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6876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勤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作文教学 的效率昆明市教科院 罗浩宇案例: 1、教师指出上次作文存在的问题是:文体混乱(3分钟) 2、在黑板上出示本节课作文题及要求:“母爱” 文体不限(5分钟) 3、学生叫苦不迭,教师提示写作素材。(7分钟) 4、学生开始写作。(30分钟)没人写完 5、教师宣布:回家继续写,明天交。v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v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效 率为“零 ”。v该怎么办?应该这样做: 1、课前找出共性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准备 好素材。(学生文章几篇,进行对比) 2、课上依次出示文章。(印发、多媒体) 3、学生明白对错,并知道修改方法。 4、学生对自己文章进行修改(着重于文

2、体) 5、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及时反馈。案例二:写一件事(背景,抒发真情实感) 1、教师念了一篇学生文章,用有些嘲讽的语气。(文章感情很真 挚、字也写得很清秀)(5分钟) 2、教师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有病句、标点出错、开头不是很好 )(5分钟) 3、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修改三遍。(20分钟) (教师喋喋不休,最后说要把好作文张贴橱窗,教师并没有关注学 生的修改情况) 4、教师让学生念念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无人应答。(5分钟) 5、教师说,没有人念就不勉强大家,交上来老师看。(5分钟) 6、接下来的课写一篇作文,题目是 (我没听明白,学生也纷纷问写什么,老师就是不回答,此时,下 课铃响了。)v存在

3、的主要问题是 v教学指导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本 节课教学效率为“零 ”。v该怎么办?案例三: 1、教师念一篇学生文章,指出该文选材存在的问题。 2、教师又念一篇学生文章,指出该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3、教师再念一篇学生文章,指出该文语言上存在的问题。 4、教师念第四篇学生文章,指出该文无细腻的描写,文章 很乏味。 5、最后,教师念了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习。 6、教师说“我已经无数次给大家指出上述存在的问题,可 大家却屡教不改,我都不知该怎么教了?”v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v教学无重点、无主次,面面俱到,本节 课教学效率为“零 ”。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 2、教学指导不到

4、位,教学目标不明确。 3、教学无重点、无主次,面面俱到。 4、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 5、教学生套作、编假话。思考:我们在让学生写什么样的文 章?这样的文章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吗?这样的文章能激发学生学生 的写作欲望吗?下面这些作文题看起来很眼熟吧! 我的好朋友与这就是我 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与一见难忘的事 那里,留下了我的回忆与那里有我的足迹 集体的温暖与家庭的温馨 放学后与课余 母亲的爱与爸爸笑了这些相似的作文题很难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作文题。 他针对当时的作文教学,有创意地设计了从一年级到 十年级的作文题:v一年级v当太阳被乌云遮

5、住的时候v春天的第一朵花v二年级v夏天和秋天v一粒种子怎样变成面包v三年级v候鸟从温暖的国度飞来了v晴天的蔚蓝色的天空和下雨前的阴暗的天空v四年级v湖与河(比较)v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v五年级v秋天的第一次微冻v愿天空永远晴朗v六年级v人的生活中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v飞往宇宙的幻想v七年级v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v堂吉何德是怎样的人(课外阅读后写)v八年级v“天生爬行的东西是不会飞的”(摘自高尔基鹰之 歌里的话)v“没有目的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印度格言)v九年级v我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里的 主人公一一“新人”的看法v我在生活里向谁看齐(我的理想型人物)v十年级v“从年轻时就要爱

6、惜荣誉”(按谚语的意思写作文)v“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卢梭语)v 苏氏设计的作文题,完全冲破了重复自己的藩 篱,处处体现了启迪学生用脑作文的教学思想。从 一年级的春天的第一朵花到二年级的一粒种 子怎样变成面包,从四年级的我想成为一个什 么样的人到五年级的秋天的第一次微冻,从 九年级的我在生活里向谁看齐到十年级的“任 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等,无不在为学生创 造一个作文的生态环境,包括主体写作的环境、创 新求异的环境、关注社会的环境。v 这些命题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观察,处处做作文的有心人。而我们的作文题 ,大多数还停留在要学生用眼睛看世界,用眼睛作 文。同样是写

7、季节的,如我们常写的夏天来到了 学校与苏氏的秋天的第一次微冻,后者不仅 要用眼观察,更要用“心”去体会“第一次”与“微冻” ,主题与思路都给人以新鲜感,还能激发学生去倾 听大自然的回音,感受四季变化的律动和生命的铿 锵节奏。v思考:我们在写作课上指导有方吗?方 法丰富多样吗?得当吗?有效吗?v介绍几种作文教学模式: 一、将素材编制成生活进而“拉进”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的一节“生命的选择”课。 一、王老师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5个人。 二、王老师下了一道“残酷”的指令:“请你在5个人中划 去一个,想象一下,他永远不会回来了。”(先前还轻松愉悦的学生们突然面临了一件难以取舍 的事:

