合所致。(4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

6、主病(GVHD )。这是由于供、受者 HLA 不合,输血后供者血成分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视受者为“异已” ,产生抗体“排斥异已”,实质上与骨髓移植后发生的 GVHD 机理相同。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死亡。由于发病缓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来解释,极容易漏诊。二、输血反应的诊断(1)发生输血反应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2、采病人血及血袋剩余血送血库检测分析;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4、抢救病人;(2)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进行分析:

7、1 、复核用血申单、血袋标签、医学教| 育网| 收集整理交叉配血记录;2、复核患者 ABO 血型;3、复核输血前留下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 ABO 血型;4、进行交叉配血;5、进行 Rh 血型检定;三、临床医生对出现输血反应的诊断思路1、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寒战、高热、心慌等临床表现应注意是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考虑是否是 ABO 血型不合引起。2、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达不到预期值时,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应分析患者体内血的去向,要注意是否有内出血或胃肠道隐性失血(外伤失血除外)。3、输血后 2 周内患者血红蛋白 “不符合规律”的降低,要警惕迟发性输血反应。患者多为反复输血或有妊娠史者

8、,应考虑 GVHD。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意义2010-12-5 15:49 【大 中 小】【 我要纠错】核心提示: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肝、肠、胎盘等组织中。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人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 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肝、肠、胎盘等组织中。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人血液,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

9、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受到破坏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可以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两类。1.3.1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多由于血型的书写、检测、核对等人为的错误造成的,其发病原因如下。(1)免疫性溶血反应:ABO 血型不合:抗体为 IgM 抗体,为天然完全抗体,主要引起血管内溶血;Rh 血型不合:抗体为 IgG 抗体,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主要引起血管外溶血;其他血型系统不

10、合引起的溶血;献血者间血型不合: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多个献血员的血液。(2)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指低渗液体输入、冰冻或过热破坏红细胞等,临床较少见。1.3.2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患者多因在几个月或几年前输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产生了“回忆性抗体”,再次输血时,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增高,即可溶解输入的红细胞。多由 ABO 以外血型不合引起,尤其以 Rh 血型不合最为常见,严重者 2 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等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最好的预防是严格准确地进行输血前试验,包括 ABO 血型正反定型、RhD 定型、交叉配血试验。

11、交叉配血试验应包括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试验,如抗球蛋白试验、酶、聚凝胺等试验。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应做不规则抗体筛选。每次输血前所用血标本只能在输血前 48h 内抽取。此外,要认真遵守输血制度,严防在书写、登记、标签和核对等环节上发生错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输液、输血小组或专人进行输血。 由输血引起的其他反应虽不多见,但反应类型颇多。如出现全身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异物输入引起的空气栓塞和异物栓塞,过快和过量输血引起血液循环负荷过大、枸橼酸中毒、高血钾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及输血引起的诸多传染病等。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探讨作者:张志坚,朱小敏,邱雪立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

12、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标准以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 96 例骨疾病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控情况的分析。观察糖尿病患者术中、术后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早餐后 2 h 血糖,2 HPG)、尿酮体、有无低血糖反应、心脑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抗炎时间及切口愈合天数。结果:96 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 (13.01.5) mmol/L,经术前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7.02.3) mmol/L 后,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腰椎滑脱和钢板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等复杂骨科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继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水平,本组的术后血糖

13、为(8.01.8) mmol/L 。96 例中,仅 3 例(3.1%) 术后内固定松动,未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将血糖控制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复杂的骨科手术。 【关键词】 骨疾病;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面临着血糖控制问题。而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是骨科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存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较差,而骨科手术常有植入物置入,一旦感染,保守治疗常难奏效,需再次手术行病灶清除甚至取出植入物,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后果严重。

14、因此,如何处理此类患者是骨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自 1995 年 1 月至 2005 年 6 月收治骨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 96 例,本文总结了 96 例骨疾病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控情况,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6 例,男 38 例,女 58 例,年龄 52 岁87 岁,平均年龄 68 岁。所患骨疾病种类及治疗方法如下:股骨颈骨折 34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 15 例,股骨头置换10 例,空心钉内固定 9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23 例,行 DHS 内固定 17 例,伽玛钉内固定6 例;肱骨骨折 22 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 12

15、 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 5 例,行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1.2 合并症情况1.2.1 合并糖尿病情况 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88 例,病程 1 个月18 a,根据 WHO 1999 年诊断标准均确诊为 2 型糖尿病,入院前曾行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 81 例,发病前血糖控制良好;8 例入院后才确诊为 2 型糖尿病。92 例入院时空腹血糖为 5.8 mmol/L19.2 mmol/L,平均(13.01.5) mmoI/L,尿糖(+)(+),3 例尿酮(+)。1.2.2 其他并存症情况 高血压 36 例(37.5%),冠心病 20 例(20.8%) ,骨质疏松症 67 例

16、(70%),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12 例(12.5%) ,其中两种以上并存症者 24 例,心功能均为级。2 围手术期处理2.1 术前检查 所有患者行详细的心脏、周围血管、肾功能功能检查。2.2 血糖的调节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尿糖和血糖监测,在内科医师的配合下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注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立即进行手术。术中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术后继续进行尿糖及血糖水平的测定,根据化验检查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尽量减少葡萄糖用量,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直到拆线。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重新调整胰岛素用量,出院后坚持长期用药,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2.3 抗生素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白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低下,干扰抗体的生成,组织抑制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下降,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有一部分患者在入院时就已经出现感染,特别是呼吸道的感染,入院后就应该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