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6725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语教师优秀论文小语教师优秀论文 用用“提纲导读提纲导读”模模 式上略读课式上略读课学习交流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厦门市康乐小学 胡慧玲略读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单元主题的以及课文特点等,课前先由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公共生成阅读提纲,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完成提纲里规定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提纲导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自觉学习为基础,以独立阅读活动主线,以默读、批注、交流、互动为载体,最终以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一、步骤和要求(一)基本步骤1.出示提纲。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拟定的提纲,必须符合该课的导读链接语、单元导语中的学

2、习要求,充分考虑单元主题以及班级学生的学情,以确保提纲具有针对性、适切性。2.独立阅读。学生根据提纲自读,在课文中写下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批注作为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简单扼要地写下来,可以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性。教师通过课堂巡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才能提供更具体的帮助。3.交流评价。围绕提纲内容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和评价,形成共识。学生的阅读感悟、阅读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应有老师必要的评价和引导。(二)

3、对提纲编写的要求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导读提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作为整堂课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凭借,不仅规定了阅读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指明了阅读的方法和门径,还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导读提纲编写的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因此,要确保该模式的有效运行,编写的提纲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适切性。一是提纲编制的学习内容容量、难度要适度,应适切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能够让学生在一课时里,凭借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考虑优等生,还要考虑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提纲的引导和自我独立的阅读活动都有所收获,要使优秀生从提纲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

4、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人在阅读能力方面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此,应该让导读提纲富有弹性,有些学习内容可以是选择性。2层次性。编写提纲时,应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以便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3引导性。导读提纲在一节课中它所处的地位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一方面,要通过它的引导,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发现课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等;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发挥它在阅读方法上的引导作用。简而言之,提纲既要让学生明白“读(学)什么” ,还要让学生明白“怎么读(学) ” ,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

5、高效地独立阅读。常见的默读、批注、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的阅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编进提纲中,经过历练,学生就能最终脱离提纲,进行独立的阅读。运用“提纲导读”模式教学略读课文,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解决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为阅读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让略读课文真正承担起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职责。二、设计举例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 11 册课文,以下是运用“导学提纲”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提纲师:同学们,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

6、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那就是,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习提纲,请大家按照提纲上的要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出示1课文的题目是“用心灵去倾听”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谁用心灵去倾听?学习交流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厦门市康乐小学 胡慧玲略读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单元主题的以及课文特点等,课前先由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公共生成阅读提纲,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完成提纲里规定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提纲导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自觉学习为基础,以独立阅读活动主线,以默读、批注、交流、互动为载体,最终以

7、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一、步骤和要求(一)基本步骤1.出示提纲。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拟定的提纲,必须符合该课的导读链接语、单元导语中的学习要求,充分考虑单元主题以及班级学生的学情,以确保提纲具有针对性、适切性。2.独立阅读。学生根据提纲自读,在课文中写下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批注作为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简单扼要地写下来,可以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性。教师通过课堂巡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学习能力较差的

8、学生也才能提供更具体的帮助。3.交流评价。围绕提纲内容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和评价,形成共识。学生的阅读感悟、阅读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应有老师必要的评价和引导。(二)对提纲编写的要求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导读提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作为整堂课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凭借,不仅规定了阅读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指明了阅读的方法和门径,还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导读提纲编写的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因此,要确保该模式的有效运行,编写的提纲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适切性。一是提纲编制的学习内容容量、难度要适度,应适切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能够让学生在一课时里,凭借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二是要面向

9、全体学生。不仅要考虑优等生,还要考虑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提纲的引导和自我独立的阅读活动都有所收获,要使优秀生从提纲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人在阅读能力方面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此,应该让导读提纲富有弹性,有些学习内容可以是选择性。2层次性。编写提纲时,应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以便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3引导性。导读提纲在一节课中它所处的地位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一方面,要通过它的引导,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0、发现课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等;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发挥它在阅读方法上的引导作用。简而言之,提纲既要让学生明白“读(学)什么” ,还要让学生明白“怎么读(学) ” ,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高效地独立阅读。常见的默读、批注、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的阅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编进提纲中,经过历练,学生就能最终脱离提纲,进行独立的阅读。运用“提纲导读”模式教学略读课文,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解决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为阅读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让略读课文真正承担起培养独立阅读能

11、力的职责。二、设计举例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 11 册课文,以下是运用“导学提纲”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提纲师:同学们,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那就是,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习提纲,请大家按照提纲上的要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出示1课文的题目是“用心灵去倾听”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谁用心灵去倾听?学习交流 用“提纲导读”模式上略读课厦门市康乐小学 胡慧玲略读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单元主题的以及课文特点等,课前先由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公共生成阅读

12、提纲,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完成提纲里规定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提纲导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自觉学习为基础,以独立阅读活动主线,以默读、批注、交流、互动为载体,最终以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升为目的的阅读实践活动。一、步骤和要求(一)基本步骤1.出示提纲。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拟定的提纲,必须符合该课的导读链接语、单元导语中的学习要求,充分考虑单元主题以及班级学生的学情,以确保提纲具有针对性、适切性。2.独立阅读。学生根据提纲自读,在课文中写下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批注作为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引导学生把

13、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简单扼要地写下来,可以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性。教师通过课堂巡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才能提供更具体的帮助。3.交流评价。围绕提纲内容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和评价,形成共识。学生的阅读感悟、阅读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应有老师必要的评价和引导。(二)对提纲编写的要求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导读提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作为整堂课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凭借,不仅规定了阅读中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指明了阅读的方法和门径,还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导读提纲编写的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因此,要确保

14、该模式的有效运行,编写的提纲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适切性。一是提纲编制的学习内容容量、难度要适度,应适切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能够让学生在一课时里,凭借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考虑优等生,还要考虑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提纲的引导和自我独立的阅读活动都有所收获,要使优秀生从提纲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人在阅读能力方面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此,应该让导读提纲富有弹性,有些学习内容可以是选择性。2层次性。编写提纲时,应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以便于引导学生

15、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3引导性。导读提纲在一节课中它所处的地位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一方面,要通过它的引导,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发现课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等;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发挥它在阅读方法上的引导作用。简而言之,提纲既要让学生明白“读(学)什么” ,还要让学生明白“怎么读(学) ” ,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高效地独立阅读。常见的默读、批注、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的阅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编进提纲中,经过历练,学生就能最终脱离提纲,进行独立的阅读。运用“提纲导读”模式教学略读课文,实现了“以学生

16、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解决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为阅读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让略读课文真正承担起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职责。二、设计举例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 11 册课文,以下是运用“导学提纲”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提纲师:同学们,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那就是,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习提纲,请大家按照提纲上的要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出示1课文的题目是“用心灵去倾听”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谁用心灵去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