8、眼睁睁地让自己的亲人在自己的手上消逝,而 且是一去不返。他们想到了亲人的种种好处,许多学 生哭了。 三、经历了这样的心灵历程,王老师然后说:“请你把 你划去亲人时的感受写下来。”10分钟后,师生交流 评价写作内容,学生们写得非常好,一字一句催人泪 下。v 王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一种未来的 也是必然的一种面临死亡的生活“拉进”了教 室,让学生自己真切地去体验死亡给人的震 撼以及由此去品尝生命美好的意义。在这样 的课堂里,生活本身在学生身边发生了。面 对扑面而来的事件,他们不得不体悟,不得 不感动!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老师在上海控江五村 六年级的课关于“两分钟有多久”的课堂作文教学课 ,这

9、节课更是充满了智慧与想象。 一、让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写一写“我们的教室”(记 叙),让学生谈谈这个“两分钟”是长还是短。 二、再做第二个“两分钟”每个学生都做一个有创意 的动作,并且将这个动作“定格”“两分钟”之久!在此 之前,先要写一写这个动作:头怎么摆、左右手怎么 摆,左右脚怎么摆(说明)“定格”“两分钟”后, 让学生相比这个“两分钟”和前一个“两分钟”,哪一个 感觉更长些,并写下来。(感受) 三、是让学生在教室里“疯”上“两分钟”!三个“两分钟” 很快过去了,最后请学生写一写,这三个“两分钟”哪 个最长?哪个最短?还要谈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思考)课堂上学生平均写了600多字,而

10、且都是生动 活泼、富有个性的真情流露!李教授的课,选取了很好的生活素材,并把 这种素材编制成了生活进而也“拉进”了课堂;于是 学生便有了“米”,他们自然各个都成“巧妇”了。同 样,他们的生活和写作完全融为一体:活动、比较 、思考、评价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写作的 思路或过程。传统的从“命题”教学发韧的课堂作文教学, 大多就没有关注生活过程与写作过程合一的方法, 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己“忆往昔”,并想办法自个 儿组织自己的生活。 这类课堂作文教学的时空观与传统的课 堂作文教学大不一样。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 的时空基本是割裂的,生活时空、写作的生 活时空与品评时空三者之间互不交融,各自 为政,因而,

11、“写”是在回忆生活并决定应如 何“作”,而“评”是揣摩生活并决定是否应这 样“作”。而新的课堂作文教学的生活、写作 和品评时空相互交通,彼此衔接,融为一体 ,甚至空间也不存在了,而化为一种时间的 流程。这样的时空,必然促成新的一种课堂 作文教学的生存样式,以及师生深切的对于 生活意义的一种体悟;也就是说,生活与写 作必然融合为一种简洁、明快和节约的写作 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生 活。 v介绍几种作文教学模式: 二、由细节引起学生的联想。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类课堂作文教学, 就是指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播放景 物或事件教学内容,然后让学

12、生作为一个外 在于播放内容的人静观其“变”,力争移情于 这客观之物,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 v两节作文课的对比:一节用电脑播放了一个场景片段:石油 工人正在辛勤钻井作业。另一节展示的是一张图片:广袤的草原 ,一只雄鹰在天空中翱翔。结果前者课堂里,学生几乎没有写出一篇像 样的作文;而后者课堂里,学生的作文却是精彩纷 呈,高潮不断,甚至一位学生写了一首诗, 他说:“我是一只折了翅膀的鹰我常久久 地仰视天空中飘扬的云朵还有那云朵边轻 盈滑翔的我的兄弟”v为何会出现这样截然相反的结局呢?表象与想象的心理学一书中,有一个 关于写作的试验:学生观察两张画,一张是费 道洛夫的“森林的早晨”,画中有一

13、个篱笆和一 条向远处伸展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而另一张是 席式金的“橡树”,画中只是整个的森林。v 试验证明,前者的那一重要细节一 个篱笆和一条向远处伸展的弯弯曲曲的小路 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后者没有细节因而是整 个画在起作用。v v 因此说,给学生看不带细节的内容和带 细节的内容,学生感知的过程会有所不同: 没有细节的观察内容,就不能与学生的生活 发生碰撞,便不能引发联想或想象写作,因 而写作就会是硬写,就是“照本宣科”式的应 付学生会把以前学过的相关的内容搬进作 文,于是,作文就“假”、“大”、“空”而缺乏 学生的生活了;v 而有细节的内容,就会与学生自己独有的 生活世界的路途衔接易从而激发联想

14、或想象 ,逐渐进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写作也才 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写作。v 注重细节,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v思考:我们是否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 生进行积累?积累词语、积累句式、积 累段式,积累素材?一、帮助我们积聚雅词、美句、精段等语言 材料 。 例:积聚雅词满井游记教学之中,老师让同 学们找出了课文中的四字写景美词,并 进行了“四字写景美词”这个类别的回忆 比赛。课文中40余个有运用价值的四字写景美词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春和景明 波

15、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对回忆我的母亲的语言理读,积累句式:v特别句式“还”字句v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 养蚕,纺棉花。 v 2.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v3.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 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v4.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v5.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 给我许多慰勉。v 6.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v 这些句子,由于“还”字的作用,给 人一种递进之感,满含着一种褒扬之情 ,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戴之 情。 写花美句:v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了花赶趟儿。 v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v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 丛里像眼 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v 从未几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 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